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創三年新低,阿里釋出全新推理模型|財經日日評

點選上圖▲立即瞭解
人大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舉行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舉行,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將很快釋出實施。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聚焦人工智慧、量子科技、未來能源、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指出,商品消費主要的問題是消費能力、消費意願偏弱,是需求端的主要矛盾。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加快健全專門針對科技企業的支援機制,更精準支援優質科技企業發行上市。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提到,今年將發行首批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讓居民收入更穩定。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提出,今年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執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財聯社)
|點評|經濟主題記者會中,各部長對於未來有關經濟發展的重點工作方向與市場及時進行溝通,科技與消費是記者會中頻繁被提到的關鍵詞。科技行業需要長期資金投入,從股市融資或用政府基金的方式,為國內科技企業注入活水的方式切實可行。同時,相關部門在對科研專案進行稽核時,對於“真科研”的把關力度需要隨之強化。
提振內需方面,各部門打出了組合拳,從提升居民收入、加大消費補貼等多領域切入,從根源上強化居民消費能力。銀行部門核心一級資本得到補充後,負債結構將得以最佳化,為降息鋪平道路,也有利於提振內需。
2月美國ADP就業人數不及預期
3月5日,ADP研究院公佈的資料顯示,美國2月ADP就業人數意外降至7.7萬人,預期值14萬人,前值18.3萬人。就業崗位的減少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其中貿易、運輸、公用事業以及教育和醫療保健行業的降幅最為顯著。而商品生產公司的就業崗位增加大幅提升。ADP報告還顯示,工資增長變化不大。跳槽的工人薪資增長6.7%,而留在原職位的工人薪資增長4.7%。
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的資料收集時間早於特朗普政府最近為縮減聯邦政府規模而採取的大規模裁員行動。因此,該報告可能無法完全反映最新的就業形勢。(華爾街見聞)
|點評|美國2月ADP就業資料單月下滑,並不足以說明美國就業市場出現大幅降溫。2月美國多個地區遭遇了強降雨或暴風雪等極端天氣,對服務業產生一定影響。部分私營企業在面對未來不確定的經濟前景時,招聘速度暫時放緩。美國製造業景氣度近期有所回升,用工需求大增,未來可能會代替服務業,成為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的主力軍。美國薪資水平仍在保持增長,表明勞動力市場略微偏向於用工不足的良好趨勢中。
部分經濟學家擔心美國外貿、內政等政策上的改變,會引發美國通脹水平再起,打擊經濟復甦勢頭。從目前的宏觀資料上看,這種擔心暫時還沒有得到來自資料方面的明顯印證。
國際油價盤中創三年新低
3月6日,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公佈資料顯示,上週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360萬桶,遠超分析師預期,顯示出原油需求放緩的跡象可能比預期更為嚴重。資料公佈後,布倫特原油期貨和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一度快速下跌,至2021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國家發改委官網3月5日釋出訊息,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135元、130元。據測算,本次調價對應的92號汽油、95號汽油、0號柴油每升將分別下調0.1元、0.11元、0.11元。據此,全國大多數地區車柴價格將降至7.2元—7.4元/升,92號汽油零售價將降至7.6元—7.7元/升。(綜合華爾街見聞)
|點評|近期影響國際油價的負面訊息不斷,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一路下行。美國與多國的貿易摩擦日益加劇,全球跨國貿易量可能將有所減少,從而拖累全球經濟增速,影響到原油用量。此前國際油價的下行,已經導致沙特等OPEC+成員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出現些許問題,然而,在美國的壓力下,OPEC+此前意外宣佈從4月開始增產。需求減少,供給反而增加,令國際原油價格承壓下跌。
對於國內車主來說,加油費下降固然是個好訊息,但考慮到油價下跌反映出的是市場對於全球經濟黯淡經濟前景的預期,節省的這點油費似乎不值一提。
PPP新規即將出臺重點關注存量專案
3月6日,新華社披露《關於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其中在提及2025年主要財政政策時稱,加強財政與金融配合,出臺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存量專案建設和運營的指導意見。據悉,上述意見徵詢過內部相關部門及地方政府意見。其中較為核心的內容,包括推動金融機構支援合規的存量PPP專案融資等。
為了解決此前PPP專案諸多問題,2023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關於規範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將PPP模式範圍縮窄至基於使用者付費特許經營模式。PPP回報機制也聚焦使用者付費。(第一財經)
|點評|PPP專案是由政府和企業合夥“幹大事”,比如修路、開發園區等。一般來說,PPP專案都是前期投入大、投資週期長、社會效益穩定的大型公共專案,需要政府和社會資本長期合作。然而,部分PPP專案過度依賴政府補助,缺乏可持續運營能力,加劇了財政收支壓力。這兩年財政吃緊,為了控制風險,PPP專案的模式範圍也被收窄,僅限在依靠自身運營收益的使用者付費模式。
此前政策收緊,是要推動PPP專案向市場化運營轉變,卻也讓還在建設中的PPP專案落入身份不明的尷尬境地。不少地區的PPP專案都面臨被抽斷貸的融資困境,更有專案停擺、爛尾。存量PPP專案如何分類處理、規範運營,都亟待新規給出更清晰的指引。
阿里釋出全新推理模型QwQ-32B
3月6日凌晨,阿里巴巴釋出並開源全新的推理模型通義千問QwQ-32B。透過大規模強化學習,千問QwQ-32B在數學、程式碼及通用能力上實現了質的飛躍,整體效能比肩DeepSeek-R1。在保持強勁效能的同時,千問QwQ-32B還大幅降低了部署使用成本,在消費級顯示卡上也能實現本地部署。目前,阿里已採用寬鬆的Apache2.0協議,將千問QwQ-32B模型向全球開源,所有人都可免費下載及商用。
阿里雲介紹,千問QwQ-32B是阿里探索推理模型的最新成果。在冷啟動基礎上,阿里通義團隊針對數學和程式設計任務、通用能力分別進行了兩輪大規模強化學習,在32B的模型尺寸上獲得了令人驚喜的推理能力提升,印證了大規模強化學習可顯著提高模型效能。(每經網)
|點評|DeepSeek引發的開源熱潮,打破了大模型行業以往“閉門造車”的模式,也帶動大廠參與跟進。阿里釋出的新推理模型,在效能最佳化和強化學習上都有顯著提升,以更少引數實現更優效能,訓練和推理成本被進一步壓降。本地化部署不依賴雲端服務,模型響應更快,使用者資料能得到更好的保護。模型效率提高,硬體門檻同步降低,若能在消費級顯示卡實現本地部署,意味著普通使用者也能在本地直接運用模型,“AI技術普惠”將邁進一大步。
開源生態加速了技術創新,也在重塑行業競爭格局。傳統閉源模式下,大模型的商業化落地路徑尚不清晰。現今在開源趨勢下,技術壁壘被進一步打破,迭代速度加快。如何在開源時代實現商業價值,或還需要大模型廠商們重新思考。
全球首款5G-A人形機器人釋出
3月6日訊息,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2025)上,中國移動、華為、樂聚聯合釋出全球首款搭載5G-A技術的人形機器人。據悉,該機器人系中國移動、華為與樂聚機器人在GTI平臺下合作的階段性成果。GTI是由中國移動、日本軟銀、英國Vodafone等運營商於2011年發起成立的國際合作平臺,其首要目標便是推動5G-A技術和產品實現智慧融合。
樂聚機器人方面表示,基於5G-A技術,人形機器人可實現大場景下高精度定位,且無需額外裝置,可增強多機協作可靠性,拓展工業場景適用範圍。去年10月,GTI聯合中國移動、樂聚機器人、華為等釋出了“智網慧城”計劃。該計劃聚焦5G-A、AI、人形機器人等技術創新,目標進一步提升人形機器人的高精度定位、低延遲與即時控制、資料採集與增量訓練等能力。(財聯社)
|點評|簡單理解,“5G-A”就是升級版的5G,也是通往6G的過渡。憑藉5G-A更強的網路效能表現,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將被進一步開啟。5G-A技術能突破Wifi的物理侷限,並支援大規模裝置連線,這將使機器人協同作業更加高效,也拓展了遠端操控機器人的範圍。得到這一技術支援,人形機器人可以更好地參與生產協作,也能更廣泛進入家庭服務領域。
通訊技術提升,技術融合深化,不僅打開了人形機器人廣闊的市場前景,也給了資本市場無限的想象空間。作為多領域技術融合的重要賽道,人形機器人的產業鏈協同還在不斷加強。政策支援下,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應用程序加速,未來有望在更多領域“落地開花”。
極兔速遞首次實現淨利潤轉正
3月6日訊息,極兔速遞近日公佈2024年業績報告。2024年,極兔速遞的收入達到了102.59億美元,同比增長15.9%。其中,快遞服務收入表現尤為突出,達到99.80億美元,同比增長23.4%。這一顯著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司在東南亞、中國和新市場的業務拓展,以及電商市場的持續繁榮。實現淨利潤1.14億美元,較2023年的虧損11.6億美元大幅好轉。
2024年,極兔速遞處理的包裹量達到246.5億件,同比增長31.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其中,東南亞市場包裹量達到45.63億件,同比增長40.8%;中國市場包裹量達到198.01億件,同比增長29.1%;新市場包裹量達到28.12億件,同比增長22.1%。(華爾街見聞)
|點評|極兔去年的業績表現還是不錯的,儘管營業收入增速持續放緩,但淨利潤得到了顯著改善。在國內的快遞紅海中,極兔首次實現了全面盈利。業務量增加超過行業平均水平,規模效應進一步顯現,去年極兔在國內的單票成本下降明顯,且超過了單票收入的降幅,盈利能力得到修復。除去成本最佳化,極兔還在發力附加值更高的逆向件等業務,分散“價格戰”的影響。
同時,極兔在海外市場的擴張速度加快。在第二大市場東南亞,極兔繼續以價換量,市場份額持續增長,排名穩居行業首位。當前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也為極兔帶來了新興市場的機遇。不過,這部分業務受政策波動的影響較大,極兔未來開拓新市場還存在一定風險。
週四兩市高開高走滬指漲1.17%
3月6日,市場全天高開高走,創業板指領漲。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91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126億。盤面上,市場熱點集中在AI方向,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4200只個股上漲,逾150股漲停或漲超10%。從板塊來看,AI應用方向集體爆發,AI智慧體板塊領漲,算力概念股持續走強,機器人概念股反覆活躍。鋼鐵、銀行、油氣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報3381.1點,漲1.17%,成交額為7364億元;深成指報10898.75點,漲1.77%,成交額為11700億元;創指報2234.69點,漲2.02%,成交額為5923億元。(財聯社)
|點評|週四兩市走高,泛科技題材再度成為領頭羊。前有阿里大模型,後有AI智慧體產品Manus釋出,市場內針對AI的炒作捲土重來,恒生科技指數再創新高。A股內的相關概念股迅猛拉昇,龍頭股已經更換了一批,活躍資金對這個概念的炒作熱情依舊高漲。難以與AI沾邊的行業還是沒有得到市場太多關注,消費、房地產等與會議政策強相關的板塊處於跟漲行列。
此前,以AI概念為首的TMT板塊交易擁擠度已經達到歷史極值,通常而言在這種情況下意味著行情難以延續,今年則是打破了慣例。DeepSeek概念股已經擴容至近500家,只要公司接入AI模型就能得到市場關注,令人歎為觀止。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主編 |何夢飛
2025年我們將繼續組織企業家走進東南亞、中亞、非洲、北美、墨西哥、中東等熱門出海目的地,一起尋找全球新機遇。歡迎報名同行!
點選下圖▼立即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