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哪吒,我又能帶娃了

週末在網上刷到電影《哪吒1》片段,裡面哪吒一副吊兒郎當的鬼樣,正哼著厭世小曲:生活啊你全是淚,沒死就是活受罪,越是折騰越倒黴,越有追求越悲催,垂死掙扎你累不累,不如癱在床上睡。
我在裡面瞅到幾分很熟悉的影子,這欠打的模樣,這不屑的語氣,跟青春期的小孩怎麼這麼像?還有之前爸媽推門進來,他一開口就是那幾個熟悉的字:別煩我。
因為這個片段,我趕緊先看了《哪吒1》,準備過段時間回國補上2。看的時候仔細思索了一番哪吒的形象,是逆子,剔骨還肉,古代神話聽起來很是讓人汗毛一凜。小時候有一陣我搞不清哪吒和紅孩兒,他們的人物形象都是孩子氣,愛闖禍,無法無天,誰都不放眼裡。
《哪吒1》裡開篇用了一個設定,哪吒本應該是靈丸轉世,結果靈丸被偷,只剩魔丸。哪吒和敖丙,好比一個是學渣,一個是學霸。學霸乖巧,溫順,是家族之光。學渣每天教大家做人,父母打得,師傅也打得。
他媽媽倒是挺慈祥的,從來不生氣。
電影裡用一個設定給我答題解惑,因為哪吒只有三年的命,三年後魔丸要被天收云云。所以哪吒他娘什麼都答應,什麼都不生氣。她只是傷心,焦慮。
小時候不是很理解這個神話,不理解哪吒為什麼這麼犟,就像不理解精衛填海,為啥這麼執著,都已經當鳥了,還一遍遍往海里投樹枝……
人到中年終於理解了老祖宗的智慧,他們創造哪吒神話時,想必也是對人間逆子感到相當頭疼。
逆子其實是一個廣泛存在。
逆子就是你明明給他指了條光明大道,他非要挑荊棘小路去爬的人。
哪吒他娘希望哪吒開開心心,偏偏他老是不高興。我希望我兒子……說實話,從他很小的時候開始,我一直有個不切實際的希望,希望我兒子是個運動健將。結果現在跳個繩都不願意。他喜歡靜靜地觀鳥,這種愛好簡而言之,就是在森林裡苦苦等一隻小鳥現身。
有時他出去觀鳥一整天,只拍到兩隻鳥。漫長的一整天,鳥只出現短短數分鐘。我會不切實際地跟他建議,那什麼,你等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刷套數學卷子?這不是挺好嗎?時間都給利用上了。要不做點英文閱讀也行啊,怎麼等不是等?
艾文答,做不了,觀鳥是要很專心的。
偶爾我也會對著他有一番肺腑之言:你說你要是個學霸多好啊。
是個學霸的話,我就不用擔憂那麼多了,也不用老是在當媽的道路上常感到迷茫。還能到處假裝低調:哎呀,我兒子平常根本不讀書,作業都不做的,我也不知道他怎麼老考第一。
艾文打斷我的白日夢,答:你想什麼呢,怎麼可能?
這不都是哪吒的臺詞嗎?
《哪吒1》裡哪吒因為魔丸轉世,體內常有一股無名邪火。他到處惹事的鏡頭,我發自內心覺得煎熬,真的煎熬,幾次看不下去。好煩啊,這樣的小孩,就不能乖一點嗎?
跟古典神話不一樣,裡面哪吒父親已經改頭換面,又慈祥又理解小孩。完全不是我小時候看過的李天王,不近人情只有威嚴沒有親情,從相生相剋一下變得相親相愛。
這點我是這麼理解的,以前的逆子,越叛逆離家越遠。他終身得不到家人理解,只以惹禍精形象,變成一個模糊的遠行者。
現在面對叛逆小孩,我的心也跟新的李靖一樣。哪怕他被所有人說不好,他總歸還是我兒子,我相信他內心良善,並沒有養壞。
前兩天吐槽兒子的各種不規矩後,很多網友給我支招,表示不理解,這樣你都不教訓?小孩敢跟大人說閉嘴,走開,這樣你都不打個耳光?
看到打耳光三個字,忽然一陣憤怒。第一反應是,如果當年我父母打過我耳光,這輩子一定再也不會回家。
之所以有這種反應,是因為我也是個逆子。
我叛逆的時候,比艾文也厲害多了。小時候有個大人摸了下我的後腦勺,忽然看著我說:嚯,你長了反骨。
反骨便是什麼都不肯聽別人安排,我命由天不由我,憑什麼要聽你囉嗦?
人到中年,反骨大概沒有了,現在變成了囉囉嗦嗦的中年婦女,會對著小孩一遍遍說:你喝水啊,你吃青菜啊,刷牙了嗎?為什麼頭聞著很臭?
算了,我認輸。
反骨仔養到反骨仔,可能是真的為了回報那些年對爸媽出言不遜,一隻只童年射來的冷箭,三十年後全在自己背上。
仔細想想,我兒比哪吒還是好一點,他只是讓當爸媽的不開心,還沒有出門大鬧天宮。
要像哪吒他娘一樣,少管,少說,天天忙著在外面打妖精最好。
逆子的事,只能他自己一意孤行,別人誰都幫不了。
毛利,作家,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全職爸爸》,都市情感小說《結婚練習生》《卵子的吶喊》(點選作品名即可閱讀)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