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年紀頓悟:人生所有福禍,都是命中註定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3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許朝暮
來源:每晚一卷書(ID: JYXZ89896)
凡有果,必有因。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佳音朗讀音訊
刷到一期訪談,餘華在對話羅翔教授時,談到了自己對命運的看法。
他說:
“命運,也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到的很多事都是命中註定。命運,讓人敬畏。它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有心插柳柳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們只不過是它的工具罷了。”
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就在創作中逐漸意識到:現實世界出現的一切偶然因素,或許都有著必然的前提。
基於這樣的思考,他接連創作了《偶然事件》《難逃劫數》等作品,試圖探討人性與命運的關聯。
如今,那些經典的故事,被整理出版為中短篇小說集《偶然事件》。
書中,餘華以凜冽的視角審視著人性的尖銳與冷酷,用犀利的筆觸刻畫命運的荒誕與無常。
在同名短篇《偶然事件》中,主人公陳河與江飄,因共同目睹一場兇殺案而開始通訊,在信中交流殺人動機和手法。
可在兩人約定見面之時,陳河竟以兇殺案中同樣的方式殺掉江飄,實施了一場連環案件。
這個看似離奇的故事,提醒著我們:
人生中所有的偶然事件,其中冥冥之中都有跡可循。

01
  • 放縱慾望,必將引禍上身。
故事一開篇,就是一場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兇殺案。
在一家名叫峽谷的咖啡館中,一個男子突然掏出一把刀,當眾殺死了另一個男子。
當時,店裡還有兩位素不相識的顧客,分別叫陳河和江飄。
他們目睹了兇案的整個過程,以目擊證人的身份,被警方登記了個人資訊。
幾天後,就在江飄即將忘記這回事時,他突然收到了一封由陳河寄來的信件。
陳河在信中說,自己第一次目睹殺人,每每想起那鮮血淋漓的場面,便徹夜難眠。
為此,他希望江飄配合自己分析案件,消除自己心中的困惑與恐懼。
他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認為被殺者是個浪子,因勾引殺人者的妻子而招來禍端。
讀完信件的江飄,不由得心頭一驚。
因為他正是陳河所說的那種“浪子”,經不住情慾的誘惑,周旋於眾多女人之間。
他總是用甜言蜜語,哄騙漂亮女人們跟自己交往,等玩膩了再一腳把對方踢開。
玩過了各種激情戲碼後,他漸漸對一對一的交往模式感到乏味。
於是,為了尋求新的刺激,他開始同時交往多名女性,甚至專門勾引有夫之婦。
他肆無忌憚地破壞別人的家庭,盡情享受釋放自我的快感,在慾海中不斷沉淪。
在跟陳河有來有往地通訊時,他也不自覺地暴露出自己輕浮、放浪的做派。
信中,陳河一次次憤怒地表示:殺人者被妻子和被殺者逼上了絕路,不得不選擇殺人。
江飄卻滿不在乎地說:發現妻子出軌,正是甩掉對方、另尋新歡的好時機,何必為此大動干戈?
陳河得知他身邊向來不缺女人,但並未打算跟任何一個女人邁入婚姻,質疑他不負責任。
他也大言不慚地回覆:男人和女人交往,本就是為了尋求共同的快樂。
然而,巧合的是,他所勾引的少婦中,有一位恰好是陳河的妻子。
一封封信件中,江飄事不關己地推理殺人者為何衝動犯罪、如何隱藏兇器。
卻沒想到,陳河後來得知,他竟然就是自己妻子出軌的物件。
被憤怒衝昏頭腦的陳河,約江飄到咖啡館見面,同樣用一把刀,當眾捅死了江飄。
而江飄的悽慘下場,說到底,也是他自己一手促成的。
他沉迷偷情的刺激,享受即時的快感,一步步淪為了慾望的犧牲品。
西漢文學家劉向說:嗜慾者,逐禍之馬也。
一個人放縱自己的慾望,就像騎上一匹狂奔的野馬,遲早會失控地墜入深淵。
而現實中,也有不少人輕視命運的因果,被慾望牽著鼻子走:
有了車子和房子,還想要多到花不完的票子;
有了踏實穩定的工作,還想要不受約束的自在;
有了平淡簡單的幸福,還想要燈紅酒綠的熱鬧……
追著慾望跑的人,得到的只是一時的享樂,失去的卻是整個人生。
當你一步步喪失理性,突破底線,任由慾望主宰自己,早晚落得個被反噬的下場。

02
  • 深陷執念,終會自我毀滅。
書中,為何陳河從一開始,就篤定這場案件是情殺呢?
原來,在峽谷咖啡館的兇殺案發生之前,陳河便發現了妻子的出軌。
妻子是他的初戀,兩人相識相伴多年,感情逐漸歸於平淡。
妻子開始嫌棄他呆板木訥,越來越不願意搭理他,在家待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察覺妻子的異樣後,他悄悄跟蹤妻子一起出門,發現妻子在跟不同的男人約會。
妻子的背叛,猶如晴天霹靂,一時間令他難以接受。
憤怒與怨恨的種子,在他心中紮根、發芽,長成了拔不掉的執念。
他變得神經兮兮,見了鄰居們就問:如果妻子背叛自己該怎麼辦?
鄰居們不以為意地回答:那就分開好了。
他卻做不到及時止損,灑脫放手,而是堅持要以自己的方式懲罰背叛者。
他不肯饒恕妻子,故意在妻子約會時,出現在妻子的視線裡,令妻子難堪。
他又不忍責怪妻子,便將妻子的不忠,歸咎於其他男人處心積慮的吸引。
兇殺案當天,他也習慣性地跟蹤妻子出門,跟丟了以後便失魂落魄地在街上游蕩。
當他進入咖啡館,想要一杯飲料解渴時,意外目睹了驚心動魄的殺人場面。
儘管他並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但被憤怒折磨已久的他,立即斷定這場案件是情殺。
他把殺人者看成自己,沉浸式地代入到這場案件中。
他一遍遍地在腦海中臆想:殺人者不止一次警告過妻子的情夫,要求對方離妻子遠一點,卻根本不起作用。
他還愈發痛恨跟妻子私通的男人,以為只要解決了對方,自己的生活就能回到從前。
就在他苦於找不到私通者時,竟偶然發現另一位目擊證人江飄,正是妻子約會的男人之一。
但尚不知情的江飄,並不認同他對兇殺案的猜想。
江飄在信中一次次提醒他:殺人是一種愚蠢的行為,遭遇背叛後可以選擇離婚,沒有必要為此拼命。
可陳河已陷入一種近乎癲狂的偏執中,認為私通者必須付出代價。
最終,失去理智的他,拿一把刀了結了江飄的性命,也賠上了自己的餘生。
餘華說:“人們面對背叛、痛苦時,可能陷入自我編織的邏輯陷阱,最終成為命運的囚徒。”
生活中,很多人都曾如陳河一般,遭遇過打擊,承受過痛苦。
但非得活在過去,偏要鑽牛角尖,看似是在懲罰他人,實則是在傷害自己。
因為世界上最大的牢籠,不是旁人的傷害,而是我們內心的執念。
那些放不下的得失,看不開的怨念,都是一把把刺向你自己的尖刀。
沉浸在痛苦與怨恨中,你只會在內耗中走火入魔,將生活的悲劇無限延續下去。
唯有遠離不值得的人,忘掉不愉快的事,不再跟自己過不去,你才能真正從苦海中解脫。

03
  • 人生的福禍,其實都是命中註定。
在《偶然事件》中,所有人似乎都是被命運推著走的:
原本互不相識的陳河與江飄,因目睹了一場兇殺案而產生交集。
不承想,江飄專門招惹有夫之婦,還是陳河妻子的出軌物件。
在相互揣摩、試探中,他們又以相同的方式,完成了另外一起兇殺案。
總而言之,一切都是歪打正著的湊巧,但當事情發生後,就成了命運的安排。
而這世間,本就沒有太多隨機的巧合和偶然的意外。
所謂的福報與厄運,都是人性與命運共同作用的結果。
書中,另一篇故事《難逃劫數》中也是如此。
城中一位老中醫的女兒名叫露珠,愛上了帥氣卻又朝三暮四的男人東山。
儘管兩人已談婚論嫁,露珠卻始終惴惴不安,擔心東山婚後會揹著她跟其他女人來往。
為此,新婚之夜,她將一瓶硝酸潑在了東山臉上,毀掉了他俊美的容貌。
她傻傻地認為,東山失去了漂亮的外表,就會遭到其他女人的厭惡,從而保持對婚姻的忠貞。
然而,世間萬事不過因果迴圈,她傷害了東山,種下了惡因,遲早會收穫惡果。
自從東山的容貌被毀後,他就變得自卑又敏感,兩人的處境也顛倒了過來。
露珠不再懷疑東山,而是成為這段感情的主導者,心滿意足地跟東山過起日子。
東山卻對露珠又愛又恨,怨她毀掉自己,又怕除了她以外,再也沒人肯接納自己。
平日裡,露珠偶爾跟其他男人搭句話,東山都會疑神疑鬼,以為她要背叛自己。
露珠穿件漂亮衣服,他也會患得患失,衝過來扯下她的衣服,不許她出門。
不知不覺間,兩人便一步步走進了命運為他們編織的悲劇結局。
露珠把東山的暴虐,視為對自己忠貞的表現,得意揚揚地四處炫耀自己婚姻幸福。
東山則整天胡思亂想,精神愈發恍惚,甚至將雜誌上的性感女郎錯認成露珠。
終於有一天,東山的情緒徹底崩潰。
他痛罵露珠水性楊花,並用菸灰缸砸死了露珠。
而釀下大錯的東山,也遭到露珠父親的報復。
露珠的父親騙他喝下一碗毒酒,害他丟了半條性命,成了什麼也做不了的廢人。
想起稻盛和夫的一句話:“人的一生通常只有兩個因素,一是命運,二是因果,而決定命運的必定是因果。”
人性的兩端是善惡,輪迴的兩端是因果,命運的好壞,全在於你個人的善惡。
世間所有事物,凡有果,必有因。
你做過的每一件事,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所以,當你覺得生活不順遂時,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學會向善向好。
你所積累的善念,種下的善緣,都會扭轉你的氣運,變成你的福報。
當你內心澄澈,不傷害他人,不為難自己,命運絕不會辜負你。
《偶然事件》這本書中,還收錄了《世事如煙》《戰慄》等名篇,整本書都在詮釋命運的偶然性和複雜性。
餘華在書中說:所有的偶然事件,都是命中註定的相逢。
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得與失,所有偶然背後,往往都有一場因果的迴圈。
一個看似不經意的瞬間,一次彷彿不重要的選擇,都有可能改寫我們的一生。
我們能做的,就是相信因果,敬畏因果,時刻審視自己的起心動念,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
做好當下的事,善待眼前的人,不放縱自己的貪嗔痴怨,你生命中的福田,自會結出善果。
點個推薦,當你悟透了因果,就能少走人生彎路,收穫更多好運。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