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格洛斯特郡的Hempsted,一道僅有兩磚高的“矮牆”引發了一場長達數月的糾紛。
這堵牆位於一片住宅開發地的邊界上,開發商Lioncourt Homes計劃在這個區域建設70套新房,其中的一項規劃許可條件要求他們修建一條應急通道。

然而,IT從業者Roger White堅稱:
這堵牆連同其所在的小塊土地自1997年起便歸他所有,是他從父親那繼承而來的。
他拒絕開發商動工,並指責對方未經允許即試圖拆除矮牆,侵犯了他的土地權益。

對此,開發商方面則表示:
這個應急通道的施工範圍完全處於其合法擁有的土地上,或屬於地方政府管理的公共道路用地(Adopted highway land),不存在使用第三方土地的情況。
他們引用1964年的權屬檔案佐證了自己的主張,而Roger則拿出了1971年的產權資料,認為自己才是合法所有人。
爭議雙方各執一詞,陷入了邊界劃分的僵局。

這類糾紛在英國並不罕見。
由於土地權屬記錄常常存在歷史模糊、圖紙不精確等問題,尤其在老舊住宅或城郊地帶,邊界線上的小型建築物(如圍牆、圍欄、綠籬)往往成為爭議焦點。
對於Roger這樣的個體業主,維權路徑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核實土地所有權與邊界
最重要的一步是確認所有權。
業主可透過英國土地註冊處(HM Land Registry)申請自己的地塊“註冊圖”(Title Plan)和“註冊檔案”(Title Register),檢視邊界是否明確標註,並查閱是否含有“T標記”來確定圍牆或圍欄的歸屬。
但需要注意的是,註冊圖本身並非100%準確的邊界依據,若圖紙模糊或資訊不完整,則需進一步委託測量專家出具專業報告。

2.公路用地與“Adopted highway”的優先權
在英國,如果土地已經被地方政府採納為公路用地,其“公共通行權”將優先於私人所有權。
這意味著,即使土地名義上屬於個人,但只要被認定為公路一部分,開發商可依法施工。
在上文的案件中,當地政府就指出,邊界線雖有實物牆體存在,但“法律邊界本身不具寬度”,因此施工行為可被認為合法。
3.對規劃許可執行提出異議
如果業主發現,開發商在施工過程中違反規劃許可條款,或擅自越界使用第三方土地,有權向當地政府投訴,並申請暫停施工,或提出民事索賠。
如果認為規劃審批過程中存在程式瑕疵,還可以在批准後的6周內提出司法複核(Judicial Review),但程式複雜且成本高昂。

4.尋求第三方調解或法律支援
對於鄰里邊界糾紛,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協會(RICS)與物業訴訟協會(Property Litigation Association)提供專業調解與邊界測繪服務,協助雙方達成協議,避免訴諸法庭。
如果糾紛嚴重,最終只能透過民事法庭裁定邊界歸屬。但英國法院普遍鼓勵庭外和解。
好吧……
對普通居民而言,掌握權屬證據、瞭解法律流程,是保障自身權益的關鍵。
ref:https://www.thesun.co.uk/money/34451276/neighbour-row-dwarf-wall/
———————————————
我們是英國房產圈,一個靠譜,有料,不忽悠的英國房地產公眾號。
如果你對英國房產投資感興趣,就戳下面關注我們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