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直接看哭的25年恆星時刻過刊!每本都摸著孩子的頭,說“別怕,我懂你!”

我們2024年的恆星時刻團出了幾千套,好多媽媽問後續,這幾天終於把2025年上半年的過刊申請下來了。由於現刊訂閱價格特別貴,社裡一般不允許這麼快就團過刊,但是好在我和課堂內外惺惺相惜,終於是申請下來了。
前天把毛豆從網球場上接回來,順便從門口的快遞櫃拿20251~6月《恆星時刻》過刊。開門時包裹掉在地翻了個於是我拆開包裹的時候,顯露出來的是封底。
封底溫柔的畫面,加上解釋為什麼這個刊物叫《恆星時刻》的簡短文字,一下子擊中了我的心,一瞬間淚盈於睫。
我知道有些被雨淋過的人,是懂孩子們的苦悶的。
這是愛孩子的心理學專業人士,給孩子們寫的多麼用心的一套書啊
哪個孩子沒有遇到過父母難以啟齒的煩惱人際關係學業不被理解青春期身體心理的困惑,在父母看來很小的事,在他們看來比天大為生計奔波的父母往往很難理解他們的幽微的心思,他們只能跌跌撞撞的去找心靈出口。幸運的,找到科學指引;不幸運的交友不慎或是誤入心理偽科學。
我細細品讀2025年的恆星時刻,驚訝的發現這上半年過刊的每一季都長在了我的心尖尖上,編輯部怎麼這麼瞭解孩子,本本都奔著我家的餐桌主題去的!
第一期是《剛剛好的合群》。這個問題,毛豆剛跟我討論過,他說媽媽你說你的童年很幸福,每天都和小夥伴一起出去玩,但你可能不知道,上學時老師白天給我們佈置的作業比較緊有時候很渴望自己獨處的時間,有些時候你讓我上戶外去和小朋友玩,其實我更願意自己待一會兒”所以毛豆可能是個i人?

總之每一個孩子的剛剛好的社交”的度不一樣這一期就告訴孩子,哪個是自己最舒服的社交的限度
2期的主題你好我的情緒朋友》。青春期那個喜怒無常的情緒真讓人摸不到頭腦啊!這期教孩子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
3更是讓我一看就驚呼,這是在教孩子自我調節的最好方法呢!
為啥說這期也長在我的心尖上呢?這個思路竟然和我毛豆選初中是不謀而合的
我們其實5月就定下來了毛豆初中,好閨閨聊天時就說,選擇這個學校還有一個很大的考慮,就是學校出來就是一個大公園的入口沿著公園走半小時,從公園的另一個出來走幾步又所以以後初中放學我就不接他了,他自己從學校走回家的半個小時正好可以一直在公園裡,看樹看雲看花看鳥,釋放當牛馬的一天疲憊,回家情緒就可以好些了。好閨閨和我心有靈犀,說你選的真好
所以這一期我特別想教毛豆,父母不能陪你一輩子,你一定要學會自己調節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經常會沮喪自然是最好的療愈之一。所以這一期一定要學起來!
4期是教孩子如何解決拖延症的問題。很多孩子現在都有拖延症,不是他們不喜歡學習,而是完美主義的高標準老師對作業的高要求導致孩子害怕自己總也做不好,在做完和拖延之間選擇了更差的拖延

這期《恆星時刻》從心理和腦科學角度告訴孩子,不是你愛偷懶,而是大腦愛摸魚,教孩子如何去和拖延症過招
5集更是有意思,叫《不敗學習力,慢慢來》,比較快,教孩子很多學習方法,比如說為什麼一看就會一做就廢壓力退輕鬆才能走
6更有意思了,是美味療愈力——吃掉你的壞情緒》。這一期太有前瞻性了,很多孩子處理不好自己身心和食物的關係。
比如現在的孩子壓力大,不少孩子會從垃圾食物上宣洩,比如我認識了好幾個毛豆同班同學比較胖的原因都是壓力一大就去喝奶茶吃炸雞,這種釋放壓力的方式是不健康的這一探討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食慾,如何透過飲食管理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所以2025年上半年每一期都對孩子是莫大的幫助!

聚焦孩子的心理需求

很多去年買過《恆星時刻》的媽媽,都說“它實在太懂孩子了!”
現在的孩子各方面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就說這半年過刊針對的內容吧,配圖均為這半年的過刊圖片——
孩子的煩惱有自己也知道垃圾食品對身體不好,可壓力一大,就想吃點“快樂堡”,配點“肥宅快樂水”,借吃消愁。不過,短暫的安慰過後,胃裡沉甸甸的不適感和心裡捲土重來的焦灼,煩惱不僅沒減輕反而還增加了……
孩子的煩惱:因為害怕失敗,所以故意裝出對成績毫不在乎的樣子,考試前打遊戲、看小說……這樣,一旦考不好就有了正當理由,“不是我不聰明,是我懶得努力而已!”可時間一長,這層偽裝衣好像脫不下來了,該怎麼辦呢?
孩子的煩惱:害怕跟人打電話和影片,社交場合顯得笨笨的,總是等著別人來開啟話題,即便是網上也很難跟朋友開啟私聊,只能成為朋友圈的“點贊之交”……長期下來,別人都有死黨、閨蜜,自己卻一個親近的朋友都沒有。
孩子的煩惱:堆成小山的作業,越來越難的考試,不停嘮叨的爸媽,日程緊到難以抽出時間聊聊的朋友……怎麼越長大,快樂就越難呢?
孩子的煩惱:同學老是拿自己開玩笑,取外號、捉弄人、惡作劇……好煩惱啊,真的是自己心眼兒太小太計較了嗎?
孩子的煩惱:別人邀約看電影,自己明明不想去,又害怕顯得格格不入;明明覺得某位同學挺好的,可週圍人都不喜歡她,自己也不敢跟她交朋友了……“合群”,真的能讓自己更受歡迎嗎?
毛豆看了24年的《恆星時刻》過刊一直念念不忘,這次拿到樣書就好像魚兒見到了水,捧著書就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裡,好半天才滿足地抬起頭,感嘆一聲——
“這本書真的太瞭解我們小孩兒了!”
在2025年,編輯部根據孩子們的真實反饋,對內容作了進一步調整,在保持深度的前提下,同一主題下的內容更全面,更能精準錨定孩子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比如,這期《美味療愈力,吃掉你的壞情緒》,專門講和“吃”相關的煩惱。
不得不感慨,不同孩子的煩惱真的太不一樣了!
有些孩子“以食為天”,每一口食物都能牽動他們的情緒。餓肚子時會特別煩躁,動不動就垮臉發脾氣,吃到不好吃的食物,心情立刻變沮喪;
有的孩子面對壓力,瘋狂愛上蛋糕奶茶、可樂炸雞、變態辣這類高糖高油高刺激性食物,不管餓不餓,嘴巴都不能停;
有的孩子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同,狂熱追逐“白幼瘦”,不僅不肯好好吃飯,還迷上了所謂的“低卡零食”“0糖飲料”,甚至一些對身體傷害非常大的減肥藥……
內容劃分如此細緻,每個孩子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煩惱影子,被看見、被理解,從而獲得精準的心理支援

幫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恆星時刻》背後是一群內心柔軟堅定的人,他們能夠以孩子的視角真切共情,看見孩子讓人不喜的表象下,脆弱敏感糾結的內心,也能用成年人的智慧,給他們有效的指導。
比如,孩子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家長氣得直想揍他們一頓。
《恆星時刻》摸摸孩子的頭,告訴他們,這些,它都懂。
它懂孩子,拖延有時是希望做得完美,有時是害怕失敗,有時是看不見方向,不知道眼下的努力是為了什麼。還有些時候,是太累了想要歇一歇。
它告訴孩子,偶爾停下也不要有負疚感。就算是一隻直衝雲霄的小鳥,也需要停下來,然後用力蹬踏樹枝,藉著那份力量才能自在翱翔。
看到這裡我心裡其實有點酸楚,現在的孩子真可憐!大人看見的永遠都是表象,甚至為之抱怨、暴怒,能看見孩子內心的人太稀少、太可貴了!
《恆星時刻》既熬雞湯也給解藥,它把抵抗拖延症和懶惰的秘訣,包裝成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在懂得、理解的前提下,不惹孩子反感地給他們喂下。
比如,人之所以有拖延症,其實跟大腦的特性相關!
它需要巨大的能量支援,如果沒吃飽,就會消極怠工。
它天生是摸魚大戶,特別愛偷懶。
而且很脆弱,太累了就會“中毒”。
還有個特性,就是喜歡嘗甜頭,被獎勵。
至於怎麼去馴服大腦,《恆星時刻》也給出了可操作性極強的建議!
比如,反向暴擊——
當你計劃好9點開始學習,但懶惰的大腦總是蠱惑你,9點半再開始也行,10點再學也不晚……這個時候,不妨把目標改成,10點之後禁止學習”,把學習任務包裝成限量發售的“香餑餑”,激發大腦的好奇心和勝負欲。
另一個辦法叫“快樂陷阱”,在作業過程中塞一道你超愛的數學題或者閱讀理解題,讓大腦有所期待;學習的最後安排一篇你最喜歡的古詩詞,完美收官!這樣,學習——糖——學習——糖,大腦還沒吃過癮呢,任務就輕輕鬆鬆結束了!
孩子所有的煩惱,無論在大人眼中是大還是小,《恆星時刻》都給出瞭解決的辦法。
比如,自己個子不夠高,皮膚不夠白,眼睛不夠大,甚至還長小鬍子了……該怎麼辦面對別人異樣的目光?
爸爸媽媽抱怨自己“脾氣大了,越來越不聽話了”,一聽就來氣,好想跟他們大吵一架啊!
自己有了開心的事想跟朋友分享快樂,可ta好像很反感,自己究竟哪裡做錯了?
爸媽好像人機啊,每天來來回回就那麼幾句話,“作業寫完了嗎?”“肚子餓不餓?”真煩人……
被老師眼裡批評了,心裡始終惦記著這件事兒,連吃飯睡覺上課都沒心思,該怎麼辦?
《恆星時刻》提供的心理療愈方法不是紙上談兵,編輯部收集了上千孩子的反饋,整理後又把反饋給專業的心理學專家和青少年教育專家、一線教師,從他們那兒獲得了最權威、最科學也最容易上手操作的方法。
西南大學大家都知道吧?根據教育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它的心理學被評為A類學科,在全國排名前五。
如此厲害的專業團隊,也是《恆星時刻》的合作伙伴之一。
所以,《恆星時刻》裡的心理學知識和解決辦法,不是似是而非的揣測,也不是隻能溫暖一時的雞湯,它真真切切,能夠解決孩子的煩惱,療愈他們的內心。

副刊:給父母的青春期應對指南

這還不算,還有驚喜!
每期《恆星時刻》都有一主一副兩本刊物,主刊是給孩子的心理療愈法寶,副刊則是寫給父母的青春期應對指南。
這種“親子共讀”的心理學讀物在市場上很少見,因為大部分父母根本不願意花時間花精力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他們只願意花錢,給孩子買書報班,讓孩子自己療愈自己。
所以,我特別佩服編輯團隊的勇氣,他們沒有迎合市場需求,把所有問題都丟給孩子,而是保持了柔軟的赤子之心,堅定站在孩子這邊,明白他們這時候有多脆弱,有多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幫助,所以疏導孩子的同時,也不忘給他們準備強大的外援。
△ 彩色封面的給孩子,白底封面的給父母。
副刊的主題和主刊保持一致,只不過閱讀物件變成了父母,內容也相應變了角度。
第一期《社交的奧秘》:孩子在同齡人當中究竟是“社牛”、“社恐”還是默默無聞的“社交小透明”?為什麼當孩子被排擠、孤立,寧願自己受傷也不願意告訴父母?孩子被霸凌,父母該如何幹預,才能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孩子的社交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好多內容值得父母細細品讀!
第2期《情緒的力量》:這本書裡有很多實操性特別強的辦法,手把手教大家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比如,為什麼孩子一會兒開朗一會兒抑鬱,情緒波動特別大?孩子總是逃避和父母討論情緒問題,“不用你管”“說了你也不懂”,該怎麼辦?
第3期《自然而愈》:很多家長都會帶娃接觸大自然,但如何讓週末親子活動擺脫“遛彎兒”的低效,養出孩子強大的身體和心靈,這就觸及很多人的知識盲區了!
這本書基於神經科學原理,教大家正確利用大自然進行成長干預——如何祛除孩子身上的“學味過濃”,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如何降低焦慮……
第4期《拖延與自律》:家長都為孩子的懶惰和拖延感到頭痛,但懶娃和懶娃也有區別,有些是真懶,有些是叛逆,還有的是能量太低!
這本書教家長精準判斷孩子的懶惰程度,還手把手教大家喚醒“懶娃”“拖娃”的內在驅動力,從他律變成自律,重新獲得對生活和學習的掌控感。
第5期《學會學習》: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兒,但聰明的父母也要學會打輔助!
比如,孩子考試前翻來覆去睡不著,甚至胃痛肚子痛該怎麼辦?有些孩子考前“擺爛”,玩手機、打遊戲到深夜,該怎麼幫他們釋放壓力,積極面對?孩子考得不好,大人安慰一下哭得更厲害了又該怎麼辦?
關於孩子的學習,家長可以做的、該做的,都在這本書裡了!
第6 《食愈之力》:有的孩子不愛吃東西不長個兒,有的暴飲暴食體重超標,都是父母煩心的事。這本書教父母看見飲食習慣背後的情緒,厭食背後可能是恐懼和壓力,暴食或許是想遮掩內心的空虛和無助……青春期的飲食問題,遠不是吃什麼那麼簡單的事。
“父母”的身份標籤太龐大,有時會遮住雙眼,讓我們忽略孩子內心真實的需求。
《恆星時刻》的副刊,把父母從父母的角色中抽離出來,用對待和自己一樣的平等個體的態度,理性、平和、有智慧有技巧地對待孩子。

團購詳情

《恆星時刻》走的是“質優價高”路線,每期雜誌定價30元,雖然貴,但買過的媽媽們都知道,無論內容還是裝幀設計印刷,都物超所值。
△ 大氣的十六開本,啞光紙環保油墨印刷,閱讀體驗一級棒。
咱們團購的是過刊(其實7月都沒過,所謂“過刊”都熱乎著呢,是我申請好久才申請下來的),所以價格比較優惠,20251-6月的主刊(給孩子看的)+副刊(給父母看的),一共12本,團購價只要108元。
折算下來,每期2本雜誌才18元,相當於在原價的基礎上打六折,不僅孩子能夠自我療愈,父母也能從中學到很多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的技巧。
關鍵是他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給孩子的心理學雜誌!
購買老規矩:
7天無理由,非質量問題退換貨您需要承擔來回的運費;質量問題退換我們承擔來回運費。店鋪二維碼如下,點選文後的“閱讀原文”也行。
有任何問題的話,您可以:
文章下面留言、
有贊店鋪諮詢、
如果以上都不會,您又是新人,麻煩加下微信maodouma1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