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熱衷算命的年輕人,盯上了DeepSeek,在各大社交平臺出現了大量“玄學指令”帖。儘管AI算命看似有趣,但其背後存在著隱私洩露的風險。同時,一些AI算命應用也暴露出技術不足和收費等問題。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鋅刻度”(ID:znkedu),作者黎炫岐,編輯李季,排版Annalee。文章所述觀點不代表新榜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裡,DeepSeek無疑是最火的話題。根據國內AI產品榜統計,DeepSeek應用上線20天,日活就突破了2000萬。

在小紅書上搜索“DeepSeek玄學”,近六千條筆記呈現出了對這一AI大模型的另類玩法,年輕人在這裡算戀情、測事業、問姻緣。如果問事業,DeepSeek給出的結果細分到事業方向和發展機遇,而問及正緣,答案則具體到:外貌與氣質(從五官輪廓到身材膚色,再到穿搭風格)、性格與行為模式、職場與財富特徵、家庭背景與關係互動、相遇場景與關係推進。







據土默特右旗人民法院,雖然目前市面上的 AI 算命軟體普遍運用了人臉識別和資料處理技術,但披上了技術外衣也沒法達成高準確率的預測,並不具備真正的“算命”能力。此外,有些“AI算命”軟體本質上不具備AI技術研發、運算的能力,更不可能利用AI技術來實現對人類命運的測算。這種“AI算命”軟體聽起來很智慧,其實科技含量並不高,製作起來也不難。




關於新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