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集團的2024年上半年財報可謂令人印象深刻: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7%,淨利潤增長33.9%,Non-GAAP淨利潤則增長了16.4%。業績增長的火車頭是版權運營業務,收入同比巨增52.6%,而且在總收入當中的佔比已經超過了一半。過去半年多,只要你關注國產影視劇,就一定會注意到一系列的、幾乎不間斷的來自閱文的爆款影視作品:電影《熱辣滾燙》,電視劇《與鳳行》《慶餘年第二季》《玫瑰的故事》,等等;如果算上《鬥破蒼穹》等動畫番劇,這個名單還可以進一步拉長。今年的國產影視行業總體上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而閱文毫無疑問是這個熱鬧舞臺上的重要主角。
那麼,這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我可以想象,很多分析師和投資者會不屑一顧地說:“影視劇開發無非是碰運氣,今年閱文那幾部爆款也只是運氣不錯罷了,對未來沒有指導意義!”說實話,自從閱文於六年前上市以來,資本市場一直期待它成為“中國的漫威”,對其網文IP進行深入持續的開發,從而釋放出巨大的商業價值。然而,實際情況則是:IP開發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與整個中國影視行業一樣,呈現高度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閱文最寶貴的財富——起點男頻的經典網文,其IP價值只得到了非常有限的開發。這一次有什麼不一樣嗎?
我的答案是:不一樣,確實不一樣!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侯曉楠過去一年多的舉措,尤其是《慶餘年第二季》這個重大成功案例,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閱文可能終於找到了IP開發的正確“密碼”,形成了長期的方法論,並且有能力將其執行下去。讓我們首先回答一個問題:像閱文這樣的網際網路平臺公司,做IP開發的難點何在?

首先是平臺業務和內容業務的天然矛盾屬性。網際網路平臺是“快業務”,講究以快打慢、跑馬圈地、大力出奇跡,產品和功能必須維持高速迭代,只有先把位置佔住了,才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內容則往往是“慢業務”,從上游策劃到下游執行,該花時間的環節就需要花時間;隨著使用者口味越來越刁鑽,內容產品的質量也越來越重要,許多底線是不容妥協的。在平臺側,一個完成度80%的產品已經足以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剩下的20%可以透過見招拆招來補齊;而在內容側,一個完成度80%的產品可能完全達不到預期效果,因為缺失的那20%才是最重要的。但是IP開發這個活兒需要平臺側和內容側的齊心協力才能完成,否則就會事倍功半乃至根本無法完成!
侯曉楠接任閱文CEO之後進行的組織架構調整,一個核心任務就是解決IP開發的割裂問題:以往彼此獨立的平臺產品和內容兩條主線業務被整合了起來,讓“上游”和“下游”部門形成合力,還在公司層面成立了“IP與內容決策委員會”,為每個重點IP提供清晰的全生命週期規劃。例如,圍繞《慶餘年》的整體開發,就成立了一個橫跨多個部門的“大慶專案”,從新麗傳媒的影視團隊,到起點讀書的產品和內容團隊,再到衍生品、卡牌、遊戲、短劇……這是閱文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個IP專案組。那麼問題又來了,這種跨部門的IP開發團隊怎麼管理呢?
這就涉及到了IP開發的第二個難點:管理層必須親自做內容、帶專案,最好是一號位親自出馬。在遊戲行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米哈遊、莉莉絲、鷹角等新生代遊戲公司都是一號位親自帶專案的典範,所以能實現內容創意與組織管理的無縫銜接,高效調動公司資源。有些投資者甚至業內人士片面地認為,內容公司的管理層只需要坐在辦公室看報表就夠了,不需要干預內容本身——這是相當片面過時的想法!作為全球IP開發最成功的標杆,漫威和母公司迪士尼的管理層也是要親自出馬做內容的(其中大部分本來就是內容製作人出身)。
閱文以前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提出了高管擔任IP製作人的解決方案。《全職高手》《詭秘之主》兩大IP的製作人,就都由集團VP擔任。《慶餘年》則更上一層樓,侯曉楠牽頭帶隊,親自負責“大慶專案”,探索從文學到影視、遊戲、衍生卡牌等全產業鏈的聯動,最終跑通了“慶餘年模式”。當然,這種“一號位親自帶隊”模式的成功,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一號位必須懂內容、尊重內容。侯曉楠不是內容創作者出身,但是從實際表現看,他非常尊重內容:不僅是尊重《慶餘年》這一個IP,也是尊重內容創作的一般規律。有了這一點做基礎,無論開發什麼內容,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可以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
上面說的都是組織、管理層面的宏觀問題;具體到閱文,還有一個相對微觀的問題:網文尤其是傳統的“起點男頻網文”,究竟應該如何改編影視等視覺化內容?我有好幾個朋友是起點的重度讀者,他們曾對我異口同聲地表示:“起點男頻讀者的爽點在於情節,高密度、快速推進的情節是最大的賣點,而環境描寫、場景及服裝描寫則不太受重視,寫的多了會被讀者視為‘水字數’,因此作者不會在這方面下太大力氣。這就給IP改編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缺少了這些視覺要素,影視開發難度陡增,而且不一定能讓所有受眾都滿意。”說到底,這個問題體現了網文讀者和影視劇觀眾不同的欣賞口味,給閱文龐大的IP寶庫戴上了一層無形的枷鎖。
所以侯曉楠親自負責“大慶專案”之後,在視覺化上推動了一個舉措,就是“建立IP視覺相簿”,把過去數年來一直分散的視覺形象統一起來:《慶餘年》中的重要人物、場景和器物,在各種內容形態中必須形成統一的、高質量的視覺呈現。時至今日,提起《哈利·波特》,大家首先想到的會是電影裡的霍格沃茨校園;提起《指環王》,大家多半會想到霍位元人家園的綠草如茵,以及魔多(索倫老巢)的熔岩遍地——這些都是歐美影視工業製造的視覺化形象,不是直接來自原著小說。提到《慶餘年》呢?以前怎麼樣不好說,但是從今往後,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會是兩季電視劇當中出現過、又經過多種衍生產品固化的那些名場面——例如第一季的葉輕眉初次出場、範閒出使北齊,第二季的範閒舌戰群儒……貓膩的原著固然是這一切的基礎,但是也不要忘記,這是閱文“統一視覺呈現”策略的巨大成功。
上述策略的意義遠遠超出了《慶餘年》一部作品。從今往後,閱文的所有熱門IP,乃至剛剛冒頭的潛力IP,均可以按照這個模式,從源頭上建立統一、完整、高質量的視覺庫,以此為基礎改編為包括但不限於影視劇的所有視覺化內容。其實,閱文現在已經在這麼做了!視覺素材的來源不一定全是平臺官方創作,也可以是粉絲共創乃至AI創作。這就是閱文為何要不斷加強書粉社群的運營,以及推出自研大模型並在此基礎上開發AIGC工具的原因。這些發展方向共同構成了“一盤大棋”,將在IP開發的長期過程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看完上面這些分析,肯定還是會有人反駁:“說了這麼多,最後還是要依賴少數爆款內容變現嘛!如果今年上半年《慶餘年2》沒有爆,這些努力豈不都成了一場空?”恰恰相反,仔細研究財報我們就會發現,少數爆款的意義主要是指導性、標誌性的,對於公司業績而言,真正重要的是體系:
-
今年上半年,閱文集團版權運營業務的收入超過了22億元。同比高達52.6%的收入增幅,不能簡單地歸功於任何一部或幾部爆款影視劇——只要簡單地估算一下,你就會贊成我的結論。 -
閱文財報提到:“IP運營業務全面強健增長”,源於爆款影視及動畫上線數量增加、IP授權合作伙伴業務規模擴大,以及短劇、衍生品及卡牌等業務的增長。爆款影視劇是這幅圖景當中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
舉個例子:在《慶餘年》《與鳳行》收藏式卡牌熱賣之後,閱文IP卡牌業務以自研與授權並進,算是徹底打開了局面,上半年卡牌GMV已經約1億,侯曉楠還透露,閱文已經具備全球化發行卡牌的能力,下半年《大奉打更人》可能是下一個推出卡牌產品的IP,還有《全職高手》《鬥破蒼穹》《詭秘之主》……均面向國內外市場整裝待發。《慶餘年》的盲盒銷售表現也可圈可點,現在去各大電商平臺搜尋“慶餘年”,除了實體小說之外,排名最高的商品可能就是盲盒。IP改編爆款影視劇是一次性、不可預測的,但是IP自身的衍生價值是長期的、可預測的;前者是爆發式“增量”,後者是細水長流的“存量”。今年上半年,閱文還完成了對騰訊動漫的整合,將《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等頭部國漫IP收歸麾下。可想而知,今後閱文來自穩定可預測的“存量”IP運營的收入會越來越多。
最後,閱文的版權運營業務和傳統業務(主要是付費閱讀)不是割裂的,是可以互相影響和反哺的。就拿今年上半年來說,《慶餘年2》帶動了原著閱讀量環比增長38倍,平臺DAU在劇集播放期間創下了年度新高;《墨雨雲間》(這是閱文女頻改編劇集的一個標杆案例)則使得原著《嫡嫁千金》在瀟湘書院的日均閱讀使用者提升4倍多!要知道,上述兩部原著都是早已完結的“老書”了。可以想象,如果是新一點的、甚至還在連載之中的書,改編劇集對閱讀業務的反哺效應還會更加強烈。
其實,這才是IP開發應有的常態:有多少人是先看了漫威和DC電影,才去追的原著漫畫?又有多少人是看了《權力的遊戲》劇集,才去看了《冰與火之歌》原書?就以我個人為例,《灌籃高手》並不是我的青春回憶,我是在2023年大電影上映之後才買了一套典藏版漫畫,在家細細品讀。影視或遊戲改編不是IP的終結,而是“週而復始”、生生不息的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墨雨雲間》火了之後,閱文有13部女頻作品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影視開發;它們的上線,又將進一步深化“閱文女頻”(包括瀟湘書院、起點女頻)在整個網文市場中的存在感,促進使用者習慣的養成。
IP開發是一個苦活、細活,不是讓人“躺著賺錢”的,而是需要傾注大量精力的出發點。就像金礦石,千錘萬鑿出深山,歷經高溫磨鍊,才能變成黃金。所以IP開發註定是一項長期主義的工作,而且必須橫跨多個內容品類、多種商業化方式——這就給公司的總體思路和執行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全世界都知道熱門IP能賺錢,但是全世界把IP開發做成持續賺錢生意的公司也沒幾家。在這一點上,資本市場曾經一度失望,現在可能真正到了重拾希望的時候了。
以侯曉楠領銜的閱文現任管理層,交出了一份良好的答卷:高層尤其是一號位的重視,組織架構的全面調整,平臺側和內容側之間的橫向合作,上下游資源的整合,以“視覺化”為骨架去強化網文IP以及進行跨領域開發,等等。在指導思想正確之後,剩下的就是以高度的執行力推動計劃實施,從而把礦石煉成黃金。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由此完成。因此我說,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讓我覺得閱文終於找到了IP開發的正確“密碼”。
無論如何,萬里長征才只走完了第一步。今後還會發生什麼,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