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推水晶,古老玄學的賽博朋克新玩法

作者|James
朋友們,你們見過最魔幻的網際網路行為藝術是什麼?
是直播間裡家人們含淚砍下緬北翡翠的屠龍刀?還是朋友圈微商喜提和諧號高鐵的凡爾賽文學?
不,這些傳統藝能都弱爆了。現在最野的玩法是——用AI大模型當紅炸子雞DeepSeek給人批八字,然後集體去搶購幾十上百,乃至上千塊錢的……手串手鍊。
這年頭,算命先生不聊提示詞怕是都顯得不夠專業了。只需往DeepSeek裡輸入生辰八字,就能讓義烏的水晶、東海的碎石、華強北的防偽標籤在流水線上集體狂歡。
AI這種人類最新的科技結晶,遇上占卜這種人類最古老的職業。這操作好比開著殲20去菜市場搶雞蛋,用可控核聚變烤羊肉串,當代年輕人與時俱進,硬是把玄學玩出了賽博朋克的美感。
當龔文祥、李一舟的徒子徒孫們用虛無縹緲的AI課瘋狂收割中產韭菜焦慮時,用大模型玩起東方鍊金術,似乎也不算特別吃相難看,好歹使用者可以自助操作,把命運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是系列荒誕劇的“票房密碼”始終未變:用矽基晶片解答碳基生物的焦慮,讓最前沿的科技為最原始的慾望開光,最後在1688批發價和直播間售價之間,收割一道賽博香火錢。
00後左手敲程式碼右手盤串珠,硬是把《周易》陰陽演算出了分散式的效率。只是不知道,AI批出的喜用神給每顆塑膠珠注入的佛性,會比人類大師講的東西更靠譜呢,還是相反?

你的此生唯一,正在流水線上量產 

開啟社交網路,我們就可以見證魔幻現實的狂歡現場。在這裡,不存在什麼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之前刷到過雍和宮求籤靈的人,這次看到DeepSeek算命準肯定也會淪陷,人生軌跡開始發生量子糾纏。
既然深度求索沒公開訓練語料,鬼知道DeepSeek的訓練過程是否融合了《周易》《紫微斗數》和其他什麼不乾淨的東西,總之就是能精確計算出你命裡缺的是木星能量還是火星磁場。
但試驗多了,也能發現其中的套路。當然啦,這套路是否真的存在,跟你問他的問題一樣,都是屬於玄學。
海藍寶、黑曜石、綠檀木、白水晶是人們用DeepSeek測試自己命數時候,最常見能得到的四個結果。因此,全國的寶石廠家都迎來了一波從天而降的紅利,包括小碎石頭的貨,也都被帶了不少。
賣寶石的也沒想到,他們居然被DeepSeek帶火了,第一波DeepSeek算命的人已經在全網找石頭了。在收到"需佩戴綠檀木平衡五行"的批文後,各種連夜下單“義烏出品”的瘋狂就已成定局。
當然“義烏”是個代稱,對於專門的珠寶類產品,國內有江蘇東海等其他的產業聚集地。但問題在於,這些地方乾的事情無一例外,都是在消解石頭身上帶的那種神奇。
珠寶直播間裡,主播捧著塊水晶聲淚俱下:“家人們看這個能量場!DeepSeek認證過的招桃花神器!”說實話,你賣正牌振金或者無限寶石,都不會有她這麼激情燃燒。
但是實際上呢?三個月前,在楊子上《再見愛人》推廣他那堆天價珠子的時候,小娛就曾經深扒過其中的道道
號稱稀有、難得、不易仿造的天珠,其實也早就已經逃不過“科技與狠活”的洗禮。不少做這個批發生意的人都會告訴你,什麼指標都是可以被做出來的。
有賣家表示,幾百塊錢買的現代珠子,透過泡一種“科技油”,可以秒變成“幾十幾百個W的老天珠”,什麼紋路透光啥的都沒啥區別。而所謂天珠的“天眼紋飾”,當然也可以透過切割機打磨定型,滾筒機裡邊拋光做出來,甚至路邊普通的水泥和石子也可以做成“黑不溜丟的這種天珠”。
爆料者說,“天珠是文玩世界裡邊最大的騙局”,產量是“拿卡車計算的”,成本“就是8.8塊,不是八十八,也不是880,更不要說什麼過億”。
從2018的俄羅斯世界盃,到2024的巴黎奧運會,吉祥物總是最受關注和被搶購的紀念品之一。極少有人注意到那些毛絨玩具的標籤上印著"Made in China"的字樣,大家都習以為常——除了在紀念品店裡的中國人。
千里迢迢來看比賽,想帶個獨一無二的回憶給家裡人,總不能出口轉內銷吧?他們拿著還沒付款的玩具望著中國製造的標籤,一時間,買也不是,不買也不是。
還有,這段時間“俄羅斯商品館”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但仔細一看那些套娃和金閃閃的酒杯,都是義烏產沒跑了;食品方面,蜂蜜還好,要是看到各種肉腸,那200%都是滿洲里、綏芬河的工廠“採用俄羅斯技術生產”的。
一種酸奶,在內蒙就是草原老酸奶,在南鑼鼓巷就是老北京酸奶,在田子坊就是上海老酸奶,反正到了哪都是老,是乾隆吃了讚不絕口的那種老。
你完全可以想象,為了讓看到算命結果下單的你,第一時間拿到心儀的靈驗首飾,各地產業鏈正在加速開動的景象,可能水晶和石頭的塑膠來自江蘇東海,但是防偽標籤會從華強北打包快遞。
再過一陣,怕是連五臺山腳下的算命攤,都會掛起“本店接入DeepSeek”的招牌。風水先生不會寫提示詞,比不會背陰陽口訣都丟人。

集體焦慮,異化成賽博香火

扒開消費狂歡的程式碼底層,我們會發現AI只是個引子,一切和之前一樣,依然是場精心設計的焦慮收割機。
小娛記得一年前ChatGPT剛起來的時候,國內最快發家致富的AI創業者其實是李一舟。而李一舟“師承”的老前輩則是微商教父龔文祥。“龔老師底下的AI社群,是百億千群的規模”,據爆料,其自己掌握最核心的AI觸電會會員1300人,按每個人2000元入門門檻計算,就是最少260萬。而龔文祥弟子又各自收費“49-29999”不等,建立了數百個群。
這一次DeepSeek爆火也不例外,有人搞了個“用DeepSeek賺小錢”的社群,沒想到4天竟然有近4000人付費加入,收入近20萬元。
“未來所有做生意和造富的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不學AI人工智慧一定會被淘汰!”歲歲年年AI不同,年年月月的話術還是那些老話。
據說有人觀察過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很多年以來沒變過的主題只有那麼幾個——賺錢理財、戀愛婚姻、養生治病。
人吶,就都不知道,自己以為命運不可以預料,實際上想要的東西永遠脫不出三樣:健康、金錢,還有陪伴。這讓小娛想起白雪公主後媽的魔鏡,只不過照出來的不是內心深處的渴望,而是拼xx商家的庫存清單。
小娛去搜了搜怎麼“DeepSeek算命”,發現其實這入門門檻好歹已經算低的了。
有人買課程上課,那可能是連環套路,不是一次幾百幾千的投入,往大了說十幾萬都有可能。算命這邊呢?人美心善的姐妹早就把話術教程準備好了,不要賣課,全部免費奉送。   
這位博主餵給DeepSeek的資訊,就像一位碳基的算命先生可能對我們問的那樣,而準確度究竟如何呢?
也是跟人類算命類似,它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解讀你提供的資訊和潛臺詞,給出回答。專業觀眾則可以看出更多的門道。
“作為玄學人,個人感覺deepseek已經比市面上所有AI專業度都高出很多,但是仍舊會出小錯誤(如把財星作為女命配偶/地支作用出錯等),但指出後會糾正。結果的準確度上,具體某個方面準確度比較高,尤其是主觀方面,比如問感情觀和感情生活,客觀上比如問學歷、富貴層次比較寬泛,前後不一致。
也驗證過幾個名人八字,結果把乾隆的命看成中下勞苦命。所以可以借鑑具體方面,大的批命方面如果結果不好也不用太介懷。
另外深度思考功能確實是玄學人的福音,可以對命例進行復盤。比如可以問他算出來學歷是本科,但實際上命主博士畢業,是哪個細節沒考慮到導致的。”
其實,DeepSeek之前的大模型很早就被運用在AI算命領域,但當時的結果準確度都很低,消費者自己可能都不信,也只能做娛樂或者參考用途。而大模型的幻覺問題也成為算命產品的致命傷,“問了三次,次次都不一樣”會非常打擊信眾對結果的信任度。
DeepSeek這波對某些人來說結果“超準”的體驗一方面是命中了一些本來就善於“腦內補完”的年輕人,他們更願意幫助AI演算法把其中不協調的部分給“圓回來”。另一方面則是基數上去了,哪怕百分比很小,絕對人數也很多。   
就在這幾天,DeepSeek日活輕鬆超越3000萬,註冊使用者早就破億,成為歷史上任何時期使用者增長速度最快的手機應用。在這麼多人當中,就算隨便蒙點什麼東西,驚喜地發現全都答對的幸運兒肯定也是為數不少的。
Z世代在升學、就業、婚戀的三重暴擊下,活得像《魷魚遊戲》裡的大逃殺參賽者一樣,磕磕絆絆,不進則退。人生是曠野,畢業就沒了目標,還被狂風颳走了身上的衣裳。
人生沒有確定性,那就是天塌了。當現實世界的通關秘籍全部失效,他們轉身就求助於玄學和神秘,走向了彩票投注站,在虛擬戀人身上尋求虛無縹緲的心理安慰。
DeepSeek沉默不言,卻深諳此道。它的天然屬性,就是回答更有人味兒——不論是MBTI人格測試,還是五行八字,抑或是星座塔羅,你自己懂得越是一知半解,它在你面前看起來就越專業。最後用水晶手串完成閉環,這套組合拳打得比少林七十二絕技還溜。
但一個AI能有什麼壞心眼呢?人類還好不到哪去吧,那些侃侃而談的大師少有真才實學,大多數都是“我覺得他好厲害,什麼都懂,直到他開始講到我所在的領域”。
當演算法成為新型香爐,點贊替代了手盤天珠,跪拜賽博佛祖總給人一種虛無感。就像上了年紀的人不會用手機,卻發現哪裡都不收“實體錢”。
看來花大幾千買個成本幾塊的“智商稅”,也是個願者上鉤的買賣。你笑她“信則有,不信則無”,她沒準會搬出一本《小王子》教育你:
“我手裡拿的也不過是一串珠子,和其他千萬串珠子一樣。但是,如果它馴服了我,我們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對我來說,它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對它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