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入手後用了半年,用到12月幾乎就沒再用了,也就是偶爾一杯的量,辦公室基本還是以外賣為主。
2023年有4個月在外地,也沒怎麼用過,基本也就是一天一杯的咖啡。
2024年的8–9月,一天要兩杯頂,十一摩旅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感覺更疲憊,從2杯/天又增加到了3杯/天,按照平均25元/杯*3杯量的話,一天光是消費咖啡就得75元了

於是擦拭起了KD310,裡裡外外清潔了一遍,早上喝一杯,辦公室帶一杯的模式,自給自足實現咖啡自由是真香。
在此期間,我時不時的會去看一下其他品牌的咖啡機,記得當時開箱貼提到過很中意邁拓的EM-23或者EM-30;我始終認為雙鍋爐+旋轉泵才是一臺真正意式咖啡機的精髓。
有了這個想法便會去對比EM-23和EM-30的引數,事實一邊心裡想著看看,就看看,惠家的KD310就夠了,越忍不住去研究其他相同引數不同品牌或者型號的機子;事實上在這個階段已經中毒了,總會有兩個不同的聲音在對抗,一邊是要理性消費,收手!眼不見為淨

一邊純研究,研究無過!

然後經過“潛心”研究後越發的認為:雙鍋爐+旋轉泵真香,秒殺加熱塊,雖然出品的咖啡在口感上差異不大,但是作為多年咖啡愛好者升級的歸屬還是鍋爐機+旋轉泵。
於是我繼續在邁拓的EM-23、EM-30、ROCKET APPARTAMENTO、ROCKET R58、LELIT Mara X和 LELIT Bianca V3 六款機型;邁拓的EM-23撒哈拉雖是鍋爐機但是振動泵,EM-30將軍雖然都滿足了但是發現網友對邁拓的售後普遍不是很認可,而且EM-30這個價位上去一點就可以買ROCKET APPARTAMENTO,ROCKET的顏值最打動我,但是ROCKET APP依然還是振動泵,而ROCKET R58配置拉滿的同時價格不是很友好,幾乎又可以買輛Tarmac SL7了

一圈看下來ROCKET APPARTAMENTO是對標LELIT Mara X的,ROCKET R58是對標LELIT Bianca V3 的,如此看下來Bianca V3 的顏值雖然沒有R58來的心動但著實不差,而且Bianca V3幾乎有了我想擁有的所有的配置。好了,終於發現自己挖了一個坑,是時候跳下去了


DeepSeek文案生成實測
撕開印著燙金紋路的牛皮紙箱時,我盯著防震泡沫上那排義大利語警告笑出聲——"ATTENZIONE: 此機器可能讓你患上咖啡玄學晚期"。這很LELIT,一個沉迷機械美學的品牌,連咖啡機說明書都能寫成精密儀器操作手冊。

比起那些在米蘭設計周擺pose的咖啡機,1985年從咖啡機零部件廠轉型的LELIT更像手術刀狂魔。他們甚至給商用機做心臟搭橋(鍋爐系統),如今把實驗室級技術塞進Bianca V3這臺"家用核武器"裡,連壓力錶指標晃動的幅度都透著強迫症氣息。木質套件泛著胡桃木油光,這貨根本是臺披著北歐傢俱外衣的意式暴徒。
作為被商用機零件喂大的技術流,LELIT總在萬元機裡搞越級謀殺。Bianca系列最騷的操作是:把咖啡師藏在後廚的流量控制閥,直接懟到你家房間的檯面上。



流量控制 paddle:手動控流速就像開手動擋超跑,從隕石墜落到涓涓細流全憑手感
雙鍋爐+雙PID:萃取頭與蒸汽棒各自為政,濃縮和打奶泡能玩左右互搏術
可拆卸式水箱/上水:插水管變商用機,拔掉秒變文藝咖啡館擺件(心機!)
自帶IMS分水網+無底手柄:出廠即滿級號,不用氪金改裝備


1. 開機預熱6分鐘,比老款快30%,足夠磨粉布粉拍完Vlog開場
2. 旋轉蒸汽旋鈕的剎那,4孔噴頭爆發的不是蒸汽,是托斯卡納的颶風
3. 流量控制 paddle扳到底的瞬間,咖啡液如天鵝絨瀑布傾瀉,虎斑紋在Crema上自動生成梵高星空
4.半夜偷喝單份濃縮時,衝煮頭洩壓聲輕得像義大利人的道歉(對比某牌炸膛般的"砰!")








安裝包簡單的




安裝過程中……將旋轉手柄的彈簧片取下來老費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