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暴重口味,真的太頂了

5個月前去戛納電影節,大部分參賽片都無聊,但到第四還是第五天,一部叫《The Substance》(某種物質)的片子引爆全場,那天放完臨近午夜,從電影宮出來,我蹲在路邊,用微博記錄下澎湃的心情:‍‍‍‍‍‍‍‍‍‍‍‍‍‍‍‍‍‍‍‍‍‍‍‍‍‍‍‍‍‍‍‍‍‍‍‍‍‍‍‍‍‍‍‍‍‍‍‍‍‍‍‍‍‍‍‍‍‍‍‍‍‍‍‍‍‍‍‍‍‍‍‍‍‍‍‍
這位叫科拉莉•法爾雅的法國女導演沒拿出什麼特別新的主題,但她把形式拉到了極致——極致就是風格。
我知道這麼說很吊人胃口,但哥實在沒忍住,最後舞臺上那一幕我真有種缺氧窒息錯覺。‍‍‍‍‍‍‍‍‍‍‍‍‍‍‍‍‍‍‍‍‍‍‍‍‍‍‍‍‍‍‍‍‍‍‍‍‍‍‍‍‍‍‍‍‍‍‍‍‍‍‍‍‍‍‍‍‍
不過事先宣告,以上純個人主觀感受,可能前幾天戛納片子太平庸,突然來了部扎眼的興奮過度,如果放小螢幕看,爽感會打些折扣,大銀幕實在太頂了。‍‍‍‍‍‍‍‍‍‍‍‍‍‍‍‍‍‍‍‍‍‍‍‍‍‍‍‍‍
時隔五個月終於出了高畫質支援(上個月那版是AI修復過的槍版),可以開聊啦。‍‍‍‍‍‍‍‍‍‍‍‍‍‍‍‍‍‍‍‍‍‍‍‍‍‍‍‍
伊麗莎白•斯派克曾是圈內頂流,終於奮鬥出一個星光大道上金燦燦的銘牌,那是業界地位的象徵。‍‍‍‍‍‍‍‍‍‍‍‍‍‍‍‍‍‍‍‍‍‍‍‍‍‍‍‍‍‍‍‍‍‍‍‍‍‍‍‍‍‍‍‍‍‍‍‍‍‍‍‍‍‍‍‍‍‍‍‍‍‍‍‍‍‍‍‍‍‍‍‍‍‍‍‍‍‍‍‍‍‍‍‍‍‍‍‍‍‍‍‍‍‍‍‍‍‍‍
然而多年過去伊麗莎白人老色衰,只能在早間節目裡當領舞,鏡頭裡的她看上去仍然活力四射,但對娛樂圈來說,她已經老了
這天是伊麗莎白的生日,節目錄制完畢,經過的人紛紛送上祝賀,下面的場景配色構圖很庫布里克。‍‍‍‍‍‍‍‍‍‍‍‍‍‍‍‍‍‍‍‍‍‍‍‍‍‍‍‍‍
女衛生間在打掃,伊麗莎白看男間沒人想臨時用一下,沒一會兒製片人哈維進來,導演用了近距離畸變鏡頭,他名字叫“哈維”,擺明噁心哈維•韋恩斯坦

哈維在電話中大聲說伊麗莎白老得像個古董,我們需要新鮮血液!‍‍‍‍‍‍‍‍‍‍‍‍‍‍‍‍‍‍‍‍‍‍‍‍‍‍‍‍‍‍‍‍‍‍

哈維走後伊麗莎白攬鏡自悲,她知道自己out了,

“老”這個字,是娛樂圈的斷頭臺。

恍惚間伊麗莎白經歷一場慘烈車禍,醫院的英俊男護士說話很詭異。‍‍‍‍‍‍‍‍‍‍‍‍‍‍‍‍‍‍‍‍‍‍‍‍‍‍‍‍‍‍‍‍‍‍‍‍‍‍‍‍‍‍‍‍‍‍‍‍‍
出門後她在衣服兜裡發現一個隨身碟(明顯是帥小夥放的),紙條上寫:它改變了我的生活。‍‍‍‍‍‍‍‍‍‍‍‍‍‍‍‍‍‍‍‍
神秘影片裡承諾,可以用黑科技生成一個“更好的自己”,那個新人也是你,You are one,這是片中最重要的一個設定。‍‍‍‍‍‍‍‍‍‍‍‍‍‍‍‍‍‍‍‍‍‍‍‍‍‍‍‍‍‍‍‍‍‍‍‍‍‍‍‍‍‍‍‍‍‍‍‍‍‍‍
伊麗莎白以為是電信詐騙,隨手把隨身碟扔進垃圾箱。‍‍‍‍‍‍‍‍‍‍‍‍
但種子已開始發芽,伊麗莎白受不了無人問津的生活,連去酒吧都沒人搭訕了,回到家想起過去的黃金歲月,多麼想再重新來過。
其實伊麗莎白已賺到足夠的錢,為什麼不過平常日子呢?因為她的滿足閾值太高了,由奢入儉難,當你習慣眾星捧月的明星生活,突然“普通”了心理落差太大,在普通人眼中很富足的生活,對伊麗莎白來說簡直生不如死。
隨身碟背後有電話號碼,伊麗莎白打去想訂購“換新服務”,根據指示到一個純白房間,從503號櫃拿出紙箱。‍‍‍‍‍‍‍‍‍‍‍‍‍‍‍‍‍‍‍‍‍‍
箱子裡有傻瓜式流程指導,具體是醬紫:先打一管綠色啟用液,分裂出另一個自己,每次只能有一個人“活著”,另外那個靠營養液維持生命,每七天必須輪換一次。‍‍‍‍‍‍‍‍‍‍‍‍‍‍‍‍‍‍‍‍‍‍‍‍‍‍‍‍‍‍‍‍‍‍
分裂出的“新人”從本體抽取夠7天用的穩定液,每天打一次,只有保持七天一輪換的規律,本體才能穩定生成足夠穩定液。‍‍‍‍‍‍‍‍‍‍‍‍‍‍‍‍
你也許已經看出問題,這個換體遊戲的成立依賴於新人的“自律”,無論玩得多爽7天后必須休眠互換,否則後果自負。
晚上伊麗莎白做了好一頓思想建設,艹幹了!‍‍‍‍‍‍‍‍‍‍‍
注射綠色啟用液後,伊麗莎白的脊柱裂開,從中分裂出一個年輕的“我”。‍‍‍‍‍‍‍‍‍‍‍‍‍‍‍‍‍‍‍‍‍‍
片中的瑪格麗特•庫里美若天仙,有大量正面全裸鏡頭,不過幕後花絮提到其實後期修飾過,效果太特麼逼真了。
新人叫自己“蘇”,恍惚片刻明白了換體模式,這裡必須再強調一遍設定:兩個人是一個人,但從分裂的剎那起,會有各自的獨立記憶。‍‍‍‍‍‍‍‍‍‍‍‍‍‍‍‍‍‍‍‍‍‍‍‍‍‍‍‍‍‍‍‍‍‍‍‍‍‍‍‍‍‍‍‍‍‍‍‍‍‍‍‍‍‍‍‍‍‍‍‍‍‍‍‍‍‍‍‍‍‍‍‍‍‍‍‍‍‍‍‍‍‍‍‍
蘇從伊麗莎白體內抽取七天用的穩定液,然後一整週便能出去放飛自我了。‍‍‍‍‍‍‍‍‍‍‍‍‍‍‍‍‍‍‍‍‍‍
下面劇情順理成章,蘇用無敵的青春美貌迅速征服製片人哈維,接班人找到了!立刻安排宣傳攻勢,她會是下一代的頂流偶像。
這種鏡頭視角明顯是表現並批判“男性凝視”,得虧是個女導演,以現在的輿論環境,絕對沒有男導演敢用類似鏡頭,否則分分鐘被扣上厭女的帽子。‍‍‍‍‍‍‍‍‍‍‍‍‍‍‍‍‍
蘇迅速成為業界寵兒,甚至有機會在新年夜晚會上表演,她慢慢開始看不上伊麗莎白,我每週行程滿滿忙得雞飛狗跳,下一週你卻在家看保健品廣告?‍‍‍‍‍‍‍‍‍‍‍‍‍‍‍‍‍‍‍‍‍‍‍‍‍‍‍‍‍‍‍‍‍‍‍
貪婪是逐漸加碼的。
直到有一天,蘇泡上個小鮮肉,剛要雲雨時限卻到了,蘇把心一橫,超幾個小時應該沒問題,於是又抽了一管穩定液,反正伊麗莎白也沒什麼正經事。‍‍‍‍‍‍‍‍‍‍‍‍‍‍‍‍‍‍‍‍‍‍‍‍‍‍‍‍‍‍‍‍‍‍‍‍‍‍‍‍‍‍‍‍‍‍‍‍
這個小任性的後果全由伊麗莎白承擔,食指迅速衰老腐壞,這還只是超幾小時,她立刻打電話給客服,客服說得很強硬:你就是她,後果不可逆。‍‍‍‍‍‍‍‍‍‍‍‍‍‍‍‍‍‍‍‍‍‍‍‍‍‍‍‍‍‍‍‍‍‍‍‍‍‍‍‍‍‍
伊麗莎白決定教訓一下蘇,天天在家暴飲暴食,蘇上節目時突覺腹中不適,竟然從肚臍裡拽出一個大雞腿,咦~‍‍‍‍‍‍‍‍‍‍
從此兩邊陷入互殺,蘇從幾小時延長到幾天,反正抽一管穩定液就搞定,等伊麗莎白再醒來,自己半邊兒身子已老朽不堪。‍‍‍‍‍‍‍‍‍‍‍‍‍‍‍‍
下面一週蘇變本加厲,抽死你個老巫婆,她完全忘了倆人是一體的,直到抽無可抽才罷手,等伊麗莎白再醒來自己已不成人形,我一度以為這樣就到頭了,化妝術很NB。‍‍‍‍‍‍‍‍‍‍‍‍‍‍‍‍‍‍‍‍‍‍‍‍‍‍‍‍‍‍‍‍‍‍‍‍‍‍‍
伊麗莎白打電話給客服,只要把一管黑色液體注入蘇體內,一切就結束了,但她餘生都將以此面目示人,不可逆轉。‍‍‍‍‍‍‍‍‍‍‍‍‍‍‍‍‍‍‍‍‍
液體打到一半伊麗莎白後悔,蘇的感受其實也是她的感受,她捨不得聚光燈下的榮耀,看到這兒真覺得又可憐又可悲。‍‍‍‍‍‍‍‍‍‍‍‍‍‍‍‍‍‍‍‍‍‍
蘇知道伊麗莎白要下殺手怒不可遏,活活將本體打死,畫風相當血腥。‍‍‍‍‍‍‍‍‍‍‍‍‍‍‍‍‍‍‍‍‍‍‍‍‍
新年夜晚會要到了,這是蘇一生最重要的時刻,萬一沒事呢,但準備階段便出了岔子,先是流鼻血,然後掉牙齒,然後指甲耳朵,蘇驚恐不堪找理由跑回家,陷入癲狂,要再分裂出一個更好的自己,於是注射了綠色啟用液。
下面這一幕…..還是不放正面圖片了,哥也算看過不少重口味cult片,比如《怪形》、《蒼蠅》什麼的,《某種物質》是最狂的,把身體恐怖發揮到極致,我想不出還能有什麼提升空間,伊麗莎白+蘇,合體成一個怪物。
怪物穿上為今晚精心準備的裙子,然後掛上伊麗莎白的相片。
轉播舞臺上,上演了大號版《魔女嘉莉》,加上《2001太空漫遊》的磅礴音樂,這段戲非常過火,完全剝離掉現實邏輯,我覺得是對的,要玩就玩到頂,導演把現代娛樂業比喻成一輛只有油門的跑車,毀滅吧毀滅!
怪物炸成了一灘爛泥(其實本來也是),伊麗莎白艱難爬到星光大道自己的名字上,我艹這個call back真特麼牛,還順便致敬了《月球旅行記》😂
《某種物質》肯定是帶著些女權色彩,片中男人沒一個好東西,但並不止於此,它是對整個現代娛樂工業的批判,現實沒這麼誇張核心卻是清晰的:人被關注度流量扭曲異化,想想那些為變美而整形上癮的明星,不就是伊麗莎白和蘇嗎?
電影只負責提出問題,這事兒有解決方案嗎?
我覺得沒有。
人類天生是看臉的生物,內在美當然好但它不直觀啊,而臉好不好看一秒有結論,無論哪個國家的娛樂圈,絕大多數都是漂亮皮囊扎堆,這是觀眾用腳投出來的。
所以,流量對人的精神扭曲,無解,好萊塢從四、五十年代就在反思這種現象,結果越反思越糟糕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更加劇了異化,角兒們臺上臺下時時刻刻處於表演狀態,我一位娛記朋友曾說過一句很尖銳的評語:“明星都不是人”。‍‍‍‍‍‍‍‍‍‍‍‍‍‍‍‍‍‍‍‍‍‍‍‍‍‍‍‍‍‍‍‍‍‍‍‍‍‍‍‍‍‍‍‍‍‍‍‍‍‍‍‍‍‍‍‍‍‍‍‍‍‍‍‍‍‍‍‍‍‍‍‍

我能想到的辦法是:遠離娛樂圈珍愛生命,那些能瞬間帶來巨大聲譽的東西,也會同比例毀掉你。
這肯定會是我的年度十大佳片,還有大量細節沒講到,下期嘮嗑節目值得好好嘮嘮,所以沒看的同學,趕緊去看!‍‍‍‍‍‍‍‍‍
收工。
今天推點兒好吃噠,兩個是同一品牌,都是有很多肉!先是“黑豬午餐肉”,肉量足而且是獨立包裝,每片40g很瓷實,控油控鹽晚上餓了一片足矣,價格友好;再就是“黑豬肉小籠包”,蒸、煎、微波都可以,哎呀我又流口水了,太好吃了!不次於樓下買的現包,兩個產品價格都友好,五星推薦!(次條有詳細介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