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眾多出海上市企業陸續釋出2024年度財報,覆蓋母嬰、電商、IP潮玩、新茶飲等多個領域,轟轟烈烈的全球化商業浪潮之中,誰實現了快速擴張與增長?誰又在增長中遇到了新的挑戰?
1、樂舒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2024年前三季度超98%營收來自非洲
1月27日,非洲“紙尿褲之王”樂舒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舒適”)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募資用於產能擴張、市場推廣及戰略收購。2024年前三季度,樂舒適超98%的收入來自非洲,不過其總部位於廣州,隸屬於國際貿易公司森大集團旗下。
從營收來看,其收入由2022年的3.2億美元增長28.6%至2023年的4.1億美元(約30億人民幣)。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為3.3億美元,同比增加7.2%。營收增長的同時,公司淨利潤也持續增長。由2022年的1840萬美元大幅增加251.7%至2023年的6468萬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7228萬美元,同比增加54.1%。
2、舒寶國際港交所上市,連續兩年俄羅斯營收貢獻過半

3月27日,舒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機板掛牌上市。招股書顯示,嬰舒寶2021年、2022年、2023年營收分別為2.63億元、4.08億元、6.55億元;毛利分別為5673萬元、1.11億元、1.97億元;擁有人應占年內利潤分別為1001萬元、4186萬元、5890萬元。其中,嬰舒寶的過半收入來自海外,曾經,俄羅斯連續兩年貢獻嬰舒寶過半的收入,一直到今天,貢獻的收入佔比仍近40%。
公開資料顯示,嬰舒寶成立於2010年,主要在中國從事個人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開發、生產及銷售,專注於歐亞大陸新興市場的嬰童護理類用品,包括俄羅斯、東南亞及哈薩克斯坦等。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3年的出口值計,嬰舒寶是中國出口俄羅斯的第二大嬰童護理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出口商,市場份額3.7%。嬰舒寶除生產營銷和銷售自有品牌產品,亦作為ODM為企業客戶(主要為獨立零售商和紙尿褲品牌商)生產和銷售嬰童護理用品。
3、HelloBaby嬰兒監護器IPO,聚智科技超八成收入來自北美

1月17日,據港交所檔案,聚智科技創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智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招股書顯示,聚智科技是一家母嬰電子產品製造商,主力經營嬰兒監護器。公司將品牌命名為“HelloBaby”。公司於2016年開始透過銷售平臺A銷售嬰兒監護器,自此在全球各大主流市場建立據點,並以北美及歐洲為重心。
其中,美國是聚智科技最大的市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月,聚智科技向美國市場所作銷售分別佔總收益約56.8%、70.9%及75.7%。2024年前9月,來自中國內地的收入佔比0.6%,超八成收入來自北美。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月,聚智科技收益分別為1.9億元、3.48億元及3.49億元,期內溢利分別為3482.2萬元、6336.6萬元及7210.2萬元,毛利率分別為51.2%、45.8%及52.5%。
1、泡泡瑪特:2024年營收130億元,海外業務高增長375%

3月26日,泡泡瑪特國際集團釋出2024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4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130.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6.9%,經調整淨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185.9%。中國內地營收79.7億元,同比增長52.3%;海外及港澳臺業務營收50.7億元,同比增長375.2%,收入佔比達38.9%
2、名創優品:2024年海外總營收同比增長42%,海外門店突破3000家

3月21日,名創優品釋出財報,資料顯示2024年名創優品集團全年總營收達1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8%,海外營收同比增長42.0%至66.8億元。毛利率44.9%,較去年同期上升3.7個百分點,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經調整淨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27.2億元,同比增長15.4%,經調整淨利率16.0%,經調整每股攤薄收益同比增長16.0%至8.68元,展現出強勁的業務韌性和穩健的盈利能力。門店增長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團全球門店數達7780家,淨增1219家,海外門店數突破3000家,實現了又一里程碑。
3、蜜雪冰城: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22.3%,全球門店46479家

3月27日,蜜雪冰城釋出上市後首份財報。資料顯示,蜜雪冰城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48.3億元,同比增長22.3%;毛利達到80.6億元,同比增長34.4%;淨利潤達44.5億元,同比增長39.8%。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冰城在全球擁有46479家門店。僅以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門店數量計算,蜜雪冰城已經成為全球第一的現制飲品企業。在東南亞市場,蜜雪冰城也是排名第一的現製茶飲品牌。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門店網路已覆蓋中國及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海外11個國家,門店數量約4,800家門店。
4、霸王茶姬:2024年GMV達295億元,全球門店6440家

3月26日,霸王茶姬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提交招股書。招股書顯示,2024年,霸王茶姬GMV為295億元人民幣;2024年營收124.05億元;淨利潤為25.15億元;2024年淨利潤率為20.3%。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全球門店數達到6440家。
1、跨境通:預計2024全年虧損4.8億,昔日“跨境一哥”掉隊
1月24日晚間,昔日跨境一哥跨境通釋出業績預告,2024年營業收入預計為54億元-58億元,相較上一年的66.16億人民幣營業收入有明顯下滑;該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則預計為3.8億元-4.8億元,作為對比,2023年同期跨境通虧損為968.82萬元。
2、拼多多:2024年Temu佣金收入超過半數
近日,拼多多釋出2024年全年財務報告。2024年全年,拼多度總營業收入為3938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2476億元,增長59%;2024年全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124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87%。
據悉,其交易服務收入(佣金)主要由Temu佣金收入、多多買菜佣金收入、百億補貼佣金和支付手續費構成。據相關機構測算,在其中,Temu的佣金收入超過半數。儘管公司整體毛利率有所下滑,但Temu自身的虧損卻同比大幅收窄。中金公司稱,在美國遭遇監管和政策波動後,Temu的營銷投放環比有所降低,且旺季物流成本上行有限。
3、子不語2024年淨利潤1.5億,扭虧為盈實現“華麗轉身”

3月27日,跨境大賣子不語釋出了其2024年的全年財報資料。資料顯示,2024年,子不語全年總收入約33.25億元同比增長10.8%,淨利潤為1.51億元(歸母淨利潤),成功實現扭虧為盈(2023年淨虧損2.66億元)這一逆轉主要得益於商品運營效率提升、倉儲費用減少及品牌化戰略的推進。
就渠道分佈來看,2024年子不語33.25億元的營收中,絕大多數來自於第三方電商平臺,比如亞馬遜、Temu和TikTok等,另有2800萬元來自於自建獨立站,相比2023年的3700萬有不小的降幅。
就市場佈局來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子不語年度在北美洲的收入約為32.35億元,同比增加約為15.5%,該增加主要是由於子不語加強了品牌化建設、加大了營銷推廣力度,帶動亞馬遜平臺及TikTok平臺收入增長,而亞馬遜平臺的目標市場主要是北美洲,及子不語拓展TikTok市場的北美洲。
1、小米:2024年境外收入1533億元,從產品出海走向模式出海
3月18日,小米集團釋出2024年第四季度以及2024年全年業績。從2024年第四季度來看,小米集團首次實現單季度營收破千億元,達1090億元,同比增長48.8%,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強勁增長。經調整淨利潤83億元,同比增長69.4%。2024年全年,小米集團營收3659億元,同比增長35%;經調整淨利潤272億元,同比增長41.3%。
2024年,小米境外收入為人民幣1,533億元,佔總收入的41.9%,或佔“手機 × AIoT”部門收入的46.0%。根據 Canalys 資料,2024年,小米在全球56個國家和地區的智慧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三,在69個國家和地區的智慧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五。其中,非洲、東南亞和中東均實現智慧手機市場份額顯著增長,市場份額分別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2.0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達到11.3%、16.1%和18.6%。
小米總裁盧偉冰說,完成產品和品牌出海後,模式出海是小米第二個出海階段,東亞和東南亞市場的家電生態存在革命性機會。
2、滴滴:國際業務連續4季度GTV增速超過30%
3月18日,滴滴釋出2024年第四季度業績及全年業績。四季度,包括中國出行和國際業務在內的核心平臺交易量達42.66億單,同比增長14.8%。中國出行和國際業務季度日均單量持續增長至3530萬單、1100萬單。同期核心平臺GTV(交易總額)同比增長14.5%至1032億元,其中國際業務連續四個季度GTV增速保持在30%以上。2024全年,滴滴核心平臺交易量同比增長18.8%至160.05億單;核心平臺GTV同比增長16.2%至3927億元。2024年全年滴滴實現營收2068億元,經調整EBITA 43.3億元。
3、極兔快遞:2024年盈利2億美元,海外市佔率持續提升
3月5日,極兔速遞釋出2024年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極兔2024年總包裹量246.5億件,同比增長31%;全年收入達到102.6億美元,同比增長15.9%。
相比去年,極兔在2024年業績期內盈利指標全面轉正:首次實現扭虧為盈,經調整淨利潤約2億美元,經調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達到7.8億美元,大幅增長430.5%,毛利率增長至10.5%,公司盈利呈現穩步發展態勢。
海外市場表現方面,極兔在東南亞和新市場的包裹量和收入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同比增長,上行勢頭明顯。2024年,極兔在東南亞當地包裹量達到45.6億件,同比增長40.8%;收入同比增長22.3%至32.2億美元。持續增長的業績,也讓極兔在東南亞的市佔率增長至28.6%,連續5年成為東南亞市場排名第一的快遞運營商。在新市場(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等國),得益於跨境電商的進入,極兔在當地的包裹量維持高速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