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在社交媒體看到這樣一條留言:"面試官問我婚育計劃時,我多想反問:您兒子的人生也希望被陌生人操心嗎?"
因為你是女生,早點結婚對你好,不然到時候成了剩女;因為你是女生,找一個穩定工作上個班就行了,有空多照顧照顧家庭……
尤其女性,更容易被“社會時鐘”所束縛。
在電影《好東西》裡,王鐵梅根據自身實際寫了一篇單親媽媽的自述釋出到網上,卻收到了很多人的謾罵,“單親媽媽應該是很苦的,你憑什麼這麼瀟灑?”
你應該怎樣怎樣、你憑什麼的聲音,恰恰暴露了社會對女性角色的狹隘想象。
社會給女性設定了太多限制,可總有人選擇不給自己限制,勇敢一把。
前不久,我們收集了一些她們的故事。
丨ONLY,33歲丨
我從2017年985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就進入了一家外企做培訓相關工作,新員工培養,領導力培養……
2024年經歷了外企的“一波洗禮”,拿到了”讓人羨慕“的“N+6”之後開始陷入迷茫,不知道是否該堅持這麼多年的培訓工作。
中間經歷了很多次絕望和崩潰,也默默哭了很多次。但我想,這不是我的宿命,我應該振作起來,後來找到了求指導師幫我規劃梳理,成功入職了一家中國Top的民營企業,我在想,可能是那份熱愛與堅持讓我成功完成了“華麗轉身”。
工作外,我還是一名“野生導遊”,到現在已經走過9個國家80多個城市,迪拜、新加坡、馬來西亞、巴厘島、巴黎、瑞士、德國、義大利、濟州島、日本……
我喜歡去一個新鮮的國家和城市去記錄,去拍照,去品嚐美食,去感受文化。現在因為有了孩子時間精力有限,但依然會保持著每個月去探索一個新店的節奏,回來拼湊出精緻的九宮格照片記錄下工作之餘美美的自己。
周圍的人建議我去做自媒體,去發小紅書,但我一直沒行動,有時候只是想自己活得精彩和舒適一些吧。

丨月牙,25歲丨
在職場,我是一名戰略採購。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就像軍師一般,運籌帷幄,壓力如山,但每一次成功達成採購目標,成就感也滿滿地充實著內心。
我的另一面,是一個狂熱的徒步愛好者。
故事的起源,要從2023年夏天的一次旅行說起。
當時我報名了一個旅行團,忽視了行程安排的難度。第一天玩了漂流,到了晚上,得知第二天安排了一條古道徒步,全程12公里。
我當時心裡就犯嘀咕,這不是和軍訓似的嘛,連忙與相關方溝通協調,最後把路程改短,只走最精華的3公里。
即便如此,炎炎烈日下,沒走多遠大家就已經汗流浹背。中途在涼亭休息時,我甚至覺得這簡直不是旅行,而是磨難。但好在經過一片人工水潭,我們在那裡打水仗,盡情釋放著疲憊與壓力,那一瞬間,快樂又重新回到了我們身邊。
那次經歷後,我對徒步有了不一樣的感受,開始逐步嘗試專門的戶外線路。
早上乘坐大巴出發,直接到達徒步起點開始爬山。從最初走3公里都覺得累,到後來可以輕鬆走完18公里的疾速線,我的體能越來越好。
春天,我去賞浪漫的櫻花,發現新長的枝椏;夏天,我與水親密接觸,溯溪,槳板和皮划艇都是我的舒適區;秋日,我沉醉於水杉和池杉那斑斕的色彩,收集落葉製成書籤;冬天,我去看傲雪綻放的梅花,欣賞高海拔地區限定的落雪與霧凇。
在路上,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如今,經常有人問我是怎麼保持身材的,我總是笑著回答:週末去爬山呀!
工作面對巨大壓力時,我從徒步中汲取的堅持和耐力讓我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而在徒步的世界裡,我又能忘卻工作的煩惱,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丨霍輝,50歲丨
我叫霍輝,倒過來就是輝霍哦。
我是一位孩子媽,也是一個理工女,在一家車企任高階工程師。現在還有一個身份,是多個平臺的簽約作者。
理工生走上文學之路純屬巧合。多年以前,我的弟弟也喜歡寫作,他曾在網上發表過一些作品。
有一天,一位報社的編輯看到了他的網上作品,感覺不錯,就發郵件請他給報社投稿。
因為我和弟弟共用一臺電腦,自然我也看到了這封郵件,於是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把以前寫的三篇小作發給他,結果他說:“寫得很好啊!”居然三篇小作都發表了。
看見自己的文字變成了鉛字,我這才驚喜地發現,原來我還有寫作這方面的潛質。
直到現在,我都特別感謝這位未曾謀面的啟蒙老師。
在寫作過程中,我認識到更多優秀的人和有趣的靈魂。我得到了讀者的厚愛和共鳴,得到了編輯的指導與鼓勵,見識了更多的精彩人生,知道原來我的人生還有另外一種可能。
當然了,這其中有金錢的鼓勵。
我很幸運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幸福。
當我在職場遭遇中年危機,遭受不公的待遇,被領導批評、被PUA時,人生低谷處,是寫作療愈了我。

丨Percy,42歲丨
曾經我在北醫三院工作,身邊的人都在“躺平”,固定用一種思維方式夜以繼日,那時,我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危機性。
但我覺得人生需要開拓視野,不是隻有一種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於是,經過兩年的慎重考慮,疫情結束後,我選擇了辭職,去英國學習一年,現在在一家國際診所工作。
雖然我已經40歲了,但我還可以做很多事,還有未來15年,還可以重新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我能做的就是自救,獨自去原始森林徒步,大自然中找靈魂。
生活中孩子雖然會牽繫我一生,但不意味著他是我的全部,因為他有他的人生。

丨小豆,33歲丨
上學的時候從未想過,自己長大工作後會成為一名嚴肅的老師,而且作為學校為數不多的“年輕班主任”。
在叛逆且順杆爬的初中生裡,曾經想象的“和學生打成一片,甚至成為朋友”是不可能的。
現在只能成學生眼中一個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老師。
工作之外,連我的學生們可能也不會想到,他們眼中呆板的班主任其實內心也住著一個天馬行空的小女孩吧!
我仍舊喜歡看各種小說,從學生時代起,我就是好多作家的死忠粉,每當我沉浸在小說的精彩情節中,或者為作者大大的文筆折服驚豔,我都會忘記現實工作的無趣和不快。
想到這裡,想捂嘴偷笑,總覺得拋開工作,我也擁有一個很美好的不被他人干擾的世界。

結語
你可以永遠保持孩子心、可以永遠敢於探索、可以追求你感興趣的一切或是瞎折騰……無論你在職場中、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自己喜歡就好。
你大可以做一個不設限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