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哥華港灣
(微信ID:bcbaynews)
今年2月,當塔瑪拉·德弗里斯(Thamara DeVries)把位於愛德華王子島Wheatley River的全傢俱住宅鑰匙交給一戶家庭時,她原以為是租給一個四口之家。

但搬家不久後,德弗里斯接到電話,請她協助處理房子的熱水浴缸問題。
“我這才發現,住在屋裡的是一對父母和十個孩子,這完全不是我們當初約定的情況,”她告訴CBC新聞。
她說,這對夫婦證實這10個孩子都是他們親生的,並且全都住在房子裡。

德弗里斯立即聯絡了愛德華王子島監管與上訴委員會(IRAC),這是負責處理房東與租客糾紛的機構。
這起事件隨後演變為一場長達數月的驅逐鬥爭。她說,在法律程式拖延的同時,她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房子一點點遭到破壞。
> “整個過程可以說是極其痛苦、折磨人、令人筋疲力盡,”她說,“我們現在晚上都難以入睡,財務狀況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僅要支付律師費用,而且他們自4月以來一分錢房租也沒付。”
CBC新聞試圖前往該房屋採訪租客,但無人應門。

“心碎到極點”
德弗里斯最終根據IRAC政策向租客發出書面通知,表明她將進入房屋,並在警方協助下前往。
她表示,因在現場發現具有攻擊性的狗,她感到人身不安全,才請求警方在場。結果她看到的情況比想象中還要糟糕。
> “房子主樓的每扇門門框上都插滿了刀子——用來阻止我們進入房子,”她說。

> “我們必須拔掉這些刀、推開門,眼前所見簡直是一場災難。”

她說,房屋地下室已被改造成植物溫室,所有傢俱都被丟到屋外暴露在冬季嚴寒中,浴缸裡還有幾隻小貓。
> “傢俱沒了,全毀了;地板毀了;紗窗門和窗戶的紗網全被撕了;廚房完全被糟蹋;地毯骯髒不堪……熱水浴缸也壞了,後院看起來像垃圾場,”她回憶道。

> “那一刻,我真的心碎到了極點。”

在屋外,她說租客把後院改造成了農田,並在她家的水井上方傾倒了幾卡車糞肥。儘管她多次要求搬走,這堆糞肥依然未被清理。
> “到最後,我可能要承擔8萬加元的損失,律師費高得嚇人,精神壓力……遠超常人所能想象。”

驅逐命令遭上訴,程式遲緩
德弗里斯在5月底的聽證會上提交了房屋損毀照片和房租欠繳檔案。IRAC裁定租客需在7天內搬離。
但她說,租客提出上訴,聲稱他們無法在一週內找到住處,並指控租房市場對大家庭存在歧視。
> “說實話,我完全不明白這兩點跟我有什麼關係,”德弗里斯說。
根據IRAC檔案顯示,租客還申請退還房租共14,500加元,並要求精神損失賠償高達1,200萬加元。
但這項申請被駁回。一名IRAC住宅租賃官員寫道,租客“未能提出有效的房租退還請求,而我也沒有許可權考慮租客所稱的精神損害賠償要求。”
雙方的下一場聽證將以書面形式進行,雙方需在本週提交證據。目前尚不清楚何時會作出最終裁決。
> “現在讓我痛苦的,不是我缺乏證據,而是這個程式太慢、漏洞太多,而且有些人太懂得如何利用規則,”她說。
> “這一切讓我感到極大的不公正,整個過程並不公平。”

“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社群法律資訊組織(Community Legal Information)下屬“租房PEI”專案經理Rowen Gallant表示,在愛德華王子島,房東與租客之間的糾紛十分常見。
Gallant說,他們經常接到租客來電,諮詢租賃權利或在與房東關係惡化後尋求幫助。
他也指出,房東也應在一開始就清楚瞭解自己的責任。該機構為房東專門提供了一份指南。
> “這有助於你在問題發生之前就搞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他說。
他補充道,良好的溝通與關係建立對於預防與管理衝突至關重要。這一點對房東和租客都適用。
> “當雙方都清楚租賃法律的運作方式、知道自己的權利以及對彼此的責任時,這樣的關係才最有可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