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闖入地鐵站,不睡覺啊??

還記得兩個月前
我和翠勇從雲南出差回來
晚上11點左右落地天府機場
本來想拼命趕上最後一班地鐵
結果在機場狂奔也遺憾錯過
錯過末班地鐵的心情
就像錯過摯愛
還沒說出挽留的臺詞
只剩自己留在原地對著空氣練習擁抱
還記得當時我們拼車的司機告訴我們
現在地鐵停運了沒得選了
只能選他了
地鐵停運也是
黑車司機身價漲上去的分界線
當時真的恨不得地鐵
24小時都給我運轉著
這就是城市人的宿命
一旦習慣了地鐵的便捷
就很難戒掉了啊
特別是在冬天
情願在地鐵上擠哭
也不想在網約臭車上笑啊
地鐵為何不能24小時運轉?
這一話題我們關注已久
這次我們收到成都地鐵的邀請
探訪關門後的地鐵站
這我可來了興致了
晚上11點爬出被窩
趕到了深夜的韋家碾地鐵站
皓白的月亮掛在了天邊
我的心也飄在了鐵軌邊
第一次看到地鐵關門後的世界
怎麼還是那麼忙啊?
凌晨12點
我們跟隨地鐵觀察團的腳步走入地鐵站
原來下班後的地鐵
就是一個巨大的空調房
空蕩涼快
但怎麼工作人員還是那麼忙
每個人都像沒有瞌睡一樣在狠狠幹活?
自助售票機旁

一位工作人員正快速清點回收票款並補充車票

檢修人員拆解機器進行檢查保養

每臺機器日均處理數千張票卡,

齒輪間隙必須嚴格控制在毫米精度內。

站區副站區長鍾武靜介紹

全站18臺自助售票機需根據檢修計劃輪番維護

車站控制室內

兩名工作人員緊盯著大螢幕

隨時在進行排程

站在他們身邊

我有一個強烈的感受:

在地鐵站工作

真的好難摸魚啊

閘機檢修人員

需反覆測試開合動作二三十次
保潔員細緻清潔高頻使用的衛生間、樓梯
遮蔽門每日上百次執行
檢修工正爭分奪秒測試靈敏度
值班站長緊盯施工系統
確保軌行區精準作業

韋家碾站展示的只是地鐵站檢修作業的縮影,

鍾武靜介紹道

每晚停運後成都地鐵全線網423座車站

電扶梯、AFC檢修工等專業上千名工作人員同步投入檢修。

他們必須在4個小時內完成數萬項檢修任務

為次日安全運營築牢根基。

上述的話我理解了一下
原來下班後的地鐵不是和我們想的那般
熄燈睡覺了
而是在不分晝夜把活幹
本來覺得B1已經夠忙碌了
沒想到
B2才是在真正的高強度作業
在地鐵隧道里行走
才明白什麼叫“踏破鐵鞋”
凌晨100
我們下到了軌行區
天菩薩
第一次看到沒有地鐵的軌道
我像誤闖進好萊塢拍攝現場
腳下的軌道縱橫
我生怕哪一腳叉錯了
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能走的地方
向前向後看
都感覺這條隧道看不到盡頭
此時耳邊出來工作人員的聲音——
軌行區是夜間檢修的主場
涉及多個高難度、高精度作業,必須全線停運斷電。
鍾武靜介紹
晚有6個專業組在這一區間作業
工務檢修工侯正楊帶領著團隊
測量軌距、校準軌道高低與方向
今晚至少要完成400軌道線路檢查及維修
1號線線路鋪軌里程長達81公里
全線數十萬個工務裝置零部件需要逐項檢查
環顧四周
各崗位工種檢修人員就像一群“醫生”
拿著專業的工器具
對每一個部位仔細檢查與修理
把脈問診
最終消除每一處可能存在的隱患
接觸網檢修工胡謹宇用雷射測量儀精確測量定位引數
雙接觸線與軌平面高度正負誤差需控制在毫米級
否則會影響受電弓取流。
他們要在4米高的梯上檢查擦拭絕緣子
500米內以規定力矩緊固近1300顆螺栓
樣的接觸網檢修工
每晚200

訊號檢修工曾鑫徒步了2公里
檢查道岔轉轍機、緊固螺、排查配線
當測試到轉轍機檢查柱
與表示杆缺口範圍不在1.5mm-2.5mm
就得立即調整、測試
像曾鑫這樣的訊號檢修工,每晚超百人
軌道探傷工王溢然手持5公斤重的探傷儀
對鋼軌進行掃描
每寸鋼軌每天承受數千次列車碾壓
內部損傷檢測定位誤差必須控制在1毫米內。
每晚約100名探傷工分散在不同區間點位工作
雖然我聽不懂上述專業術語
但是在現場我已感受到十足的震撼
原來每一趟的地鐵執行
背後都是這麼多工作人員嘔心瀝血在付出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
城市中心總工、副研究員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
運營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馮旭傑
給我們介紹道——
國內
地鐵普遍採用雙線軌道設計
因此不具備邊執行邊檢修的條件
軌行區的檢修作業需在停運後開展
成為了安全規程的鐵律
由於非運營時間有限
受限於安全流程和區間的物理長度
實際工作人員可用時間極短,工作壓力大。
在軌行區待了好一會
我已經感覺到身體的疲憊
呼吸有點悶
雙腿有點站不穩
我就站了半個多小時都感覺不適
而這些工友朋友是常年累月的下場工作
真的真的想給他們每人拍個短影片
然後投流100抖+廣而讚美
凌晨的地鐵
全身都在接受體檢
當天離開韋家碾
時間已經來到凌晨2:30
我眼睛都睜不開的時候
檢修庫列車已經在整齊排列
車輛檢修工作人員在車頂、車廂、車底忙碌穿梭
他們用手電一一探查
車底轉向架、車頂受電弓等上千個關鍵部件
僅車門防夾測試
就需要在車門上中下位置各檢測三遍
保障乘客不被誤夾
檢修後
25名保潔人員投入車輛深度清潔
“20分鐘,我們必須高標準清潔完一整列車。
凌晨330
1號線首班列車已開始黎明前的整備
凌晨400
車輛檢修工啟動熱車
完成發車前的最後確認
清晨512
司機駕駛著軋道車駛出
全程手動駕駛,時速60公里
他專注觀察線路
這是為載客列車探路
全面檢查確認線路和裝置狀態安全可靠。
每日開行載客首班車前,空載軋道車必不可少,
鍾武靜解釋道,它是對夜間所有檢修成果的驗證。
軋道車結束後
16條線路的首班列車準點發出
載著超600萬人次乘客駛向城市各個角落
這就是我們的成都地鐵
雖然我已經是半昏迷的工作狀態
但我還是想起立鼓掌
成都地鐵
有你真好
沒你不行
看完了這篇特殊的凌晨體驗稿
你是否和我有同感
不忍埋怨地鐵為何不24小時連軸轉了
既要馬兒跑
又要馬兒不吃草
咱們地鐵是真的做不到
地鐵雖然沒有24小時運營
但24小時都有地鐵工作人員守護
地鐵系統也在24小時不停運轉啊
所以出門在外
儘量別買太晚的機票
儘量別在應酬餐桌耽誤太久
早點回家吧
能夠坐上末班地鐵
也是一種穩穩的幸福
歡迎來評論區聊聊
你對地鐵還有什麼好奇的?
/本文作者 大遙/
奉獻人生造福社會
『所長私人微信trythings2
下次半夜又帶你看稀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