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塔尼亞胡被特朗普拉黑了

全文2271,圖片7張,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文章首發於“有理兒有面”(youli-youmian),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
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後臺留言。
特朗普的第一任期,以色列總理是內塔尼亞胡。
如今到了特朗普2.0,以色列總理還是內塔尼亞胡。
想當年在第一任期時,特朗普可真是把內塔尼亞胡當成了親兄弟,不僅一意孤行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搬到了耶路撒冷,單方面把戈蘭高地劃給以色列,還到哭牆表演一番。

但是,讓內塔尼亞胡沒想到的是,當地時間5月9日,媒體爆料,特朗普大哥竟然已經把他拉進了黑名單!
這一訊息來自以色列軍隊電臺的記者科津。他表示,特朗普的親信告訴他,特朗普認為內塔尼亞胡正在操縱他,從而影響美國中東政策,所以決定切斷與內塔尼亞胡的“直接溝通渠道”。
這一訊息發生在8日特朗普與以色列戰略事務部長德爾默舉行“私人會晤”之後。據稱德爾默是內塔尼亞胡的“密友”,這次拜訪特朗普是為了討論伊朗核問題和加沙衝突。
會晤之後,很快傳出訊息,說德爾默與共和黨高層人物討論特朗普的中東政策,語氣“傲慢且無益”,也就是說,說了對特朗普不敬的話。
特朗普圈子裡的人透露:“總統最討厭的就是被描繪成一個傻瓜或可以被人操縱的人,這就是他決定切斷與內塔尼亞胡聯絡的原因。”
搞砸了,徹底搞砸了!

這個結果,與其說是德爾默的責任,不如說是內塔尼亞胡在特朗普上任之後一系列強硬言行所造成的必然後果。
最近一段時間,美以兩國之間的矛盾正在不斷激化,可惜的是,內塔尼亞胡始終沒能覺察到。
特朗普對內塔尼亞胡最初的不滿,可能是從今年2月開始的。當時,在和內塔尼亞胡共同舉行的聯合新聞釋出會上,特朗普志得意滿地提出,美國將接管加沙地帶,並把加沙打造成一個海濱度假勝地,開發商當然是特朗普的家族公司。
沒想到的是,內塔尼亞胡不知趣,不僅沒有趕緊撤出加沙,反而一直強調必須“全面擊敗哈馬斯”,拒絕全面停火,並在3月18日違反停火協議、重啟對加沙軍事行動。
這塊地盤,特朗普想要,內塔尼亞胡更想要。

隨後,內塔尼亞胡又在4月份提出了一個震驚美國的計劃,那就是對伊朗核設施進行打擊。
這一行動計劃稱之為“延遲行動”,準備對伊朗的納坦茲、伊斯法罕的關鍵核設施發動突襲。按照以色列的打算,這次行動於5月初開始,持續一週多時間,首先摧毀伊朗剩餘的防空系統,然後由以色列突擊隊對伊朗地下核設施進行突襲。因為襲擊可能會促使伊朗向以色列發射導彈進行報復,屆時需要美國的幫助來抵禦伊朗的導彈襲擊。
可是沒想到,美國一轉手就把以色列的計劃給了《紐約時報》。
特朗普在隨後的採訪中表示,他並不急於批准對伊朗核設施發動襲擊,與伊朗談判才是他的首選行動方案
說白了,這個計劃就是內塔尼亞胡在要挾美國。以以色列的能力,根本就無法實施這一打擊計劃,計劃的每一部分,幾乎都需要美國下場,到頭來,美國反倒成了計劃的核心部分。
這無異於把美國架在火上烤。

在特朗普政府內,副總統萬斯、防長赫格塞思等人都不贊成貿然和伊朗開打,但是,以色列人早就為自己找好了內應,那就是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
華爾茲是傳統的共和黨鷹派,主張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展示硬實力,包括對烏克蘭、亞太和伊朗採取更積極的軍事介入。據媒體報道,內塔尼亞胡及其同僚一直和華爾茲保持著“密切聯絡”,協調對伊朗動武的事情。華爾茲還曾因此事與多名高層官員發生衝突。
結果,沒多久後,事情敗露,再加上華爾茲捲入“群聊洩密”事件,已經卷鋪蓋走人,而以色列在特朗普政府內部的影響力也因此急劇下滑。

同時,特朗普對內塔尼亞胡的憤怒正在積累。5月6日,特朗普突然單方面宣佈,已經和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美國將停止對胡塞的軍事打擊。
這一決定沒有與以方進行過溝通,令以色列措手不及,讓其在軍事行動上陷入了被動——就在特朗普宣佈停火的前一天,以軍剛剛對葉門胡塞控制區發動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空襲,摧毀了薩那國際機場並重創荷臺達港。
美胡停火,但胡塞武裝卻沒有對以色列停火。這頓時讓以色列陷入了孤立的境地。以色列《新訊息報》8日稱,美國的做法讓以色列驚訝、失望和擔心。
此後,以色列遭美國政府的冷遇更是接踵而至。
5月9日,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突然宣佈,決定取消原定於5月12日對以色列的訪問,這一行程原本計劃在特朗普總統中東之行前進行。赫格塞思此訪旨在會見以色列防長卡茨和總理內塔尼亞胡,這也是其就任後首次訪問以色列。

而特朗普的行程更是沒把以色列放在眼裡。特朗普將於5月13日開啟中東之行,訪問沙特、阿聯酋和卡達,但就是沒有以色列。
此外,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更是紮在以色列心頭的一根刺。
儘管以色列已經在4月1日宣佈對美國取消所有關稅,但特朗普還是在次日宣佈了對以色列徵收17%的對等關稅。以色列對美97%的出口集中在半導體、醫療器械等核心產業,美國關稅精準打擊其經濟命脈。
隨後內塔尼亞胡上門求情,但是特朗普絲毫沒有鬆口,內塔尼亞胡只好承諾削減對美貿易赤字。
其實,美以這兩個國家鬧翻,是遲早的事情。
以色列長期奉行“以色列優先”原則,要求美國無條件提供政治、軍事支援,把美國當成自己的“礦”。

特朗普則秉持“美國優先”理念,推行基於利益交換的“交易式外交”,一切以美國利益為出發點。
以色列的強硬政策,除了維護自身利益,順便也能從美國那裡多交換一點好處。但是現在遇到了“商人總統”特朗普,一切都從交易的角度著手,以色列哪能那麼容易佔便宜呢?
說到底,“小霸王”終究鬥不過“大魔頭”,內塔尼亞胡吃虧是難免的事。
目前看來,美以關係大機率將持續“降溫”,之後互相背刺、一拍兩散也不是不可能!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