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天氣一點一點熱起來,香港的泳季就要來了。
最近,港府還特意表示準備要嚴查無牌救生員了!
(圖:星島頭條)
3月6日,食環署發言人表示,計劃從今年泳季起採取措施,加強防範和打擊私人泳池聘用不合資格救生員當值的違規情況。
具體來說就是食環署會加強巡查,在每月突擊巡查中會查驗當值救生員的身份,向中國香港拯溺總會核實救生章的有效性,以確保當值救生員是真正的持證上崗。
(圖:香港電臺)
除了一般的巡查外,食環署在泳季期間會靈活調配人手,分析投訴個案資料,制定目標名單進行重點巡查,如果被抓到有問題,港府就會立即採取行動,包括要求關閉泳池、向持牌人發出警告甚至報警提出檢控。

(圖:香港商報)
看上去好像只是針對即將到來的泳季在例行公事,沒什麼特別的。
但!這事和去年11月港媒爆出的猛料可以說是密切相關!

假救援真溺斃!
按照香港的規定,要成為私人泳池救生員,需要同時獲得中國香港拯溺總會的拯溺銅章和指定機構的急救證書才能上崗。

(圖:香港01)
但要是說救生員是無證上崗,甚至都不會游泳呢?

(圖:香港01)
2024年11月,香港私人泳池聘用假救生員的事情被媒體曝光。
甚至有的私人泳池裡的5個救生員全都是假的!

(圖:香港01)
隨著媒體的深入,有業內人士甚至爆出了香港許多私人泳池都存在聘用假救生員的情況,甚至已經是行內公開的秘密。
因為救生員的流失率很高,所以很多泳池公司會將招聘救生員這件事外包出去,讓中介來負責此事。

(圖:東網)
本來也就是正常收點中介費,但這樣來錢還是太慢了,一些中介為了節省成本就會為偽造證件,根本不在乎他們會不會游泳或者救人。
不少中介甚至直接在社交媒體上招聘救生員時表示無需相關證件。

(圖:網路)
中介製造假證的渠道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網購平臺上買的,像姓名、照片、編號都可以造假。
還有做得真一點的是直接取用持牌救生員的編號和姓名,只將照片更改為假救生員的照片。

(圖:香港01)
業界人士稱雖不知道假救生員的具體數量,但估計至少都有100張假救生員證!

(圖:香港01)
那麼泳池公司知不知道這事呢?
部分泳池公司是知道並默許的態度,畢竟聘用假救生員花的錢更少。
像持牌救生員是80至100元時薪,假救生員的時薪則是50至60元,以每個泳池符合規例至少兩名救生員計算,2名假救生員一天工作12小時,能省下1000多元。

(圖:TVB)
錢是省下了,但風險也就變大了,畢竟真有人溺水時沒人能救!
2023年時香港還因為這事鬧出過人命。

(圖:香港01)
當時泳池因為刮颱風沒有開放,一名假救生員正在清理泳池內的樹枝,結果突發意外倒在泳池內不省人事,最終送院後不治身亡。
下不下水都注意!
雖說港府目前也在嚴查假救生員,但我們自身提高安全意識同樣至關重要。
溺水這樣的情況發生得快速又突然,2分鐘就可能窒息,4-6分鐘就可能發生溺亡,同時溺水可能是無聲的,並不伴隨大喊大叫也增加了及時發現的難度。
比如在挑選擁有場所時,大家就可以選擇港府下轄的公眾游泳池或公眾海灘。

(圖:康文署)
畢竟政府下轄的泳池,救生員的可信度那還是很高的。
像港府下轄的觀塘游泳池及中山紀念公園游泳池還加裝了AI遇溺偵測系統,目前仍在試行當中,如果效果好的話還會應用到其他公眾泳池。

(圖:香港01)
在下水前一定要掌握相關安全知識,比如游泳前的熱身運動、吃飽後不能立即游泳等。

(圖:康文署)
如果是家長陪同孩子前往游泳的話,一定要做好看護。
特別是4歲以下的幼兒,還有可能發生在家中臉盆、水缸、浴池等蓄水容器容易發生溺水的情況。

(圖:抖音@紅星新聞)
當然了,如果大家實在擔心安全問題,最安全的做法是像通仔一樣當只“旱鴨子”!
不下水直接100%規避溺水風險!(開玩笑的)

總之,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