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豐功偉績,值得澆鑄於青銅器上,銘刻於大理石上,鐫於木板上,永世長存,等我的這些事蹟在世上流傳之時,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紀亦即到來。”——塞萬提斯 ·《唐吉坷德》】
1
浩浩湯湯,大勢不可逆,靴子終於落地了。
9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
根據決定,從2025年1月1日起,我國將用15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60週歲延遲到63週歲,將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50週歲、55週歲,分別延遲到55週歲、58週歲。
並且,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從2030年起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6個月。
數月前的“延遲退休”意見收集,今日,終於發出正式公文通知。
這次不是“意見”,而是“決定”。

2
比我想象中的最終決定,還是要“溫和一些”。
退休年齡延長了3年。
之前被全網闢謠的那個“揣測延遲退休,加5年”,現在終於破案了:
不是5年,是3年。
這其中有個最大變數,媒體和官方都沒有明說的是,“延長退休”和“壽命增長”的正反比例關係。
以前是60歲退休,咱興許能活到80歲,現在是63歲退休,咱能活到75歲嗎?
說實話,就現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和社會文化風氣,以及大眾的“心理抑鬱”,我一直覺得,科技與狠活的加持下,高強度的內卷加班文化下,以及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緊繃的精神狀態,普羅大眾的壽命,會縮短。
都等不及跳江跳河了,55歲、45歲、35歲,猝死的中年人,越來越多了…
人們總是說,時代拋棄我們的時候,一個招呼都不打。
實際上,更多的時候,是時代要求你改變的時候,你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這是人口巨大變化趨勢下的必然結果。

3
3年加班的另外一個結果,就是我們付出了更多的工作時長,繳納了更多的養老保險和醫保金。
但有一個尷尬的結局,就是我們最終拿到的錢,未必就能同步上漲。
沒準連通貨膨脹都跑不贏。
一個基本現實,年輕人交養老金,老年人才能拿到退休金,這是一個“平衡狀態”。
現在的問題是,交養老金的人少了,“人口紅利”逐漸向“人口老齡化”惡化發展。
可是領養老金的人,卻越來越多了,再加上體制內外的巨大差異,又使得這種平衡狀態進一步衍生出更多的“不公平分配”。
資源稀缺,資源的提供者變少,資源的汲取者,卻是越來越多。
共同富裕和按勞分配固然都是一種宏大且美好的願景,但現實總是很骨感的。

4
沒有什麼絕妙“個人風險防範方案”。
時代的巨浪拍過來的時候,我們只能接著。
三年前買的房,虧了50萬;去年買的車,暴跌5萬;當年計劃生育留你一個人,而今衛健委發簡訊鼓勵你生三胎。
“這就是命”。
這世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兩個有效應對措施:
多攢錢養老,多鍛鍊身體。
就那點閒碎銀子,就別指望“本金膨脹”了,什麼炒股買基金,什麼債券收益8%,10萬塊錢砸進去,一年沒賺回幾毛錢利息,沒準本金都折了進去。
要麼攢起來,要麼買一些補充養老金,老了有個託底保障,別給子女新增負擔。
今天的8090後,更多的是獨生子女家庭,將來00後10後,在面對贍養問題時,可能都是一個孤獨者面對兩個老人…
年輕的時候沒給孩子帶來更多便利,年老以後,也別成為他們沉重的負擔。
攢點錢吧。
再有,就是一定要保重身體,一場大病,一個猝死,就真的全完了。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後的二三十年,大變局還多著呢。
咱得活著,看見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紀亦即到來的那一天。
40歲被嫌棄“人老了沒用了辭退了吧”,63歲才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這中間的23年,全都靠一口氣硬撐著。
活在當下,享受現在,誰知道能活到63,還是53。
大勢不可逆,不利於團結的話,咱也不敢多說。
咱就只想說一句,這都直接加班三年了,那萬惡的、該死的、噁心的節假日調休制度,能不能就此叫停?
另,1995年就開始實行的雙休制度,能不能嚴格遵守勞動法,貫徹執行?
你說法大於一切,那就嚴格執行好每一條法。
不然再放鞭炮,誰知道是喜事還是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