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億,段永平又拿下一個超級IPO!

作者/黎曼
來源/投中網
10月27日,在東南亞排第一,中國排第六的快遞公司極兔,成功登陸港交所。截止發稿,市值達到1045億港元。
此次,極兔速遞IPO共有9位基石投資者,分別為Aspex Management、博裕資本、D1 Capital、GLP、紅杉、順豐、淡馬錫、騰訊、高瓴,認購的總金額為1.995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9位基石投資者均為極兔速遞的股東。
此外,極兔外部機構股東還包括眾為、ATM Capital、招銀國際、SAI Growth等股東。上市前,極兔歷經8輪融資,招股書透露,共計融資金額約為55.73億美元,後6輪都來自極兔2020年5月進入中國之後,累計達到52.9億美元。
根據其最後一輪D輪融資資料,極兔的投後估值達到約931億元人民幣,接近韻達、申通、圓通市值之和。作為快遞業的後起之秀,極兔這個估值僅用了8年時間。
步步高系的又一次成功
極兔IPO成功,通常被坊間稱為“步步高系經驗的又一次成功”(步步高係指OPPOVIVO小天才等企業)。
極兔於2015年成立於印度尼西亞,創始人是OPPO原印尼負責人李傑。李傑1986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先進入步步高做銷售,隨後又跟隨段永平去了OPPO,因為出眾的表現受到時任領導陳明永的賞識。接著,他主動申請前往印尼展業,當時他的一大任務就是為當地OPPO分銷建立當地物流網路。
李傑在OPPO工作17年,表現突出。為了表彰其對OPPO的重大貢獻,OPPO還在總部專門設立了“李傑獎”,以獎勵全球銷售機構的頂級銷售人員。
和李傑一起創立極兔的,還包括OPPO國際創始人陳明永。在極兔招股書中,陳明永與其妻子共持有極兔速遞8.26%的股份。而且在極兔成立初期,陳明永也以個人名義投資了約1.9億元。
步步高教育科技董事長金志江持股2.21%,此前曾擔任步步高集團 CFO的鄭玉芬持股1.16%。這4位步步高背景人士共持有極兔 11.63%的股份,持股總和與李傑所持11.54%相當。廣東小天才科技組織運營總監廖清華也位列極兔董事席中。
此外,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也曾透過其個人雪球賬號回應投資極兔:“確實投了,算是友情支援一下,畢竟我們公司出去的。”
這幫由步步高系背景的人組織並在物流領域發起奇襲的團隊,也承襲了步步高經典的打法:區域代理制。
在順豐斥巨資做自營,通達系選擇低成本的加盟模式,最後進入中國市場的極兔透過區域代理制,以最快的方式了搭建一張覆蓋全國的攬收和派送網路。
簡單概括該區域代理制度的本質就是“利益共享機制”。在快遞網路鋪設過程中,區域代理人和集團一起真金白銀地投入,在業務發展壯大後給予豐厚的激勵回報。
極兔也在招股書中寫道,公司會依據績效,給予區域代理人激勵。此外,區域代理人亦能獲得上市公司的股份。2021年4月,極兔向若干區域代理授出3282萬股A類普通股,公允價值為1.4億美元。
據悉,極兔的區域負責人也大多來自步步高系,如OPPO的省級代理商相當於極兔的區域負責人。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極兔的快速崛起,也是步步高體系的又一次勝利。
一筆為人稱道的投資
幫助極兔展開奇襲的背後,除了以上提及的步步高系外,還有其他外部機構股東,包括騰訊、博裕、ATM Capital、D1 Capital Partners、高瓴、眾為、紅杉、GLP、淡馬錫、招銀國際等眾多明星股東。
上市前,極兔歷經8輪融資,招股書顯示,共計融資金額約為55.73億美元,後6輪都來自極兔2020年5月進入中國之後,累計達到52.9億美元。
除了騰訊、高瓴、博裕這些我們熟知的老面孔外,值得一提的是東南亞的區域基金ATM Capital,它應該是本次收益倍數最大的外部機構。其在極兔最早期的時候發現並投資,當時以較低的價格買入,回報頗豐。
據悉,2017年,ATM Capital的創始人屈田來到印尼,專注於東南亞市場投資。此前,他曾在阿里巴巴戰投部任職多年,投資過美團、UC、搜狗等專案。
在與當時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Shopee接觸時,他發現極兔是Shopee最大的物流供應商。參照中國的物流市場,他篤定東南亞也會出現一個像國內順豐、中通一樣巨大的物流公司,因此在一番調研後迅速出手。
同樣作為極兔的投資人,眾為資本在2016年就開始系統性研究東南亞市場,並在2017年投資了印尼最大的電商企業GoTo的前身Tokopedia。眾為資本投資極兔是在2021年2月,以5000萬美金進入B+輪。以眾為資本合夥人姚安民的話,“極兔是一家極具全球化願景和執行能力的優秀企業,率先佈局了全球物流網路,擁有強大的本地化運營和獨特的極兔企業文化。”
在極兔的7名董事席位中,除了步步高系的李傑、鄭玉芬、廖清華、張源外,還有三名較為知名人士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他們分別是水滴籌創始人沈鵬、網易首席財務官楊昭烜,以及現年64歲的投資銀行家劉二飛。
沈鵬,美團的第十號員工出來創業,並將水滴做上市。楊昭烜自2017年6月擔任網易首席財務官。加入網易之前,他在J.P. Morgan Securities (Asia Pacific) Limited的全球投資銀行部擔任執行董事,並於香港任職近十年。
劉二飛曾在華爾街摸爬滾打20年,操盤過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上市,是亞洲融資有限公司的首席行政官兼創始合夥人,也是亞投資本的執行長,之前為全球地產投資平臺信泰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信泰)的聯合創始人。
創辦信泰前,他曾於各大金融機構擔任高階管理層,如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投資銀行部中國區主管、Merrill Lynch (Asia Pacific) Limited董事總經理及美林集團的中國區主席。
年入72億美元
極兔業務主要包括快遞服務、跨境服務、銷售配件和其他。
其中,快遞服務收入佔比最大。
極兔2020年-2022年的全年營收分別為15.35億美元、48.52億美元和72.67億美元。其中,快遞服務收入依次佔比為96.6%、94.2%和89.2%。2023年上半年,極兔營業收入達到40.3億美元,同比增長18.5%。
撐起這些收入的,是巨量的快遞數。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極兔在全球的年包裹量分別為32億件、105億件及146億件。在中國,單日包裹峰值達5000萬件。
與巨量包裹數形成對比的是,是其極低的單票快遞價。
招股書顯示,在2020年至2022年,極兔中國單票快遞價為0.23美元、0.26美元、0.34美元,單票成本則為0.5美元、0.41美元、0.4美元。
2022年,極兔國內每送一件快遞,扣掉需要分攤的履約成本、幹線成本、直接員工及勞動力成本,以及各種折舊和攤銷後,單件毛損約合人民幣約0.42元。
這也讓極兔遭受了3年的經營虧損。從2020年到2022年,極兔經營虧損分別為6.06億美元、16.47億美元、13.9億美元,3年合計虧損36億美元。
極兔能夠奇襲的重大因素在於電商。電商件構成了極兔在東南亞的幾乎所有收入,是本輪東南亞電商浪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自2015年起伴隨著Shopee、Lazada在東南亞的大擴張,極兔拿到了最多的訂單,高峰期一度承運Shopee 70%以上,Lazada、Tokopedia 50%以上的包裹。
進入中國快遞市場之後,極兔又主要依靠來自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興電商起量,並配合著4筆資本收購,使其中國業務的收入佔比持續提升。
第一筆收購發生在2019年,對龍邦速遞的收購,幫助極兔解決了在中國的營業資質。
接著,極兔收購瀕臨倒閉的天天快遞場地,幫助極兔解決了基礎的場地問題。
2021年9月,極兔以7.15億美元收購百世快遞,得以接入一直未能開啟的淘寶系埠。
今年上半年,極兔以11.8億元的價格收購了順豐旗下的豐網。當前,同在港股上市的順豐,也因此成為極兔的股東,並持有極兔1.54%股份。
這些收購手筆最終幫助極兔以最快的速度奇襲中國快遞業,坐穩全國第 6 大快遞商的位置。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2022年包裹量計,極兔是東南亞排名第一的快遞公司,市場份額達22.5%。在中國,其2022年市佔率為10.9%,排名第六,前面有中通、圓通、韻達、申通和郵政。
與此同時,2020年至2022年,極兔東南亞業務從佔總營收的68%下降至49%和33%,國內業務則從31%上升至45%和56%。
在大刀闊斧完成收購的資本運作背後,是其極強的“燒錢”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極兔的6輪鉅額融資都發生在進軍中國後的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