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改開”,會來麼?

本文是圓方的第1058篇原創
(點選標題下方小耳機標誌可收聽音訊)
01
1978年12月13日,在即將閉幕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做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在講話中,有這麼一段話振聾發聵:
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現象就產生了。
思想一僵化,條條、框框就多起來了。比如說,加強黨的領導,變成了黨去包辦一切、干預一切;實行一元化領導,變成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堅持中央的統一領導,變成了“一切統一口徑”。違反中央政策根本原則的“土政策”要反對,但是也有的“土政策”確是從實際出發的,是得到群眾擁護的。這些正確政策現在往往也受到指責,因為它“不合統一口徑”。
思想一僵化,隨風倒的現象就多起來了。不講黨性,不講原則,說話做事看來頭、看風向,滿以為這樣不會犯錯誤。其實隨風倒本身就是一個違反共產黨員黨性的大錯誤。獨立思考,敢想、敢說、敢做,固然也難免犯錯誤,但那是錯在明處,容易糾正。
思想一僵化,不從實際出發的本本主義也就嚴重起來了。書上沒有的,檔案上沒有的,領導人沒有講過的,就不敢多說一句話,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轉。把對上級負責和對人民負責對立起來。
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幹部和群眾的思想,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
02
很長時間,都把十一屆三中全會,當做“改革開放”的起點,不過實際上,十一屆三中全會更多講的是改革,而“開放”的到來,是在更晚一些時候。
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不久,1979年4月,在中央召開的專門討論經濟建設的工作會議上,廣東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向鄧小平彙報時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權力,讓廣東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有較多的自主權和機動條件,允許在毗鄰港澳的深圳和珠海以及屬於重要僑鄉的汕頭舉辦出口加工區。
1979年7月15日,中央、國務院以中發〔1979〕50號檔案批轉了廣東、福建的報告,決定廣東、福建兩省實行 “特殊政策、靈活措施”,批准舉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4個經濟特區。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決定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省的廈門設定經濟特區。

至此,中國開放的大門才算正式推開……了一條門縫。

畢竟,被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浦東新區”的開放,要到十年之後了。
1990 年 4 月 18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宣佈開發開放上海浦東,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

03
不過說“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改革開放的標誌,也沒錯。
因為,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地停止使用 “以階級鬥爭為綱” 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這是一種根本性的理念轉變,為後續經濟體制等一系列改革開闢了道路。
而思想的解放是對外開放的前提,只有打破了過去封閉、僵化的觀念,才能以開放的心態看待外部世界。當人們開始擺脫 “左” 傾思想的禁錮,就為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等打開了思想之門。
如果沒有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就無從談起。
04
在二零二四年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就對外開放作了專門部署。突出強調:
要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明確提出以開放促改革,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出擴大自主開放和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有序擴大我國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對外開放。
而在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提質增效和擴大改革任務授權,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服務業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

這都讓我們對於2025,中國會變成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

05

那“更加開放”的中國,在圓方眼中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一、有沒有可能在美國愈加保守封閉的趨勢下,中國把開放的大門打的更開一些,針對人均GDP1萬美元的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在72小時(現在改為10天)免籤的基礎上延伸到30天甚至100天免籤,吸引全球投資者來華。
二,有沒有可能,

鼓勵中國人多出國交流,特別是體制內的“公務人員”,把廳級以下,或者就處級以下,甚至就科級以下公務人員,事業單位人員,國企人員的護照發還給個人,鼓勵大家多出去轉轉。

三、有沒有可能在一些城市,或者就部分割槽,甚至部分樓宇和產業園也行,放開網際網路限制,便於來華的外國人,和做出海生意的中國人可以便利交流。
讓國外人多走進來,讓中國人多走出去,讓彼此的交流更通暢。如果能做到這些,或許就算得上是第二次“改革開放”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