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rX的醫學江湖|來源:DrX說(ID:drxshuo)
男孩被送來時,已經出現血壓下降、意識不清等症狀,雖然立刻安排了高流量給氧和腎上腺素注射,但伴隨著心臟驟停,最終還是沒能搶救回這年幼的生命,而這一切的竟來源於一場家庭聚會。
時間回到四年前,那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男孩跟著爸爸媽媽回到農村的外婆家,一家團聚,十分開心。
午飯過後,外公拿著月餅,喊正在院子裡玩耍的男孩過來吃。月餅是蛋黃餡的,很好吃。男孩跑過來剛剛準備吃,被媽媽攔住。
媽媽解釋稱,孩子對蛋類和奶製品過敏,不能給孩子吃。
外公沒說什麼,一旁的嫂子突然站了過來:“以前的孩子沒這麼金貴,我們以前那會不是什麼都吃?”
男孩母親笑笑沒說什麼,畢竟對方是自己嫂子,她也不好反駁什麼。
男孩跑回到院子裡繼續玩耍,期間男孩和家裡的大人說過嘴巴癢,但大人們都忙著打牌,沒當回事。
又過去了十分鐘,男孩蹲在地上,說自己肚子疼。男孩媽媽過來了,以為兒子和平常一樣,只是要上廁所了,就帶著孩子去了後院的衛生間。
幾分鐘過去,前院的牌局還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男孩的媽媽突然神情焦急地抱著兒子衝了過來,只見男孩眼皮發腫,身上起滿了密密麻麻的疹子。
一家人都慌了神,他們不知道孩子這是怎麼了,此時男孩已經開始抽搐、嘔吐,臉色明顯不對。
可能是母子連心,也可能是一直在兒子身邊,男孩母親第一反應兒子這是食物過敏了。
其實,在離家兩公里遠的地方就是他們鎮的中心醫院,男孩父親當即決定開車帶兒子過去。
此時,嫂子不知道又從哪裡鑽了出來,說:“那個鎮衛生院條件不行,我上次感冒在那搞了好幾天都沒好,最好還是去市裡的醫院。”
一聽也有道理,於是抱著男孩就往我們醫院趕。因為那天大家都在過節,所以路上不怎麼堵,平時需要用50分鐘的路程,男孩父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
當天是我值班,因為過節的原因,平日裡嘈雜的醫院裡顯得有點冷清。護士跑來喊我的時候,我還在想著後天休息時帶著孩子們去哪玩。
見到男孩的時候,他的面部、口腔、唇部和咽部全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水腫,呼吸明顯困難,鼻充血,神志不清。
查體後發現,男孩血壓下降,雙肺可聞及哮鳴音。綜合男孩母親的描述,我也懷疑是食物過敏,因為他的症狀很可能是過敏反應中最嚴重的過敏性休克,一刻也耽誤不得,立刻準備搶救。
為了保持氣道通暢,改善他缺氧症狀和改善休克症狀,隨即將男孩的頭胸部和下肢抬高,並安排心電與血氧飽和度等監測。
過敏性休克搶救的第一步,就是去除過敏原。我詢問在場的男孩家人,他到底是吃了什麼過敏,結果沒人知道。
管不了那麼多了,救命要緊,安排同事給他高流量吸氧並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因為休克病人的血管不好找,通常會因為等待血管通路的建議,耽誤腎上腺素應用的最好時機,再加上腎上腺素是過敏性休克搶救的首選藥,所以決定馬上使用腎上腺素。
爸爸媽媽抱著男孩冰冷的屍體,外婆癱倒在地上,外公楞在原地,我強忍著情緒不知道該怎麼和他們說男孩已經臨床死亡了。
幾個月後,我聽當時一同參與搶救的護士說,男孩的母親已經找了律師,準備起訴自己的嫂子。
“你還不知道啊?那家人後來發現那個小男孩的過敏,是因為男孩嬸嬸(男孩媽媽的嫂子)偷偷給他喝了純牛奶導致的。”
頓時覺得後背發涼,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件事這個人。當時男孩發生過敏後,父親要帶男孩去鎮衛生院,男孩嬸嬸卻說那裡不行,我就覺得這件事有蹊蹺,只是沒證據也不好說什麼。
現在結合這些,我真的不敢細想。不過這些也給我們敲響警鐘:
因為食物過敏起病急、很容易誘發嚴重過敏反應與過敏性休克,但凡耽誤一會就可能造成死亡。當時男孩爸爸如果能堅持帶孩子去最近的醫院,男孩有很大希望生還,只是現在說什麼都沒用了。
比如奶和奶製品、蛋類、甲殼類(蝦和螃蟹等)、魚類、大豆、花生、堅果和小麥等,都可以引發過敏反應。
另外,嚴重的食物過敏搶救黃金期只有半個小時甚至幾分鐘。
所以必須要在窒息或休克發生前,注射腎上腺素搶救。因此,及時識別診斷出過敏顯得尤為重要,家長在發現或懷疑孩子發生食物過敏後,一定不要猶豫,馬上帶著孩子去最近的醫院或者撥打急救電話,並向醫生說明攝入的食物種類、攝入量與時間、有無其他過敏性疾病、症狀什麼時候出現的等!
最後,有些家長分不清孩子到底是食物過敏還是食物不耐受,從而耽誤病情。
這裡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食物過敏一般會有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和皮膚瘙癢等皮膚黏膜症狀;噁心、腹瀉和腹痛等消化道症狀;喉頭水腫與哮喘等呼吸道症狀。
而食物不耐受一般不會出現這些症狀,食物不耐受是某種食物吃得越多就越不舒服,不像食物過敏不管吃多少都會不舒服。
微信改版,做到以下三步
★星標★點一點,我們每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