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中砥(中國傳媒大學2022級博士生)
原文載於《電影評論》雜誌2025年第一期
原標題:“國產動畫IP續作生命力溯源 ——以《熊出沒·重啟未來》為例”

內容提要:十多年來“熊出沒”系列動畫電影IP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其背後的IP能量來源是業內動畫創作者們極度關心的議題,以該系列最新上映的第11部《熊出沒·重啟未來》為例溯源“熊出沒”系列的IP生命力所在,不僅對動畫電影創作有參照價值,對真人電影的IP續作開發也有著極大的啟發意義。透過文字細讀發現,型別融合與創新、敘事反轉和環保主題深化、IP跨媒介聯動等是“熊出沒”系列IP生命力和新鮮感的重要來源。
關鍵詞:動畫IP 熊出沒 科幻型別 環保主題 跨媒介
剛剛過去的春節檔,動畫電影大展雄風:“哪吒”系列第二部《哪吒之魔童鬧海》市場表現高歌猛進,以被業內人士稱為“高開瘋走”的票房曲線締造了2025年第一個現象級爆款,重新整理影史紀錄。與此同時,另一個已經陪伴觀眾11年之久的國民動畫IP“熊出沒”也如期而至,帶來了該系列的第11部院線電影《熊出沒·重啟未來》。一邊是國產動畫新IP異軍突起,另一邊是老IP老驥伏櫪壯心不已。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想要成為“哪吒”不僅需要努力更需要運氣,但“熊出沒”或許是大部分動畫人經過十餘載兢兢業業的耕耘有望抵達的彼岸。
《熊出沒·重啟未來》延續了該系列前作的人物設定,依舊以熊大熊二和光頭強為主角,其他支線人物作為配角或是單部主角進行敘事插入。影片使用了穿越時空、未來末世、孢子危機等科幻元素,講述一百年後的世界因為人類肆無忌憚的環境汙染而造成孢子變異,多種異化有害孢子覆蓋地球表面並對人類形成致命攻擊,在生死存亡之際,光頭強與熊大熊二一起在新角色小亮的帶領下完成原始孢子提取並以“淨化體”摧毀帝王孢的故事。作為整個系列中5部科幻電影的最終章,本片延續了前作的環保主題,將視線聚焦在末世危機,以孢子變異大爆發為核心景觀,展開一幅非常規末世廢土奇景——孢子變異後的五彩斑斕取代了慣常影視作品中大面積暗黃、灰色調的末世世界,不僅增強了視覺景觀的豐富度,而且以充滿想象力的畫面完成了影片華彩段落的建構。以色彩之多姿來反襯異化之劇烈,突出妖嬈詭異的孢子植物背後暗藏危險。可以說,孢子危機是整部影片最核心的科幻概念同時也是最具特色的視覺設計段落。即使該系列影片在人物塑造上存在性格固化、成長緩慢等弊端,甚至一度被認為人物設計缺乏審美、故事情節暴力低俗[1],但是十餘年的銀幕之旅,使得這一系列與觀眾之間形成了強情感聯結,如孢子危機這樣兼具想象力與觀賞性的故事創意也讓它在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中保持新鮮感和吸引力。

《熊出沒·重啟未來》電影截圖
1
“幻”字訣:
“熊出沒”對國產動畫“幻”化現象的映象隱喻
科幻是“熊出沒”系列的重要型別元素,雖然片方認可的“科幻五部曲”始於該系列第7部影片《熊出沒·狂野大陸》,但事實上,在該系列電影的初期作品中就已經出現了平行時空(《熊出沒·奇幻空間》)、縮小機(《熊出沒·變形記》)、時空穿越(《熊出沒·原始時代》)等科幻元素。此後被片方明確定位的“科幻五部曲”,不是因為單一使用了某種科幻元素,而是這5部影片中科幻型別化建置更為完善,構築了較為完整的科幻世界。2021年春節檔上映的《熊出沒·狂野大陸》聚焦在基因改造技術,呈現出對科技發展的道德化反思;2022年春節檔的《熊出沒·重返地球》則將故事時空拉到外太空,以更遙遠的星域遙望地球,激發觀眾強烈的守護家園之感;2023年《熊出沒·伴我“熊芯”》以熊大熊二找媽媽的故事來探討人工智慧時代下的人機情感關係;2024年《熊出沒·逆轉時空》恰逢該系列電影10週年,影片以平行時空的故事設定串起了10年銀幕上出現過的所有主要人物,似是一次充滿溫情的回首,更是一次對蟲洞和平行時空的科幻化暢想。到了2025年,《熊出沒·重啟未來》以孢子變異引發末世危機來探討環保的重要性。可以說,科幻貫穿整個“熊出沒”系列,成為該系列的生命力來源,也成為這一IP獨一無二的突出特色。
回顧近年市場上湧現出的動畫電影,會發現大部分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幻”化現象,雖然與“熊出沒”系列的科幻不同,但在奇幻、魔幻、玄幻中卻各有所長,可謂“各有其幻”。
“哪吒”“白蛇”“封神”系列的“幻”源自傳統神話傳說,是奇幻與魔幻;《深海》的“幻”源自都市兒童的精神之幻,是顱內的幻想迷思;《長安三萬裡》的“幻”是耽於詩酒魅力的盛唐文化之幻。在這些影片中,“幻”化場景發揮著不同的敘事作用,幫助影片完成了華彩篇章的視覺建構。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在太乙真人的山河社稷圖中學藝的段落無疑承載著奇幻屬性,如同神話版的迪士尼樂園,畫筆一勾上天入地。它的奇幻在於突破了觀眾原本熟悉的神話框架,並在此基礎上另外開闢了一個隱藏空間,貢獻讓人眼前一亮的視覺景觀。《哪吒之魔童鬧海》,西海龍王敖閏用裂空爪放出海底妖獸參戰的圖景融合魔幻和奇幻,在視覺呈現上空氣似乎真的被深紫色的魔爪撕裂,在色彩上給人以妖冶魔幻的視覺感知,在妖獸的參戰行動上則充滿了奇幻特異的動作衝擊。
“白蛇”系列改編自民間傳說,故事本身就帶有神怪色彩,第一部《白蛇:緣起》對白蛇的變身幻化場景進行了用心雕琢,白娘子和小青在人與蛇之間自由幻化,它的“幻”是奇幻也是變幻。“白蛇”系列第三部《白蛇·浮生》中,寶青坊的人物和空間設計不僅具有奇幻色彩,同時由於其跳脫出故有傳說的創新敘事屬性,新人物和新空間被賦予了大膽的視覺效果,寶青坊主亦正亦邪,寶青坊內煙霧繚繞難辨虛實,這一場景兼備了玄幻和魔幻色彩,給予傳統神話故事耳目一新的視聽再造。
《長安三萬裡》以唐代詩人高適的視角去講述詩仙李白的一生,就題材而言原本是非常具有寫實性的歷史人物傳記類動畫。原本看似不該相容的現實與奇幻在這部電影中藉由動畫獨有的視覺表現力和超強想象力水乳交融,勾勒了亦真亦幻的詩中世界。李白名作《將進酒》被視覺化,以奇詭壯麗的畫面、上天入地的想象帶觀眾駕鶴騰雲、神遊天海,詩篇的萬千意向化作銀幕上一幀幀的視覺奇觀向著觀眾撲面而來。詩句從文字幻化為影像,喚醒國人心中對傳統文化和詩詞歌賦的血脈共振。
《深海》看似與其他動畫不同,關注的是一個都市小女孩的內心世界,但影片的呈現方式是將她的內心世界化作深海,那些深海中的掙扎、光亮,惡意與溫暖都由女孩在現實世界中的情緒幻化而來。從現實到想象,這部動畫的幻術是以瑰麗詭譎的視覺呈現沉入一個少女內心的深海,探尋她心中潮溼的悲與暖。它用“幻”的方式讓觀眾看見了抑鬱症少女的內心世界。
從這些動畫電影來看,“幻”化現象無關題材,幾乎出現在每一部動畫中,以玄幻、魔幻、奇幻、夢幻、幻想等形式將影片的視覺化呈現推向極致,也為觀眾營造出難以忘懷的華彩段落。可以說,“幻”字訣是動畫電影通行的視覺密碼,既承載著對美好和傳說的描摹與想象,也以羽翼托起傳統文化的豐富與厚重,賦予動畫電影獨特的優勢,讓觀眾在一個個視覺魅力空間中遨遊宇宙山海,體會到源源不斷的新鮮感和吸引力。

《熊出沒·重啟未來》電影截圖
2
敘事反轉:
“熊出沒”IP科幻型別與環保主題的道德省思
業內曾有一種論斷認為西方電影文化擅長科幻,東方則是魔幻、奇幻。這種說法雖不甚嚴謹,卻反映出科幻在國產電影中一度缺位的真實現象。如果說《流浪地球》從國產電影的層面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那麼“熊出沒”系列則帶領動畫電影突破了這種“幻”字界限,將科幻從該系列的點綴性元素逐漸發展為重要型別,把幻字訣這張王牌改造為科幻王炸,造就了熊出沒系列獨有的生命力源泉。整個系列在傳統的家庭情感、友誼、成長等常規題材之外,將環保主題與科幻型別融合,用科幻+環保的形式為國產動畫開拓出一片更新的內容藍海。
事實上,如果將視線拉回到“熊出沒”系列的創意之初,會發現在該系列IP最初的TV劇集中就已經確立了環保的主題,熊大熊二作為狗熊嶺的守護者共同對抗伐木工光頭強的故事主線本身就是較為適合兒童觀看的傳統環保題材。隨著數百集TV劇集和院線電影的故事延展,光頭強的身份從伐木工人變成了導遊兼狗熊嶺的保護者,熊大熊二與光頭強的關係也從立場對立轉為統一陣線。
在《熊出沒·重啟未來》中,全球孢子大變異形成的廢土世界成為整個影片的亮點。主人公小亮和熊強組合一起穿越時空之後,看到的是一個被孢子植物覆蓋的五彩斑斕的世界。熊大熊二驚訝於周圍植物的奇異美麗,不停讚歎甚至伸手觸碰,但緊接著,美麗背後的危機席捲而來。他們先後遭遇了食人孢、石化孢,並在迷幻孢的作用下看到了內心期待的幻景,沉醉之中險些被迷幻孢吞沒。從視覺呈現上來說,這些五彩斑斕的奇異植物充滿視覺美感,帶給觀眾豐富的視覺享受,屬於奇觀式的視覺景觀建構,也成為影片重要的遊戲段落,能夠為觀眾提供鮮明的影像記憶圖景。在視覺衝擊之外,孢子植物的美麗與邪惡之間形成了強烈的正反對照。影片在利用視覺美感與道德判斷之間的錯位製造笑料的同時,也用這樣極端的反差透露出影片隱含的價值判斷——不要被事物外在的表象矇蔽,透過現象才能看清本質。整部影片就是在這一價值判斷的基礎上進行敘事設計,完成三次反轉,最終在主人公實現拯救世界終極目標的同時也完成了影片自身的價值觀昇華和輸出。
影片敘事的第一層反轉關乎光頭強的身份,他釋放出原始孢子,在一百年後被視作毀滅世界的“大魔王”,但隨著小亮父子的研究發現,孢子危機爆發、美好世界毀滅的元兇並非光頭強,而是人類對地球資源無節制的爭奪和汙染,最終造成了原本無毒無害的原始孢子變異,末世危機爆發。在這層敘事中,光頭強從“大魔王”轉變成了無辜受害者,貪婪的人類則從受害者變成了毀滅世界的加害者。環境危機和環保主題在這層敘事中得到了根本性的確立,並與科幻型別融合形成有力的故事主題,驅動著敘事的進一步發展。
影片敘事的第二層反轉聚焦在小亮父親畢生科研心血“淨化體”上。一開始,“淨化體”被視作拯救世界的希望,但是在第一次“淨化體”拯救行動失敗後,小亮父親身亡,“淨化體”計劃被人們視為洪水猛獸,唯有小亮仍堅信“淨化體”的威力,他穿越時空帶回熊強組合繼續“淨化體”計劃。在這層敘事中,“淨化體”的有效性經歷了有效-無效-有效的兩次反轉,熊強組合及其他人類對小亮和“淨化體”計劃的態度也經歷了相信-不信-相信的兩次轉變。這層敘事反轉是影片的主體部分,也是環保主題與科幻型別結合最為密切的部分。片中出現的飛行器、人類最後的家園-空中之城-守望城等都在視覺上呈現出極具工業化美感的賽博風格。守望城鋼鐵廢土特質強烈,雖佇立空中卻在視覺色彩上呈現出猶如地下城般的灰暗冷峻,暗示著環保危機將人類的生存逼到了如此襤褸之境地,並由此引出影片敘事的最後一層反轉。
影片敘事的第三層反轉自守望城開始,到“淨化體”結束,將環境危機與生存危機融合入人類的道德危機,回到影片最初的價值判斷中進行敘事與價值觀的共同昇華。在“淨化體”計劃宣告失敗後,守望城城主被視為人類生存的希望和救世主,城中廣播裡一遍遍稱頌他的良善偉大。他以庇護之名阻止小亮與熊強組合提取“淨化體”,四處宣揚“淨化體”有害論。但隨著故事推進,人類發現事情的真相是城主明知“淨化體”有效,卻為了一己私慾而故意陷害小亮父親、阻止“淨化體”計劃,為了確保自己的“救世主”地位,寧願人類永遠困於守望城,也不願世界重回綠水青山。至此,城主身份完成從救世主到大反派的轉變,相應地,光頭強也從第一層敘事反轉後的無辜受害者二次轉變成了打敗大反派、拯救世界的大英雄。除了人物身份轉變外,整部影片也在這層敘事中完成了從地球環境危機到人類道德危機的轉化。至此,影片在開頭以瑰麗視覺圖景提示的價值判斷被全面地具象與深化——不被事物外在表象矇蔽,透過現象才能看清本質——整部影片看似是環境危機,實則是人類道德遭遇了重大危機,在私慾驅使下無節制索取、破壞、開採、排放,最終造成了地球末世。影片在這一層敘事中完成了主題的融合與深化,在科幻型別與環保主題之下將對環境問題的省思昇華到道德層面,滿足了不同年齡層次觀影人群對主題深度的需求,也展現了“熊出沒”IP在敘事上的韌性和在主題表達上的強大生命力。

《熊出沒·重啟未來》電影截圖
3
跨媒介聯動:
“影視+”模式深度蘊養IP生命力
動畫IP續作生命力一方面需要續作本身品質過硬,另一方面對IP的原始能量也有很高的要求。作為國民動畫IP,“熊出沒”強勁的生命力不僅來自影片在型別、敘事與主題上的深廣度,更來自其在宏觀產業鏈上深耕多年的全面佈局。“熊出沒”自2012年1月登陸央視少兒頻道以來,先後覆蓋全國200多家電視臺、網路平臺,早在院線系列電影誕生之前就已經透過數百集TV動畫劇集和全國二十多家方特樂園實現了線上線下的IP認知度構建,為此後該系列影片的上映打下了堅實的受眾基礎。“熊出沒”系列出品方華強方特集團不僅有影視板塊業務,更有覆蓋全國多個省市的方特主題樂園。在方特樂園中,“熊出沒”三位主角熊大、熊二和光頭強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小遊客們面對面交流、遊戲性互動。這種形式無疑增加了“熊出沒”IP的受眾範圍,更妙的是,方特樂園的遊客畫像與“熊出沒”電影IP的受眾畫像在“閤家歡”一欄有著超高重合度。這意味著影片有望透過主題樂園實現更高的市場轉化率。在早期IP能量積累階段,方特樂園以迪士尼為藍本,在主題樂園中打造自己的動畫IP王國,完成銀幕上下的IP聯動,最大限度發揮IP能量,積聚IP認知度。
當前的“熊出沒”IP經過十餘年發展,早已從最初的能量積累階段進入到現如今的轉型成熟期,對這麼一個有過11部院線電影的動畫IP來說,如何保持IP新鮮感和生命力才是現階段更為重要的議題。
如果說“熊出沒”IP此前依靠電視劇集、主題樂園開啟電影市場認知度,那麼如今的“熊出沒”已然在劇集和樂園之外形成了更完善的良性生態圈,全方位地實現跨媒介的IP良性互動。其中,衍生品必然是“熊出沒”提升國民認知度的一大法寶。早在2017年,“熊出沒”系列的授權產品全年總銷售額已突破25億,製片人尚琳琳介紹衍生品類有3000多款,合作了超過200個授權商。[2]時隔八年,這個衍生品產值數字仍然比目前上映的任何一部“熊出沒”電影的單片票房都要高。這意味著IP的生命力不僅在銀幕之上,也在更廣闊的全產業鏈之中。恰如諸多奢侈品牌將好萊塢大片視作傳播力度最佳的頂級廣告片,當前一年一度的“熊出沒”系列電影或許也已經成為最有說服力的“熊出沒”衍生品廣告片,吸引著觀眾為更多IP產品買單。相應地,這些衍生品收入又促進了創作者對系列影片報以更大的熱情和專注,從而形成IP跨媒介的長久生命力。IP生命力就在這樣的互促中進入了良性迴圈。
結語:
“熊出沒”系列電影自上映以來便對觀眾有著精準定位,閤家歡導向下,影片主要針對的仍是適齡少年兒童,並以主題樂園、劇集、衍生品等多種形式不斷強化IP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結。在型別創新上,該系列“科幻五部曲”為國產動畫打造了動畫+科幻的參照樣本,著意打造科幻視覺圖景,探索型別融合的更多可能。在電影的內容生產上,該系列逐步嘗試角色轉變,敘事愈發嚴謹,主題表達也在不斷昇華。在市場影響力建構過程中,“熊出沒”以“影視+”模式實現IP的跨媒介聯動,最大限度延展IP的生命活力。即使依然存在細節刻畫上的不足,對當前的國產動畫電影而言也足以成為葆有IP生命力的範本,供後來者參詳。
往期精彩
▼▼▼
閱讀量:6.7W+
閱讀量:4.7W+
閱讀量:1.8W+
閱讀量:1.8W+
閱讀量:1.6W+
閱讀量:1.3W+
閱讀量:1.4W+
閱讀量:1.1W+
閱讀量:1.1W+
閱讀量:1.1W+
閱讀量:1.1W

掃碼關注《電影評論》
微訊號 : dianying2001
微博:電影雜誌MOVIE
點“在看”給電影君一朵小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