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成“算命大師”,AI的盡頭是玄學?

⭐️歡迎預約“新榜內容節—2025新榜大會”直播
編者按:熱衷算命的年輕人,盯上了DeepSeek,在各大社交平臺出現了大量“玄學指令”帖。儘管AI算命看似有趣,但其背後存在著隱私洩露的風險。同時,一些AI算命應用也暴露出技術不足和收費等問題。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鋅刻度”(ID:znkedu),作者黎炫岐,編輯李季,排版Annalee。文章所述觀點不代表新榜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裡,DeepSeek無疑是最火的話題。根據國內AI產品榜統計,DeepSeek應用上線20天,日活就突破了2000萬。

當人們忙著用DeepSeek寫詩、寫小說,或者把它當翻譯當導遊,一些新玩法也成了潮流。比如,讓DeepSeek化身算命大師。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不難看到年輕人用DeepSeek算命的分享帖,“是誰用DeepSeek算命到凌晨三點?是我”“用DeepSeek算八字,省錢省事”……
事實上,不僅是DeepSeek,此前大火的ChatGPT,也未能逃過被要求“算命”的宿命。無論是東方玄學還是西方塔羅,年輕人對ChatGPT的要求也是夠全面。
古人夜觀天象,今人賽博算命。看似如此小眾的賽道,卻有不少人藉此掘到第一桶金。
更適合中國寶寶的“賽博算命”
“沒想到這年頭算命先生也有職場危機,深夜無聊用DeppSeek算命震驚到我睡不著覺”
“DeepSeek算命太強了,嘗試用DeepSeek分析了下八字”
“用DeepSeek算下一任,也太詳細了,詳細到好像個劇本”
……
在小紅書上搜索“DeepSeek玄學”,近六千條筆記呈現出了對這一AI大模型的另類玩法,年輕人在這裡算戀情、測事業、問姻緣。如果問事業,DeepSeek給出的結果細分到事業方向和發展機遇,而問及正緣,答案則具體到:外貌與氣質(從五官輪廓到身材膚色,再到穿搭風格)、性格與行為模式、職場與財富特徵、家庭背景與關係互動、相遇場景與關係推進。
在網上刷到其他網友用DeepSeek算命的帖子後,00後雅玲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下載了DeepSeek,“原本以為自己會用AI問點有價值的問題,沒想到最後用AI搞上了玄學。”
當雅玲按照網友提供的提問文案,輸入了自己的出生年月日並具體到時間和出生地點、工作單位和地點、性別、MBTI型別,然後讓DeepSeek分析正緣畫像。很快,結果映入眼前,“感覺比花錢找人算的還詳盡。”雅玲一時著了迷,又接著問了自己未來一年的事業運和健康。
為了讓DeepSeek算得更準確,雅玲還從網上學習了許多“指令”,並且多次追問和完善資訊,“相當於先把它訓練得更專業對口。”
用DeepSeek算下一任的結果
鋅刻度留意到,在各大社交平臺,已經有不少相關的“玄學指令”帖,其中的指令包括“你現在是一箇中國傳統八字命理的專業研究人員,你熟讀窮通寶典等書籍……請你以一個專業四柱八字研究者的身份,根據以上我所提到的書籍及相關四柱八字的書籍和經驗,對我的八字進行分析”,或者“你是一個命理學大師,深諳八字及奇門等傳統命理方法,請先幫我回顧我過去十年的三個重大事件,再著重分析整體運勢”……
只不過,雖然有許多年輕人跟風一測,但也有很多人認為“結果並不準確”,其中有網友發現,“輸入我和我朋友的資訊,出來的結果都差不多”。
事實上,早在DeepSeek出圈之前,紅極一時的ChatGPT同樣曾成為賽博算命的工具。
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博主用ChatGPT算命,其中有博主表示“我給了出生日期之類的相關資訊讓ChatGPT給我算命,把我之前的經歷算得準得嚇人。”
嗶哩嗶哩網站UP主“候咩咩”曾在2023年上傳了一段與ChatGPT交談的影片,影片中ChatGPT一開始否認有算命的能力,但隨後在交談中,根據up主“候咩咩”給出的生日時間,算起了生辰八字,並給出了相應的解讀,還據此分析了姻緣與事業。這條不足兩分鐘的影片,已有超三萬的觀看量。
鋅刻度留意到,無論是DeepSeek還是ChatGPT,賽博玄學的前提是一套優質提示詞,即首先要將需求描述清楚且儘可能詳細。
術業有專攻,誰在悶聲發大財?
當DeepSeek和ChatGPT被開發出玄學“新玩法”,“DeepSeek們”顯然還有所顧慮,近日,不少網友提出算命需求時,DeepSeek給出的回答是“對不起,我還沒有學會如何思考這類問題,我擅長數學、程式碼、邏輯類的題目,歡迎與我交流”或者直接顯示“伺服器繁忙”。
不過,AI算命這一小眾賽道卻早已擠滿了掘金的玩家,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AI算命應用,能叫得上名號的就有 Quin、Vedic、Lumi、Tarotmaster、SigniFi 等。
其中,AI 塔羅產品 Lumi 的slogan是“像和朋友聊天一樣,享受塔羅牌占卜體驗。”據瞭解,Lumi允許使用者隨機抽取一張或多張塔羅牌,並且根據所選的問題提供深入的分析。不過,這並非是免費的,Lumi 是會員制,價格為每月 12 美元。但目前,該官網已經停止運營。
另一個AI算命應用Quin每週收費 98 元人民幣,而在同一次對話中,可 24 小時內無限次提問。據天眼查,該軟體是深圳市愛思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的軟體著作,在2024年首次發表,而在蘋果商城,其在蘋果娛樂榜排名第三,目前已有超五萬評分,評分達4.7分。
據鋅刻度體驗,Quin的流程較Lumi更豐富,除了提問、抽卡、解讀這三個步驟外,它還會推薦牌陣,甚至還會提醒占卜者抽牌時深呼吸,保持專注。 
圖片來源:天眼查
不過,鋅刻度留意到,在蘋果應用商店,有不少人評論Quin“登入不上去”“提問什麼都顯示錯誤”“剛充了會員,結果一直顯示驗證出錯無法解牌”……
此外,不少大模型應用也搞出了相關智慧體,例如 Kimi 的“塔羅師”。
Kimi由月之暗面這一成立不到2年的公司研發,2023年10月,Kimi首次亮相,就曾火到宕機數次。2024年8月,訊息傳出,騰訊參與該公司最新3億美元融資,助其估值升至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0億元。
Kimi智慧助手的“塔羅師”智慧體
在 Kimi 的智慧體商店中,塔羅師被列在推薦應用的前幾名,也是官方出品的唯一幾個應用之一。和線下的塔羅牌占卜類似,Kimi 也需要使用者首先提出一個問題。Kimi 提供了幾個模板問題,比如“我即將做出的決定會帶來什麼後果”或者“請為我揭示未來幾個月內我的財務狀況。” 不過,目前Kimi並未對該項服務收取費用,其slogan即“有事沒事測一測,不花錢。”
此外,一些和心理健康搭邊的 AI 應用,也提供類似塔羅牌的功能。比如AI 日記“心光”的今日塔羅牌,AI 心理陪伴應用“林間療愈室”的星語圖等等。
暗藏的風險
你或許認為AI算命,多少有些“不務正業”,但早在2023年,《自然》子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這篇論文中描述了一個AI大模型方法,這個方法能從不同方面準確預測一個人的生活,以及這個人生活的走向,包括個體的健康、收入和過早死亡的可能性,幾乎是一個算命版的大模型。
據這篇論文,研究團隊先是利用了丹麥一個國家登記處上約600萬人的教育、健康、收入、職業和其他生活事件資料,設計了一個機器學習方法,來構建個體的人類生活軌跡。同時,基於大語言模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演算法,用來預測個體的未來生活,並將這個演算法命名為life2vec。
可以看到,“AI+”工具的開發已經成為全行業關注的一大焦點。不管是聚焦在效率提升的即時使用型工具,還是流量加身,專注玩梗、整活的輕巧型AI工具,C端使用者在AI的大方向上已經爆發出了不小的想象力。
然而,AI算命背後也暗藏一定風險。
據土默特右旗人民法院,雖然目前市面上的 AI 算命軟體普遍運用了人臉識別和資料處理技術,但披上了技術外衣也沒法達成高準確率的預測,並不具備真正的“算命”能力。此外,有些“AI算命”軟體本質上不具備AI技術研發、運算的能力,更不可能利用AI技術來實現對人類命運的測算。這種“AI算命”軟體聽起來很智慧,其實科技含量並不高,製作起來也不難。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而此前,央視新聞也對網路占卜進行過相關報道,指出大部分的AI算命程式需要你先上傳一張“正面”“五官清晰”“不戴眼鏡”“無劉海”的照片,這就有可能造成個人生物資訊的洩露或被不當利用。
事實上,目前在社交平臺,也有不少網友提醒“最近DeepSeek賽博算命爆火,千萬不要被衝昏頭腦”。這篇筆記提到“DeepSeek的賽博算命功能確實很有趣,但它本質上還是基於演算法和資料的分析,不是真正的算命……要保護隱私,小心資訊洩露。不要輕易輸入自己的個人資訊,比如生日、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
當然,大部分年輕人也都明白,得救之道不在其中,命運不在牌裡。用AI算命,更多還是圖個樂子。

  關於新榜

• 作為資料驅動的網際網路內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體內容營銷和企業服務系列產品,助力中國企業數字化內容資產獲取與管理,服務於內容產業,以內容服務產業。
• 我們的客戶既包括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中國平安、比亞迪、京東、通威、貝殼、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雅詩蘭黛、迪士尼等頭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長的中小企業、新興品牌和MCN機構。面向企業的內容化組織建設,新榜提供從公域流量募集分發到私域內容運營建設的各項所需。
• “新媒體,找新榜”是我們的使命。憑藉全面穩定的新媒體內容資料產品和企業服務能力,新榜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上海數字廣告領軍企業,曾榮獲“全國內容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上海文化企業十佳”、“中國廣告新媒體貢獻年度大獎”等稱號,擁有多個傳播評估監測專利。瀏覽器搜尋新榜官網,獲取更多新媒體動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