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領優國際Linked U(ID:Linkiedu),作者:熊靚
“貴”就一個字,美高又又又漲價了!美高家長圈內一片哀嚎——真的讀不起了。
全美最優秀的私立學校之一安多福的學費已經漲到69,600美元,比去年上漲了12.3%;被稱為哈佛大學Feeder school的米爾頓學費一年更是高達73,950美元,漲幅達到了16.5%;勞倫斯威爾和肯特也不甘落後,分別漲到了76,080美元和75,650美元。再加上保險費、書本費等額外費用,基本都衝上了8萬美元的大關,每年學費接近60萬元人民幣。
就以上資料來看,美高的學費在總體上已經是國內頂尖國際學校的兩倍。經過十年的發展,一直被中產家庭視為衝美國名校捷徑的美高再這麼漲下去,是不是最終要將中產家庭關在門外了?
“優秀的兒子,不給力的銀子!我覺得我兒子是沒機會去讀美高了,這條去美國名校的捷徑就這麼對我們關上了門,我也不能怨天尤人呀!”準備給兒子申請美高的Lily邊嘆氣邊說。Lily的兒子現在在上海的一所國際學校讀初一,成績名列前茅,還是學校籃球隊的助理。說起兒子的優秀,Lily總是掩飾不住心中的驕傲。
Lily說,這幾年她一直都在關注從國內考入美國名校的情況,無論是早申還是整體錄取, 美高的中國留學生被排名前30的美國大學錄取的比例確實更高。她身邊不少朋友的孩子也是透過美高成功爬藤,進入了讓人羨慕的藤校。
Lily是個全職媽媽,她的日常就是陪兒子讀書。從事金融行業的老公是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年收入在150萬人民幣。作為沒有房貸、車貸的上海本地人,生活愜意的Lily從來沒有為錢發過愁。
如今美高學費漲得那麼厲害,Lily不得不開始擔心她家的收入能夠支援兒子去美高嗎?她算過一筆賬,在美國讀美高至少一年學費要60萬,加上住宿、生活費和興趣愛好培養,一年至少要100萬到120萬人民幣。如果在上海讀國際高中,一年學費25萬到30萬,一年養兒子花不到60萬,這可是兩倍的差距呀!
Lily認為,如果真讓兒子去讀美高,首先她和老公的生活質量將大幅下降。
一年要拿出120萬來保證兒子讀書,夫妻兩人只能花剩下的30萬。30萬用來養車、養房和日常生活,加上必須的人情來往和社交,就會花得一點不剩。至於出門度假旅行、看看演出,更是想都別想。
其次,兒子如果去讀美高,老公的工作壓力就會加大。作為全職媽媽,Lily沒有工作過,更沒有技能,她對自己找工作這件事看不到希望,在經濟上基本上幫不上什麼忙。而從事金融行業的老公能力很強,工作也相對穩定,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她必須未雨綢繆。
她總是想,萬一老公的收入出現下滑怎麼辦?萬一老公失業了怎麼辦?她不想看到兒子在去名校的路上遭遇這樣的風險。
最近,Lily開始想辦法透過中介給兒子申請美高的獎學金。“還不知道能不能申請上,我也知道美高的獎學金是不太會給到中國學生的,但我還是要試試,因為我兒子太優秀了,在數學和體育方面都有特長,說不定能夠打動校方。留學中介也說可以嘗試一下。唉!如果能夠拿到獎學金,資金壓力一下就疏解了。”
中產家庭的孩子去讀美高,一年百萬的開銷,支付起來真有些吃力。同樣和Lily在一個媽媽圈裡的晨晨媽,已經陪著晨晨在美國普林斯頓預備校勞倫斯威爾讀了兩年的美高。
交完8萬美金的學費之後,晨晨媽感到一陣“肉疼”。她說:“太貴了!學費每年都在漲,每次一漲就是10%以上,這誰能受得了。
除了美高瘋漲以外,美本也在瘋狂漲價。我真想問問學校,這麼漲價,你們良心不疼嗎?”和Lily擔憂讀不讀美高不一樣,晨晨媽覺得自己現在是被綁在美高的賽道上根本下不來,也不敢下來。
能夠考入勞倫斯威爾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從晨晨在上海讀小學二年級開始,全家就進入了準備階段。從學習和美國一致的課程到各種興趣特長的培養,晨晨媽承認每年花在學習方面的投資至少在百萬元左右,這筆費用幾乎佔到他們一家年收入的一半。晨晨也非常爭氣,配合著留學顧問的各種安排,最終拿到了勞倫斯威爾的錄取通知。
晨晨媽也是一名全職媽媽,晨晨爸開了一間文化公司,年收入在200萬左右,屬於中產家庭中收入比較高的。出身書香世家的晨晨媽一直對海外留學和讀名校有著無限的憧憬。她希望晨晨能夠考上哈佛這樣的名校,成為家族的榮耀。她認為,既然都花了這麼多錢,如果不拿到名校的offer,就太丟人了。
在異國他鄉留學看似花了大錢,看似集全家之力託舉,但學習的過程依然不會是一片坦途,霸凌、青春期等問題還是會找上門來。
晨晨媽說:“我們現在的狀況就是隻能往前、不能往後,哪怕賣房賣車都要把晨晨給供出來。但是今年晨晨的學習一直都不給力,好幾門功課都沒有達到A ,情緒也非常差。我特別擔心這麼下去,晨晨很難以優異的成績拿到美國名校的offer。如果拿不到offer,我感覺我自己真不該如何向家人們交代了。”
晨晨媽的焦慮情緒直接影響到了晨晨。自從學習成績下滑後,晨晨就開始抑鬱了,不愛說話,也不愛社交,下課之後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學習。但是越學越不理想,越不理想,他就越感到沮喪。
對於晨晨的問題,晨晨媽是束手無策了。讓晨晨不要學,放鬆下來,她真做不到。在頂私勞倫斯威爾,學生之間也是非常卷的,你爭我奪都想考高分,她不想讓晨晨因為一點困難就放棄了。
讓晨晨繼續卷,她特別擔心晨晨會精神崩潰。她說,這就是當美高家長的難處。上了賽道就不能下來,下來了也就很難再上去了。唯一的辦法就只能陪著、熬著,希望老天爺能夠眷顧晨晨,讓她重新撿起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最近,Lily參加了一場留學諮詢會。會上,她瞭解到很多中產家庭在關注加拿大高中。之前她就在網路上看到過從加拿大高中考入美國名校的案例分享。“如果是真的,我覺得去加拿大讀高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查了下加拿大頂級私立高中的學費,一年最多也就只要30萬。這個價格符合我的心理價位,也是沒有壓力的價位。”
面對困難就解決問題,錢不夠就走其他的路,總有一條路能夠走進美本。
從資料來看,這幾年,前往加拿大留學的中小學生在逐年遞增。據加拿大移民局統計,截止到2022年,加國高中的中國留學生申請數量相比6年前上漲了300%,部分學生透過美加雙申進入美國大學,其中不乏進入美國藤校的留學生。
對於把兒子轉學到加拿大,然後從加拿大再申請美國這條道路,Lily覺得是一條需要探索的道路。她身邊的案例這幾年確實開始增加,大家好像都挺看好的。
Lily說,她參考過幾個朋友的申請案例,通常的流程是安排孩子進入加拿大寄宿制高中,也就是頂級私立高中,然後根據要申請的大學選擇AP課程,最後透過統一的系統申請美國大學。其中所需要的考試、特長和文書等一點都不比國內學生要少準備。
如果說在加拿大讀高中和國內讀高中對申請美國本科有什麼差異,Lily認為,首先是英語環境會更好一些,畢竟加拿大高中除了上課外,同學們之間的交流也是用英語,對孩子的英語提升很有幫助。
第二,加拿大開設AP課程的學校非常多,幾乎覆蓋所有高中。
從可選擇性上來說,加拿大可選的學校比國內多。第三就是加拿大和美國高中的教學體系差不多,據說在錄取時美國高校會更偏向於加拿大高中的申請者。第四,加拿大和美國地理位置上比較近,去美國大學參加夏校會更方便,也能節省一些投入。
從幾個朋友的申請結果來看,孩子們最終都去了不差的美國大學,沒去美國大學的也進入了加拿大排名第一的多倫多大學。
雖然Lily掌握的資料和案例都有限,但是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把目光投向加拿大,這讓Lily有些心動了。畢竟加拿大高中在很多家長眼裡,比在國內讀國際學校離美國更近一點,也離他們心中孩子的夢校更近一點。
一邊是學費越來越貴,一邊是美高申請越來越卷。這條通往美國名校的賽道上已經擠滿了人。而且,富人的資金優勢開始將越來越多的中產家庭擠出這條賽道。
中產家庭從收入上來說天生就不適合美高。從現實情況和親身體驗來看,晨晨媽認為一個家庭年收入200萬是讀美高的底線,而且還會過得緊巴巴的。在國內,家庭年收入200萬是中產,也算是小富家庭。但放在如今的美高圈,200萬年收入只能算是“貧困家庭”。
晨晨媽說:“如果讀美高就只要交學費這麼簡單就好了,可是8萬美金也只是入門費。去年,我看到晨晨就讀的勞倫斯威爾的家長給學校的捐贈平均是3萬美金。我也象徵性的捐過5千美金,現在看來估計是家長捐贈中吊車尾。”
不僅是捐贈的花費,晨晨媽覺得美高花錢如同無底洞,如果她早知道美高有這麼多要花錢的“貓膩”,乾脆就讓兒子在國內讀國際學校算了。晨晨在第一年讀美高時報了一個網球俱樂部,一年下來僅訓練和在美國各地參加活動的費用就花了近十萬塊。
晨晨媽說,這個網球俱樂部就像一個旅遊俱樂部。教練突發奇想說要去邁阿密體驗室外網球,就組織學生來了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這種臨時活動,參加吧,太費錢;不參加吧,又怕孩子被認為不積極、沒有團隊精神。看著一個又一個賬單,晨晨媽真是感覺經濟壓力越來越大。
這兩年在美國,晨晨媽發現身邊來自國內富裕家庭的美高生越來越多。雖然沒法打聽這些富人的家庭收入,但從他們一到美國就給孩子置辦豪車豪宅,就能看出他們不俗的實力。
晨晨媽認識的幾個從國內來的陪讀媽媽,在聽她說了學費漲價時,什麼反應都沒有。有的甚至說,“真漲價了嗎?我沒有太注意,這些都是助理給辦的。”
其實,晨晨媽也非常明白,美國頂私一直以來都是屬於富人的,明碼標價的學費和各種費用擺在那裡,兜裡的錢不夠就只能乾瞪眼。同時,她也很感慨,美高曾經是中產家庭的希望之光,讓家長們找到了一條踏入美國本科的捷徑,但隨著這幾年學費與物價的暴漲,對現在的中產家庭來說,美高的門已經徹底關上了。
無論孩子有多優秀,無論心中的理想有多麼遠大,在美高學費暴漲的當下,也只能剩一聲嘆息了。
#2025優質夏令營分享專場
其他可預約直播場次如下,點選【預約】,開播提醒
3月15日週六,美高留學盛典香港站,頂流業內大咖們來了!面對面分享一手美初、美高留學資訊,歡迎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來聽大咖們的支招,建議帶娃參加!留學全知道和你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