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打工人,誰還沒個"咖啡依賴症"呢?這黑乎乎的液體早就從提神飲料晉升為"續命水",一天不喝就渾身不得勁。
這杯小小的黑色魔法,確實成了現代人對抗疲憊的"精神充電寶"。畢竟,生活已經夠苦了,總得靠咖啡因來找點甜頭(或者至少保持清醒)!
那如果我告訴你這“續命神器”喝多了可能是肺癌幫兇呢?你還敢喝嗎?
1
咖啡喝多了,可能真要命?
就在2025年4月5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在《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上扔出了一顆“科研炸彈”。這篇聽起來名字就讓人懷疑人生的論文——《透過孟德爾隨機化評估血漿咖啡因與癌症風險的遺傳關聯》,用一句話翻譯成人話就是:咖啡,喝太多,可能不只是“續命”,還有點“要命”。
沒錯,在我們還在因為“喝不喝咖啡有益健康”而糾結時,這項研究已經給出了一個基因層面的回應。而且它用的可不是普通統計法,而是一種名叫“孟德爾隨機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簡稱MR)的高階分析方法。

這個方法聽著拗口,簡單理解就是:透過分析基因來判斷某個因素(比如血液裡的咖啡因濃度)是否真的“背鍋”了某種疾病風險。說白了,就是搞了一齣“基因偵探劇”。
這項研究的資料量也很嚇人:他們整合了9876名參與者的咖啡因代謝遺傳資訊,再加上來自41萬名個體的癌症相關資料庫。為了讓這個“基因追蹤”更靠譜,研究團隊從中挑出了8個和咖啡因代謝密切相關的SNP(單核苷酸多型性),把它們當作“基因標尺”,然後分別用IVW(加權中介變數法)、MR-Egger等統計方法進行交叉驗證。

而結果嘛,說實話有點扎心。研究發現,那些血液中咖啡因濃度偏高的人,患肺癌的風險明顯上升——整整高了54%。而如果把肺癌細分來看,肺鱗癌的風險更是上漲了60%,非小細胞肺癌也不甘示弱,升了51%。這已經不是“輕微相關”那麼簡單了,基本可以說是掛鉤了。
不過,這裡還是要給咖啡“洗個小白”:這項研究的重點其實不在於“喝咖啡這行為”,而是在於體內咖啡因濃度。也就是說,同樣是每天兩杯咖啡,有些人體內的咖啡因代謝得快,濃度就低;有些人代謝得慢,血液裡咖啡因就容易“堆”起來。後者的風險,自然也就更高了。
換句話說,這不完全是“你喝了多少杯”的問題,更像是“你身體處理咖啡因的能力夠不夠強”。而這個能力,偏偏和你出生時就被寫好的基因程式碼有關。所以,咖啡到底是“健康小助手”還是“暗藏殺機”,可能真得看你體內那套代謝系統給不給力。

2
但是喝咖啡也有很多好處
但是!別急著把咖啡杯放下,咖啡的“隱藏技能”可能比你想象中還多。
就在最近,《國際心臟雜誌》(IJC)上發表了一項頗有分量的新研究,給我們熟悉的這杯“提神飲料”加上了一個不小的健康光環:它或許能降低結直腸癌的複發率以及整體死亡風險。
研究資料顯示,每天喝超過四杯咖啡的人,結直腸癌的復發風險能降低約32%。
而對於已經確診的患者來說,想要把“死亡風險”按下暫停鍵,最佳的攝入量是每天三到五杯,四杯是個相當理想的“甜蜜點”。
也就是說,天天為生活加班加點、靠咖啡撐著的“社畜勇士”們,這一口口喝下去的,不只是清醒,還有可能是實打實的“健康續命”。從辦公室走向咖啡機的路,也許就是一條通往更長壽命的小道。

當然,咖啡的功勞並不只在抗癌領域刷存在感。在普通人群中,它依舊展現出了穩紮穩打的“保命屬性”。根據《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每天喝0.5到3杯咖啡,與全因死亡率下降12%、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17%相關。翻譯成人話就是:相比那些咖啡滴不沾的人,“咖啡星人”的心血管系統整體表現更亮眼。
而且這項研究還貼心地區分了不同型別的咖啡——好處主要集中在研磨咖啡和無咖啡因咖啡身上。也就是說,就算你不喝含咖啡因的“重口味”,喝點去咖啡因版本也依然能薅到健康的“羊毛”。不過,至於速溶咖啡嘛……很遺憾,這次它沒能跟上隊伍,被無情地踢出了“健康圈”。所以,如果你早上那杯是速溶的,可能得考慮升級一下配置了。

此外,現在又有新研究表示,它還可能在預防頭頸癌方面悄悄立了功。
具體來看,每天喝四杯以上含咖啡因咖啡的人,患頭頸癌的總體風險降低了大約17%。如果細分到具體癌種,效果更是“有的放矢”:口腔癌的風險下降了30%,咽喉癌也減少了22%。
而且就算你鍾情於“脫咖啡因版”,也別擔心白喝——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同樣展現了不錯的效果,能將口腔癌的風險降低25%。

3
如何正確喝咖啡
那麼,咖啡到底該怎麼喝?這裡有幾條科學建議,喝咖啡的人一定要知道。
一天喝多少?適量最重要!
研究普遍認為,每天攝入咖啡因不超過400毫克(大約3~4杯普通咖啡)是相對安全的。超過這個量,可能引起心慌、焦慮、睡眠障礙,甚至影響心血管健康。孕婦、心臟病患者以及咖啡因代謝慢的人群,建議飲用量更低。
喝什麼咖啡?研磨的更靠譜!
科學研究顯示,研磨咖啡和無咖啡因咖啡的健康益處更明確,比如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幫助控制血糖等。而速溶咖啡中的新增物多、含鈉高,長期大量攝入反而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什麼時候喝?時間也有講究!
別一睜眼就灌咖啡!早上7點到9點人體皮質醇分泌高,此時喝咖啡反而沒那麼提神。另外,睡前6小時內儘量避免喝咖啡,以免影響睡眠質量。
別讓糖和奶油“拖後腿”!
原味咖啡其實熱量很低,但很多人習慣加糖、奶油、煉乳,喝著喝著就變成了“高熱量飲品”。如果你是想靠咖啡“提神又健康”,不妨嘗試少糖或無糖黑咖啡。
寫在最後
所以,喝咖啡這件事,說到底是一場“分寸的藝術”。適量飲用,是一種享受;喝得過頭,反而可能變成負擔。
簡單來說:咖啡能提神,也得量力而行。
END

techno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
歡迎關注我們

管理員長駐倫敦


分享、在看與點贊
我們將持續推送精彩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