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的問題和時間的力量

我在 2017 年結合自身經歷寫過一篇短文《談談牙齒問題》,從釋出到現在已經過去 8 年多了。
偶然在公眾號後臺還看到有讀者對這篇文章的反饋資訊,我點進去看了一下,發現這篇文章累計收到 400 多條留言,還在持續增加。以前公眾號對留言有限制,只能放出來 50 條還是 100 條來著?所以,一般我把留言放到上限,後續的留言就沒精力和耐心看完。
這次因為新留言,我對後臺的留言都看了一遍,引起了我的一點感慨,8 年的時間,讓我感受到了時間的力量。
首先說一下我的情況:
洗牙之後,我的牙齦恢復得特別快,甚至讓醫生都有些出於意料。為什麼能如此,沒有合理解釋。這個事情肯定因人而異。
我後續拔掉了兩顆智齒。最後一顆阻生齒足足拔了四個小時的時間,但總算最後搞定。從此消除了智齒的隱患。
然後是在新冠封控期間我做了牙齒矯正,到現在已經接近尾聲。雖然最後這兩年有些強弩之末,對戴牙套沒有那麼強的依從性。但總體而言,依然是有正向的收益。
開始進行矯正後,對更關注自己的牙齒總體健康,更規律的使用牙線,更重要的是,要定期和牙醫見面,及時發現潛在的口腔隱患。
我不是隻空口而言,我實際採取了行動,並且從實際經歷中獲取了具體經驗
我當時說,這是對自己健康最好的一筆投資,不知道有多少讀者聽進去並且採取了行動。如果你也有所行動,那麼祝賀你,不會虧。
牙齒是人體最為堅硬的組成部分,因此更容易被儲存。我們熟悉的很多關於人類歷史的重大發現,都是從牙齒化石開始的。
牙齒,包含著太多關於生活的細節資訊。但現代人的牙齒也很脆弱,如果沒有足夠的關注,會引發齲齒,會引起牙周炎,牙齒會脫落,影響生活質量,危害身體健康。
回顧這些留言,有不少人當時對牙齒有認識誤區,經濟上有顧慮,也有人已經採取了行動,或即將採取行動。
當時擔心費用支出的朋友,如果當時果斷一點,其實這麼多年過去,當初那點投入,攤薄到 8 年,成本已經很低了。就怕的是,現在依然在觀望。
八年前,還需推廣對電動牙刷的認識,現在,電動牙刷已經被廣泛接受,並且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當然,也包括水牙線這樣的產品。
如今還有很多人有錯誤的認識:剛剛 20 多歲,30 多歲,就覺得如果做牙齒矯正「太晚了」。負責任的告訴你,40 歲,50 歲,都不算晚。
從那篇文章以後,我又陸續寫過不少關於牙齒健康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成功地說服了一些讀者採取行動,他們到現在,應該慶幸當時相信了我所普及的觀點吧。
普及有價值的專業知識,不一定必須要由專業人士來做。從患者,從有親身經歷的患者角度,也可以做到。
如果連基本的認識都不具備,肯定不會付諸於行動。只有認識,不採取行動,也沒什麼價值。在我這裡看到一些資訊線索,提高了自己的認識,然後採取了行動。那麼,我要為你鼓掌。👏
如果有什麼可以證明時間的力量,這個過程,就可以算作一個小小的例子。
對關注這個公眾號的諸多讀者而言,改變自己的牙齒健康,最好的時間是 8 年前。第二好的時間,是現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