

全文2295字,圖片10張,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
7月11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特朗普已經提名“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網紅評論員尼克·亞當斯為駐馬來西亞大使。

這著實有點讓人匪夷所思!
選擇一個力挺自己的無腦吹網紅,來擔任美國外交工作中的重要職位,這事兒全球估計也就只有特朗普能幹得出來!
那亞當斯到底是何方神聖,能讓特朗普不顧一切來推薦他?
說起亞當斯的發家史,那真是“特朗普式成功學”的典型案例。

這哥們1985年生於澳大利亞,2012年移民美國,2021年才拿到美國護照,早年在澳大利亞悉尼混跡政壇時,曾因辱罵記者而被趕出自由黨。
到了美國之後,他搖身一變成了保守派網紅,整天在社交媒體上宣揚極右翼觀點,更是給自己貼上“MAGA阿爾法男”的標籤,意思就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帶頭大哥。
縱觀他的社交媒體賬號,那簡直可以說是“MAGA文化工廠”,不是在罵左派“政治正確是癌症”,就是鼓吹“陽剛衰落論”,甚至還寫了一本《阿爾法男:重奪美國》,把特朗普吹成“現代大衛王”。

在2024年大選期間,他更是玩命給特朗普站臺,線下集會、線上直播,連特朗普被起訴時都跳出來護主,可謂是“特朗普終極腦殘黨”。
而其他成績,一概沒有!
也就是說,這就是一位靠“舔特朗普”上位的網紅。
而特朗普呢?也是真吃這套!
不僅在社交媒體誇他是“了不起的愛國者”,還親自給他的書寫序言,稱“尼克是我最喜歡的作者之一”。
這倆人,一個敢拍,一個敢信,硬是把外交職位玩成了“粉絲見面會”。
這樣一講,就知道特朗普為啥選他了吧?答案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其實,這就是特朗普慣用的用人邏輯。

只要你死心塌地支援他,不管你有沒有經驗、有沒有資格,都能平步青雲;要是跟他唱反調,哪怕你是棟樑,也得靠邊站甚至進大牢。
而特朗普提名亞當斯當大使就是最好的印證。說白了,就是在論功行賞,把駐外使節的職位當成了獎勵忠誠的“大禮包”。
可這種做法,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就是把美國外交變成特朗普個人的“私人領地”,讓駐外使節不再是代表國家利益的專業外交官,而是特朗普個人意志的傳聲筒。
但對於想當國王的特朗普來說,簡直完美,這就是他的目的!

一個網紅得勢僅僅是表面現象,深層原因是特朗普在重塑他“特朗普王國”的外交格局。
一場人事任命,既實現了對“功臣”的論功行賞,又維護了特朗普王國的“一言堂”,真可謂是一箭雙鵰。
自2025年重返白宮以來,特朗普正在不斷調整駐外大使名單,將外交機構改造為MAGA運動的全球擴音器。
在特朗普任上,傳統外交的專業性與技術性正在被徹底顛覆,取而代之的是特朗普“推特治國”、“流量至上”的傳播邏輯。
美國大使已成總統個人意志的輸出者;駐外使館不再是溝通樞紐,而是MAGA文化戰爭的前沿陣地。
所以,此次特朗普選擇亞當斯與其說是外交安排,不如說是特朗普在向全球推送“美國優先”敘事的策劃。
在特朗普看來,馬來西亞這種“不太重要”的國家,派個自己人去“直接溝通”,比找個專業外交官省事多了。
畢竟,專業外交官可能會跟國會討價還價,而亞當斯只會說“總統說得對”。
那亞當斯能勝任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明顯是一顆定時炸彈。

亞當斯既沒有外交工作經歷,也沒有在東南亞地區的生活或工作經驗,對馬來西亞的政治、經濟、文化幾乎一無所知。
更何況,“外交小白”亞當斯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他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過不少爭議言論,其中就包括反伊斯蘭教言論。
馬來西亞70%人口是穆斯林,而亞當斯曾公開支援“穆斯林旅行禁令”,甚至辱罵伊斯蘭教是“極端主義溫床”。

將亞當斯派往馬來西亞,特朗普這波操作,簡直是往穆斯林國家送了個“政治投彈手”。
換誰誰歡迎?
馬來西亞網友吐槽道:“這相當於在穆斯林國家派駐一個公開宣揚宗教仇恨的人。”
更麻煩的是,亞當斯在社交媒體上的“舞臺腔”和表演慾很強,很難適應東南亞地區的外交禮儀與非對抗性的傳統溝通方式。
要是他在馬來西亞繼續發表一些挑釁性的言論,那可就不是個人丟臉的事兒了,而是更讓美國的國際形象嚴重受損。
更何況,馬來西亞並不是任人宰割的物件,作為東盟核心國家,其對外關係長期在中美之間保持微妙平衡。
所以說,亞當斯這顆政治炸彈爆炸是遲早的事。

但特朗普毫不在乎,亞當斯也不是第一個被特朗普“點石成金”的網紅。
2017年,特朗普就曾試圖讓英國脫歐派領袖法拉奇當英國駐美大使,氣得英國政府直接回懟:“我們的大使我們自己選!”
再來看看,他這屆內閣的“奇葩配置”:財政部長是對沖基金經理,主張“用關稅當武器”;國務卿魯比奧是反華急先鋒,還沒上任就被中國製裁;教育部長是世界摔角娛樂的CEO,天天喊著“廢除教育部”。
特朗普的政治任命成了過家家,這些人都不是傳統的精英政客,甚至有的都沒有政治經歷,但是“特朗普死忠”這一條,就是被任命的理由。

而這對於所有特朗普支持者們來說,無疑是一劑興奮劑。一個黑料滿滿的網紅都能當大使,咱們只要無腦支援特朗普也有翻身的機會。
不得不說,特朗普是會收買人心的。
可是特朗普的“忠誠遊戲”收買人心,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嗎?
當然不能,這種遊戲正在把美國外交推向深淵。

這種趨勢不僅讓美國丟臉,更讓全球秩序陷入混亂。
試想,當大使變成“情緒發洩者”,當外交政策靠“推特治國”,國際社會能不慌嗎?
或許,馬來西亞的困境只是個開始,未來更多國家可能因為美國的“任性人事安排”被迫調整外交策略。畢竟,誰願意跟一個派網紅來談判的國家打交道?
不僅如此,當“順我者當大官”成為常態,當外交職位淪為“政治分贓”,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會成什麼樣?這隻會讓美國離“孤立”更近,離“再次偉大”越來越遠。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 揭 秘| 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