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選擇去河南,是因為大聖迷戀水滸,也特別喜歡大宋,就想帶他去開封的清明上河園和萬歲山武俠城玩一玩,老笨一聽,順路就把安陽的殷墟博物館和河南博物院安排進了五天四夜的行程裡。
因為他能請的假期非常有限,十三朝古都洛陽來不及去,只能遺憾地安排進下一次的行程裡。
從北京出發直達開封的車不多,起初我們是想走安陽-開封-鄭州-北京的線路,後來一查天氣預報,到開封的那兩天可能會下大雨,於是就改成了安陽-鄭州-開封-北京,這個決定無比正確,完美避開了開封的暴雨。
第一站 安陽
去安陽,就是衝著殷墟博物館去的。
來之前,強烈推薦先讀一讀【翦商】和中華遺產最新的這期殷墟專題雜誌,還可以帶孩子看看紀錄片【何以中國】的【殷墟】這一集。

殷墟是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且被出土的甲骨文證明的商代晚期都城,在考古學界和歷史愛好者心中的地位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裡出土的司(後)母戊鼎是國博的鎮館之寶,婦好鴞尊是河南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隨便挖出點文物,在別的博物館都是大神級展品,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殷墟博物館才有底氣收80的門票。

不過當天也可以約夜場的免費票,每天限量2000張,5點半以後可以進。
逛殷墟博物館有兩個建議:
一是建議請講解,既可以在各大平臺上找,普通的人均一百多,給我們講解的是一個說話細聲細語的美女講解員。
也可以請官方的講解,一場 280,可以現場和別人拼,到的早的話可以考慮,不過有人反映官方講解員有點敷衍,急匆匆趕進度,體驗差了一點。
另一個建議是多穿點,這絕對是我去過的最冷的博物館,空調開得特別猛,和外面的35度高溫形成了強烈反差,凍得人直打哆嗦,最後逼得我們把雨衣都給大聖套上了。

殷墟博物館的布展還是比較合理的,展廳也大,人流很快就會被分散掉,起碼我們去那天,沒發現一個展品擠滿人不動的情況,這一點河南博物院做得好。
三個小時的講解資訊量巨大,一件件展品像記憶碎片一樣還原殷商曆史,甲骨文和青銅器是主打,“一片甲骨驚天下,千年漢字貫古今”,這片罕見的水牛骨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不過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煮著人頭骨的那隻青銅甗,野蠻而殘酷的殉葬制度讓人不寒而慄。
因為在館裡的時間太長,午飯我們索性就在餐廳解決了,口味算是景區裡比較好的,價格更是良心,甲骨面非常有特色。

順便說一句,這裡蓋章是不需要消費的,有集章愛好者可以自己帶個本子來。
旁邊的殷墟宗廟距離博物館很近,有擺渡車,裡面主要展示的是建築基址,大部分已經回填,由於文物都已經轉到了新館,這裡可看的只有遺址,可看性實在是不強,完全不值50元的票價。
門票原本是含王陵的,但是因為太遠,再加上天氣太熱,我們就沒去。
中國文字博物館也值得一去,它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中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免費但需要預約,主要展出的是中國文字的變遷歷程,分為宣文館,徽文館和博文館,我們去的時候後兩個館在裝修,只逛了宣文館。
在這裡,所有的文物都與文字有關,雖然以複製品居多,展品級別無法和殷墟相提並論,但是對孩子更好的瞭解文字變遷很有幫助。

大聖之前聽說安陽的文峰塔能親自登頂,早就躍躍欲試,可惜我們來得有點晚,5月份開始,文峰塔就不讓登了,以後估計也不會開放登塔了,這座塔上粗下細的造型全國僅此一例,也值得一看。

吃的我們基本上就在酒店附近的家風老館子解決了,他們家的罈子雞強烈推薦,因為工序耗時長,所以要吃這隻雞得提前一天預約。

第二站 河南博物院
去鄭州,主要是為了轉車,順便逛一逛大名鼎鼎的河南博物院,中原大省的家底太雄厚了,這裡幾乎藏著半部中國史。
豫博需要提前預約,公眾號可約5日內的門票,直接去的話有可能票被約完了,尤其是暑假疊加週末的時候。
有人說如果沒約上票,直接花錢約華夏古樂或者華府來潮活動,也可以進館,約不上的可以試試這個途徑。
之前看小紅書說豫博的行李寄存非常不人性化,可存的地方很少,也沒人管,因為我們有個箱子,還隱隱擔心找不到地方放。
到了之後發現標識很清晰,行李寄存處不在館裡,而是在一進院子的門口出,可以免費寄存到晚上5點,一定要記住這個時間,寄存處的工作人員到點就鎖門下班,等你逛完發現行李拿不出來是很抓狂的。
官方講解按等級收費,也有志願者講解,提前看好時間。
前臺還有AR講解器,直接對著文物實物掃描就可以聽講解,看著很高科技,我給大聖租了一個,40塊錢兩個小時,由於文物太多,兩小時根本不夠用。上次發到綠番茄上時,很多讀者都對這個東西感興趣。

在豫博請人工講解有一個問題是,因為文物太多,講解會過得很快,只能跟著他們的節奏走,比較適合時間充裕多次來的,時間緊的話,跟著講解走可能只夠看完重點文物的。
豫博的場館是98年建的,硬體比較老舊,常年人滿為患,尤其到了暑假步子都很難挪開。但地方小也有小的好,展品緊湊,館與館之間緊挨著,不需要像國博一樣暴走。
耐心逛的話,一天的時間都不太夠,因為好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我們去的那天是工作日,儘管有心理預期,一進館洶湧的人流還是把我給驚到了,尤其是鎮館之寶的前面真的是圍得水洩不通。一直逛到三層的時候,人流才漸漸分散開。
如果你沒有時間順序強迫症,按照歷史的倒序從四層往一層逛,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人流錯峰。
時間充裕的話,強烈推薦體驗博物院的華夏古樂,這是豫博的網紅IP,小程式裡提前三天購票,只需要40塊錢,你就聽到8000多年前的骨笛,3000多年前的排簫和編鐘。

當你閉上眼睛感受古樂的韻律時,歷史就在你的耳邊輕淺吟低唱。

第三站 開封
開封是八朝古都,它最豔麗的底色是大宋,可是因為黃河水患,整個城裡留下來的屬於大宋痕跡,只有鐵塔和繁塔。

到開封已是晚上,白天的一場暴雨,大街上滿是積水。
滿大街的共享電動車是開封的一大特色,頭盔一戴誰也不愛,方圓三公里之內說走就走,你就說city不city吧~
我們住的地方離清明上河園和萬歲山武俠城不遠,騎個十分鐘左右的共享電動車就到了,這兩個網紅遊樂園如今是開封的流量擔當。

清園是仿著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而修,建築上宋代元素更足,表演的重頭戲是岳飛槍挑小梁王、東京保衛戰以及晚上的東京夢華和打鐵花。
東京夢華和打鐵花的時間是衝突的,只能二選一,我們最後就選了打鐵花。
如果買東京夢華的票,是可以免門票的。也可直接住在清園裡的滿庭芳酒店,能不限次出入景區,累了可以隨時回房間休息,高溫天能隨時找個地方躺著吹空調,這個優勢真的無法替代。
清園的小程式做的很好,和迪士尼、環球影城一樣,表演什麼時候開始、怎麼導航一目瞭然。

岳飛槍挑小梁王最好提前半個小時以上入場,晚了就沒座了,實景馬戰很討小孩子的喜歡。

東京保衛戰和打鐵花在一個場地,都是室外,找不到座位的話,直接上假山上找塊視野好的石頭。
這是我第一次看打鐵花,美得驚心動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瞬間就把人帶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宋盛世。
看完打鐵花後可以直接去校場看岳飛郾城大捷,這裡要注意不要走錯路,5點半以後因為東京夢華會清場封路,很多地方都走不過去,得繞好遠,我們就走反了,痛失看郾城大捷的機會。

其他的小專案表演也非常多,大聖對水滸感興趣,所以我們幾乎看完了所有和水滸有關的表演,還參加了鬥雞的競猜。

清園的靈魂在夜景,燈光亮起那一刻,彷彿回到了梁山好漢大鬧東京那一夜。
相比清園的精緻,萬歲山武俠城就接地氣一些,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粗糙……

它的價格親民很多,80的聯票可以三天不限次進入,年票才一百多,所以更受當地人喜歡。
表演是按照線路順序開始的,完全可以跟著人流盲走。
三打祝家莊的爆破場面很壯觀,但音效實在拉胯,根本聽不清說啥。
我們還去圍觀了網上很火的王婆說媒,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王婆正主不在的原因,人氣非常一般,甚至一度出現了冷場。
萬歲山裡的消費水平極其良心,連飲料都不怎麼加價。
唯一難受的就是熱,來開封之前,我沒想到這裡會如此潮熱,三十幾度的高溫疊加百分之八九十的溼度,蒸桑拿都比這舒服。表演基本上都在室外,根本無處可逃,最涼快的地方竟然是衛生間。
強烈強烈強烈推薦你們來一臺迷你電風扇,我這次出行最後悔就是沒帶上它(因為某人告訴我這幾天每天都下雨根本用不上)
如果時間夠的話,兩個都推薦去玩一玩,只逛一個的話個人推薦清園。

下午的火車,所以我們逛到中午就出來了。大聖因為對魯智深的痴迷,點名要去看大相國寺,進去後瘋狂尋找垂楊柳和菜園子。

大相國寺旁邊的州橋遺址是我們此行的一個意外驚喜,這是一個考古現場開發出來的參觀專案,98元的門票含講解,以及一張未來博物館落成後的參觀門票。
州橋始建於唐,雄跨於汴河之上,曾經何其壯觀。水滸傳中,楊志就是在這裡賣刀遇上的潑皮牛二。
“兩岸夾歌樓,明月光相射”見證了它曾經的繁華,而到了南宋時,這裡已經物是人非。著名詩人范成大曾在此作詩表達悲愴的思鄉之情和喪國之辱: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開封經歷了數次大水患,隨著地層不斷堆積,形成了“城摞城”的景象,這裡竟不知不覺埋了七個朝代。

北宋之後,黃河氾濫導致汴河淤塞日漸嚴重,明初為了方便從北方運輸物資到南京,曾清理河道,在州橋原址基礎上加高加寬,變平橋為拱橋。而隨著朱棣遷都北京,這座橋慢慢失去了它的價值,兩岸居民不斷在橋面上蓋房。
明末李自成起義,引洪水灌城後,州橋便與汴河一起徹底在開封地面上消失。直到2020年,開封重啟州橋遺址的挖掘工作,孟元老筆下的州橋才重新浮現在世人面前。

“州橋正對大內御街……其柱皆青石為之,石樑石筍楯欄,近橋兩岸,皆石壁雕鐫海馬水獸飛雲之狀,橋下密排石柱,蓋車駕御路也。”——【東京夢華錄】

(網圖)
海馬,仙鶴,祥雲栩栩如生,州橋明月今猶在,不見當年河畔人,一眼千年的大宋,就這麼被剝開層層迷霧,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當你看到那疊起的城址遺蹟,看到宋代河岸的石雕遺存,內心會有種被突然擊中的感覺。
120元的開封聯票也包含這個地方,但是不含講解。如果不懂這段歷史,還是推薦去聽一聽講解,否則你不知道它感動在哪裡,震撼在哪裡,看到的就是兩個“平平無奇”的大坑。

最後,感慨一下我們的幸運。剛踏上回程的火車,開封又開始下雨了,而且特大暴雨,那兩日的晴天彷彿是專門為我們而開的小差。
愛歷史的娃,暑假一定要去一次河南,這裡值得一刷再刷。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