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人群裡放煙花的活爹,你可真刑”

2024年最後一天,杭州湖濱步行街上的跨年儀式,熱鬧非凡。
你可能看到這些氣球覺得好美。
又發現百花叢中一驚雷,更為壯觀。
但這濃墨重彩一幕出現後不久,一名李姓男子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了。

怎麼放個煙花也要被刑拘啊,帶著這樣的疑問,一群網友表示不同意。
說這種事批評教育就行,他也沒造成人身傷害。
而且他只有22歲,這麼逮捕會毀了他一生的。
說著說著這些網友情緒激烈。
開始質問,咱老祖宗5000年的傳統,怎麼到你這裡就變違法了。
於是不可避免地對警方陰陽怪氣。
說老一輩容不得年輕人狂歡。
說不查真正民生問題。
即使你想反駁一下,今日頭條評論區裡還是會嘲諷你:
“吃飯會噎死人,你們可勁查吧。”
就這樣,杭州綜合頻道短影片下3600多條評論裡,一邊倒的反諷。
彷彿制止密集人群裡燃放加特林的行為才有罪。
我不是很理解,這麼一個危害公共安全的人,怎麼成了民意代表。
關鍵問題就是22歲男子有沒有錯?
首先我們要知道人流量。
資料上,當時上城區這條湖濱步行街上峰值人流近9萬,累計人流超過27萬。
看看靜態一幕。
或者動態圖,就知道他身邊有多少人了。
足以用摩肩接踵來形容。
這時候他朝天放了一個加特林。
加特林還不是一般的煙花。
而是煙花裡的愛馬仕,射的高、射的猛,絢麗震撼,也一直是鬼火少年炸街的標配。
因為威力大,一般正規產品包裝上會提醒:“嚴禁手持”“務必到空曠地帶、遠離人群區域燃放”。

可這次李某在放加特林時,基本把違規操作都操作了一遍。


而且他放的加特林煙花,很快疑似點燃了上升的氣球。
隨後火苗和燃燒殘留物飛到一些人衣服上,落到一些建築上,即使不造成影響,也足夠讓人害怕。
整個過程裡,這名男子也不是沒機會中止行動。
因為在這之前,已經有不少路人勸阻他這麼做了。
他偏偏執意要做。
當時的情況,他也無從知曉氣球是氫氣球還是氦氣球的。
如果氫氣球被點燃,是很難精確知道它落到哪裡,那火勢更難掌控了。
就算拋開點燃氣球、點燃路人羽絨服這些事不談,光是人員密集場合放煙花,就容易引發騷動和恐慌,並可能帶來踩踏。
但對這些情況毫無顧慮的男子,被抓後面對路人拍攝,還比起了一個勝利手勢。
你看,當事人可把博眼球博到了極致:
密集人群;
不聽勸阻放煙花;

容易帶來火災;


極可能引發恐慌;
事後沒啥悔意……
基於如此明顯的主觀惡性,不少網友覺得他犯了危害公共安全罪未遂”。
當然最後怎麼判還得看日後通報。
目前來看,對他採取刑事強制措施非常合理。
然而不止杭州湖濱,很多城市的跨年活動都隱藏危機。
網友拍下了鄭州二七廣場跨年一幕,被加特林轟炸後氣球開始墜落。
氣球和火苗竄到了人身上,也竄到了電瓶車上。

好在警察叔叔們把明火迅速撲滅。
隨便翻翻短影片,你還會發現:
氣球本身夾帶著危險。
武漢一步行街上,氣球碰到電線,隨後爆燃。
信陽一商場的氫氣球爆燃,還灼傷了人。
那如果都是放氦氣球,就不會帶來火情嗎?
這時羽絨服損壞風險被提起。
短影片上一找一大把這種吐槽的帖子,他們表示在人群裡放煙火的人太過分了,燒了我的羽絨服不用賠嗎?
商家也無奈,煙花毀壞了我們乾洗的羽絨服,損失千元以上,結果找不到人賠。
所以你覺得一點點火苗你自己能控制得住嗎?
更何況很多人在博眼球。
好好的火苗甩倒了商場的外牆木質裝飾上。
或者橫在路中央,嚴重阻礙交通。
至於丟棄煙花,導致火花蹭壞路人汽車的情況就更多了。
就是這麼隨意。
後來路上不爽,就站上公交站臺。
注意看,最後一兩炮完全是射向了人群。
又後來,地面上人多不好放,那就搬到高處。
在高樓上拿著煙花對轟氣球。

就是這麼不顧鄰居安危,萬一你控制不住加特林,導致火苗竄到易燃物上呢。


這時候就不出意外地玩出事故了。
“你們一句浪漫的瘋子,凌晨4點半就跑山上放煙花。”
但在他們看來,社會危害遠遠沒有團隊耍酷重要。
那乾脆和小夥伴們攜“重炮”出場吧。
知道的知道你們在擾民,不知道的以為你們要帶上傢伙陪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了。
凡此種種事件裡,出事了,你們負得起責任嗎?
不,你們只會來一句狗屁“青春無悔”。
那即使一點明火也沒有,跨年儀式裡的危險性也不可以忽視。
遠的不說,近的在小紅書上。
一條1.8萬點贊、5000多評論的筆記記錄下這樣一幕。
溫州永珍城原本推出了倒計時專案,可人越來越多了。
博主開始緊張,她寫道:
“(晚上)11.35左右音樂開始停止,可是人越來越多,馬路全是人。11.40左右我開始不能隨自己心意行走,被人群推著走,開始呼吸困難。當時滿腦子梨泰院事件,真的很害怕。”
好在最後溫州印象城的跨年儀式取消了,情況沒有加劇。
所以,當外地網友抱怨溫州這座城市沒意思時,有沒有想過這反而是遊客們最感到欣慰的救命操作呢。
因為人擠人風險非常可怕。
也是網友拍的,商場放飛氣球后,他們擠得胸口疼。
更別說那些更大的城市,和更熱鬧的跨年儀式。
就是很多人會提到的梨泰院。
梨泰院是韓國著名商圈,位於首爾江北市中心的南山腳下,這裡有數不勝數的百貨商店、娛樂設施、餐廳和酒吧。
梨泰院裡有這樣一條小巷,它連線首爾地鐵6號線梨泰院站1號出口、主幹道梨泰院路、以及“世界美食街”。
於是這條長40米、寬3米的小巷成在萬聖節派對上,成為了人流最密集的地方。

不過這條小巷有些不一樣。
它狹窄,坡陡,地面還凹凸不平,容易扭腳跌倒。
而當時又出現了追星流言,很多人就在這小巷裡擠著,想去看看所謂的明星。
你推我我推你,像多米諾骨牌倒下;
又被更遠處的推力施壓,像疊羅漢一樣疊出好幾層人。
擠壓之中,一般人想擠開包圍自己的十人之力是很難的。
你就是想拉出一個人來都得使出九牛二虎之力。
要不就是爬到牆上、行道樹上,遠離路人。
否則即使你站著,不摔倒,也可能被擠壓致死。
總之踩踏擠壓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現窒息造成的創傷性心臟驟停。
窒息者如果5分鐘內沒有進行心肺復甦,那存活率就不到50%。
最後,這起2022年發生的梨泰院踩踏事故共造成159人死亡、196人受傷。
很多人會覺得現代社會離踩踏好像很遠,過去十年好像沒幾次大的踩踏事故。
其實很近。
資料上說每年發生4.2起人群踩踏致死事件,導致386人死亡。
而且一旦發生踩踏致死,還可能許多人跟著遭殃。

因為踩踏事故常發生於學校、車站、機場、廣場、球場等人員聚集的地方。
而我們也不可能不去這些地方。
那隻能自己不斷增強安全防範意識了。
畢竟生存本就是一項技能。
看到這裡,你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全世界這麼重視人群密集風險了。
因為這可能是最容易避免的意外了。
就像在人群裡放加特林,本可以避免;
就像人員聚集場合的踩踏,本可以避免。
基本是人禍啊。
文明社會,人命如此寶貴,大家很自然就意識到火熱的跨年比不上生命健康重要。
再說了,每天都可以過得像節日一樣美好絢爛。
那又何必讓自己上刀山下火海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