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市場需求的不斷驅動,中國生物醫藥園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僅在數量上快速增長,更在運營模式、服務體系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呈現出新的想象力,成為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在這波生物醫藥產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強大的產業支撐,正在崛起為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高地。依託保稅研發、保稅生產、出口退稅等政策優勢,交通發達、通關便利的區位優勢,研產一體化以及產業基礎設施的完善,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圖為綜保區國際生物醫藥園
其中,綜保區國際生物醫藥園聚焦CRO\CDMO及醫藥上下游產業鏈,以“前研後產”的創新模式,打造集研發、中試、生產、倉儲、辦公等功能於一體的生命健康產業叢集,正在加速生物醫藥研發成果轉化,成為臨空經濟區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載體。
01
基於“前研後產”定位,匯聚多重創新要素
綜保區國際生物醫藥園坐落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綜保區1號卡口位置,由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航城”)投建運營。
該專案是綜保區基於“研發設計”和“加工製造”產業定位發展需要,加速推進生命健康產業落地以及生物醫藥研發成果轉化,打造的集生物醫藥保稅研發、保稅生產等功能為一體的新國門國際生命健康平臺。
專案分兩期建設,一期用地121畝,建築面積10.9萬平方米;二期用地79畝,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一期於2024年1月正式投運,二期正在前期規劃設計階段,預計本年年底開工建設。
作為臨空經濟區(北京)首個生物醫藥標廠專案,綜保區國際生物醫藥園擁有諸多差異化優勢。首先從區位來看,地鐵、高速、機場貨運通道無縫銜接,實現“機場、綜保區一個海關”的高效通關模式,極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從基礎設施來看,綜保區國際生物醫藥園針對生物醫藥企業的特殊需求,打造了高標準的廠房與研發樓。層高7米滿足GMP認證要求,配套蒸汽供應可滿足生物醫藥工藝需求。
政策層面,疊加雙自貿區開放創新試點政策、綜合保稅區政策、北京數字貿易試驗區政策以及自貿區促進產業發展支援政策等多重政策支援,園區可為企業提供保稅研發、出口退稅等優惠,降低企業成本。同時,園區還將發揮綜保區政策優勢,推動外貿創新發展,鼓勵外商投資發展外向型重點產業、鼓勵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園區搭建的產業鏈服務。比如,針對兩頭在外企業,需要在原料進口和成品出口方面節省關稅成本和現金流,園區的保稅政策和出口退稅等優惠可為其提供資金支援;針對以海外業務為主的CRO/CDMO企業,其需求為快速通關、保稅研發及生產資質等,綜保區資質及實驗動物平臺可提供產業鏈資源;針對需要進京佈局的外地生物醫藥龍頭企業,需要靠近藥監局/中檢院以及政策扶持,臨空區的人才政策、定製化載體亦可提供支援。
02
吸引眾多創新企業入駐,加速研發成果轉化
憑藉政策、區位、設施和產業優勢,園區吸引了卡爾斯醫療、鈺獁生物、意勝生物、中科聚研、禾香科技等多家創新企業入駐,加速產業創新成果轉化。
其中,卡爾斯是北京市科委重點支援專案,專注三類醫療器械口腔種植體和生物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該公司是宿玉成教授領銜的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案,國產牙種植體市場份額第一。據卡爾斯介紹,公司於2024年10月份啟動銷售,預計三年內年產值可達4億元,三年累計產值近10億元。目前該公司進駐綜合保稅區國際生物醫藥園1號樓,建築面積8600平方米,設有精密加工中心、萬級潔淨生產區、表面處理中心、研發中心、檢驗中心和實驗中心。
作為入駐園區的另一家代表企業,鈺獁生物正在園區建設大興臨空國際實驗動物平臺,將大力促進大興臨空區生命健康產業快速聚集及國際化發展,進一步完善大興臨空區高階醫療器械公共技術服務體系及上下游產業鏈。該專案透過為國內醫療器械出海企業賦能,有效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並將加速園區國際化產業聚集,落地綜保區國際生物醫藥園5號樓約3200平米。
此外,意勝生物專注iPSC幹細胞藥物研發及生產,創始人劉彤日獲大興新國門人才稱號,同時專案獲得中關村高新、國家級高新等榮譽稱號。該專案源自中英聯合研發,利用綜保區生物製品快速通關的便捷政策將大大加速專案的研發週期。專案固投超1000萬,每年度帶動進出口額不低於300萬元。專案落地綜保區國際生物醫藥園8號樓3層,面積約1600平。專案於2024年9月正式入駐,2024年11月獲批保稅研發。
據介紹,園區將依託現有入駐企業及平臺,聚焦高階醫療器械生產,其中重點打造圍繞口腔醫療相關的醫療器械產業叢集;聚焦化藥製劑改良劑型CDMO平臺,重點圍繞凍幹閃釋劑創新劑型打造藥品出海基地;聚焦生物創新藥物研發叢集,重點圍繞幹細胞、免疫細胞及基因治療等創新藥物研發技術打造臨空區CGT產業叢集。
03
陪四大園區協同發展,新航城打造區域生物醫藥產業生
綜保區國際生物醫藥園是新航城打造的一個代表性園區。新航城共打造了四個園區,總建面積約50萬平方米,以綜保區國際生物醫藥園為核心,聯動北京自貿區、國際再生醫學產業園、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園,在產業定位上各有側重,形成了互補聯動的產業格局。
除了綜保區國際生物醫藥園之外,北京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是臨空區首個產業載體,距大興機場3km,實現園區載體零的突破。該專案定位於“充分發揮自貿區制度創新、中關村科技創新政策和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的疊加優勢,高位吸引國內外頂級金融服務和醫療產業落地”。

圖為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
國際再生醫學產業園是北京市首個以再生醫學為主題的專業園區,位於大興臨空區國際生命健康社群內。該專案集生產型廠房、中試研發、園區配套於一體,致力於彙集生產型、專業服務型、創新型等再生醫學企業,打造以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組織工程等領域產業為主的中關村特色產業園。該專案定位於“以細胞、基因治療等為主導產業,‘孵化+生產+應用’為核心,圍繞再生醫學產業鏈,彙集生產型、專業服務型、創新型等再生醫學企業,打造以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組織工程等領域產業為主的創新型產業叢集,以及立足京津冀輻射全球的再生醫學產業集聚區”。
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園是臨空經濟區(北京)首個醫療器械專業園區,位於大興臨空區國際生命健康社群內,引入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銷售等企業進駐,在科技創新、技術升級、投產加速等多方面助力企業發展。專案建成後,預計將引入醫療器械及相關配套企業100餘家,推動醫療器械企業發展“加速度”。該專案定位於“以‘孵化+生產+進出口’為核心,打造科技領先、創新生態完備的國際化高階醫療器械產業園以及以生命健康類國家級重點人才科技成果轉化為特色的示範性園區”。
四大園區的佈局展現了新航城產品的多樣化和聯動性,形成了以綜保區為主、其他三個園區為輔的產業互動和協同發展生態。
綜上可見,新航城在打造園區方面,形成了一套獨有的邏輯,以政策疊加、功能完善、空間適配為核心,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服務。
在政策環境方面,疊加自貿區、中關村、綜合保稅區等政策優勢,提供保稅研發、出口退稅等優惠;功能佈局方面,集辦公、研發、生產、中試、倉儲等功能於一體,滿足企業全流程需求;空間設計方面,針對生物醫藥企業需求,提供層高7米的靈活空間,配備專業化設施。
除了上述“標配”優勢,對於生物醫藥產業來說,園區載體的打造最重要的還是專業性的體現。
基於此,新航城精準產業定位,明確聚焦生物醫藥領域,並根據不同園區的特色進一步細分產業方向。如國際再生醫學產業園圍繞再生醫學產業鏈,引入免疫細胞、幹細胞、組織工程、基因工程等研發生產企業,致力於打造再生醫學產品的國際創新中心;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園則引入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銷售等企業,助力醫療器械企業在科技創新、技術升級等方面發展。
展望未來,新航城將進一步最佳化園區規劃和產業佈局,聚焦生物醫藥產業的前沿領域和關鍵技術,打造完整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形成區域生物醫藥產業的集聚效應和協同創新優勢,助力區域生物醫藥產業邁向更高的發展階段。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