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了三天三夜都沒想明白。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真情實感地反對讓學生雙休。

原因在於近期全國各地都在落實高中生雙休。
週六週日,法定節假日,讓題海掙扎的高中生喘息的片刻。
在他們眼裡,是誤國誤民的大罪。


有博主發影片支援雙休,被私信罵了個狗血臨頭。
其中不乏在校學生,認為鼓吹雙休者,是“收了好處”的別有用心之徒。

他們是怎麼想的,從衡水家長的心聲中可以一窺。
衡水並沒有開始鋪開高中雙休,可家長已經如臨大敵了。
他們的觀點,其實也充滿了現實的無奈。
在這裡,學生的一切行為都必須是被規劃管理的。
強制的管理是必須存在的,學校留下的空白就得由家長填補。
可學生雙休了,家長並沒有雙休。
衡水倒是有託管班,價格並不高。
他們又擔心男男女女在一家機構,早戀該怎麼辦啊?
“孩子在學校至少不會走歪路。”

最後自然是他們覺得,高中學習任務重,一個月只一天假都有可能跟不上,雙休了肯定會導致學習懈怠。
在這些家長們看來現在的孩子若閒下來,只會玩手機。
根本不能吃苦,說不得,罵不得,應該讓他們多吃點苦。
哪怕自殘行為已經隨處可見。

哪怕學校裡的鐵柵欄安得比監獄還多。
是為了防賊嗎?


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
好成績,靠消耗生命的硬卷,真的能卷出來的嗎?
不談身心健康,不談人生意義,只從最功利的分數角度看。
單純延長學習時間,能否提高學習效率進而提高成績也是要打個大問號的。

拿反對雙休者最喜歡講的衡水模式來說。
他們深信不疑,衡水模式雖然滅絕人性,但卻是窮孩子翻身的唯一希望。
首先,衡水模式創造的這堆超級中學裡,學生家境普遍不差。
根據北京大學黃曉婷、盧曉東博士的調查,超級中學中農村學生的比例,僅為一般中學的八分之一。

看看衡水復讀生的費用也能知道。
一般農村家庭,是支付不起的。

高額的擇校費,讓超級中學有實力買斷全市乃至全省尖子生源。
掐尖錄取,確保學校最優秀那一批新生質量。
才是衡水模式一直保持超高錄取率的原因。
尖子生成就了衡水的招牌,而不是衡水成就了尖子生的成績。
歸根結底,衡水模式的勝出者,是在學習上有天賦,或有家長有餘錢投資教育的人。
按他們的邏輯,讓“窮孩子不得翻身”的“素質教育”勝出者,也是有天賦或家裡有餘錢的人。
殊途同歸,至少後者不會讓孩子失去最美好的青春。
並留下一個又一個千瘡百孔的身體。

家長為孩子考慮著未來,可孩子可能已經撐不過現在。
至少在宣佈雙休的那些影片中,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



(via.郭巴毛錦)
我也理解身在其中的孩子對內卷的維護。
如果不說服自己,那自己吃這麼多的苦又是為了什麼呢?

(via@宸彧不落雁)
我不認為這是一種嫉妒情緒。
而是受到的痛苦太多,沒有得到過補償。
而且這種苦是無意義的。
內捲到極點,就會在犄角旮旯的地方下苦功。
明明生病了,卻不允許出校。

小疼拖成小病,小病拖成大病,屢見不鮮。

即使高考結束了,自由了,本應該最快樂的那個暑假。
沒有勁了。
快樂的能力喪失了。

當然,也有不在少數的雙休反對者說,讀書的苦才是最輕的苦,吃不了讀書的苦,哪能吃社會上的苦?

說這種話的人,一般是沒有真正在衡水模式裡待過的。
讓他007工作幾天就叫苦連天了。
我一直覺得,如果沒有學生的雙休,就不會有打工人的雙休。
讀書時代就習慣了無休的學生,開始上班,也會無縫適應零休的節奏。
無盡的迴圈,把痛苦帶到了各個年齡段。
你要是喜歡這種狀態,可能字母圈更適合你。
如果你對字母圈不感興趣,那我想你不想讓這個車輪停下來,大概是因為你要用孩子們虛假忙碌的形式,來遮羞你失職的家庭教育和焦慮。
當然你也不用太焦慮。
畢竟學生會週末“自願到校學習”。




來呀 一起搞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