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價投觀察員
來源:雪球
2025年一季度財報一齣, 中藥界的兩大“ 頂流” —— 片仔癀和雲南白藥, 又雙叒叕被拉出來“ 比美” 了。 一個靠“ 一粒藥賣760元” 撐起千億市值, 一個靠“ 牙膏賣到全國第一” 穩坐日化頭把交椅。 這倆活寶的財報, 就像兩個性格迥異的學霸: 一個悶聲發大財, 一個捲到飛起。 咱們今天就來扒一扒, 到底誰更“ 能打” !
一、 賺錢能力: 片仔癀“ 摳門” 但會過日子, 雲南白藥“ 大方” 但利潤狂飆
片仔癀: 一季度營收31.42億元, 同比下滑0.92%, 但淨利潤10億元, 反而漲了2.59%。 這操作就像“ 奶茶店銷量降了, 但漲價+省廣告費, 利潤反而更高” —— 毛利率從47%降到45%, 但銷售費用直接砍了38%, 最終每賣100元能淨賺32元, 比去年還多賺0.8元。 把我驚的直呼: “ 這波操作, 666! ”
雲南白藥: 營收108.41億元, 同比微增0.62%, 但淨利潤19.35億元, 暴漲13.67%! 工業毛利率飆到68.34%, 工業收入同比漲7.63%。 這就像“ 賣牙膏的突然開始賣高階護膚品” , 利潤直接起飛。 不過, 雲南白藥也“ 摳” 了一把: 銷售費用降了13.23%, 管理費用降了3.12%, 但研發費用漲了4.96%—— 這波“ 降本增效+偷偷搞研發” , 堪稱“ 悶聲發大財” 的典範。
二、 業務結構: 片仔癀“ 藥+妝” 雙線作戰, 雲南白藥“ 工業+商業” 兩點開花
片仔癀: 核心業務: 肝病用藥( 比如片仔癀錠劑) 扛起大旗, 但成本壓力山大—— 牛黃兩年漲了154%, 單粒藥成本飆到210元。 不過, 片仔癀直接提價到760元/粒, 還新增了32家國藥堂, 找了220個名醫坐診, 醫院渠道銷量暴漲21%。
黑馬業務: 化妝品一季度賣了1億元, 同比暴漲41%! 珍珠霜、 珍珠膏在天貓、 京東美妝榜排前三, 復購率高達38%。 這波操作, 簡直是“ 中藥老字號玩轉美妝圈” 的教科書。 海外佈局: 東南亞銷量漲了35%, 還和泰國正大集團合作建廠, 從“ 出口產品” 變成“ 當地製造” 。 這波“ 出海” , 直接對標雲南白藥牙膏的全球化野心。
雲南白藥: 工業板塊: 收入44.70億元, 同比漲7.63%, 毛利率68.34%。 核心產品( 比如雲南白藥氣霧劑、 牙膏) 繼續穩坐市場第一, 但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0.08%。 商業板塊: 收入63.71億元, 但毛利率只有6.21%。 這就像“ 賣牙膏的突然接了個超市批發單” , 雖然營收高, 但利潤薄。 AI轉型: 雲南白藥直接接入DeepSeek大模型, 上線數字員工“ 白小柒” “ 重小樓” , 搞智慧營銷、 輔助研發。 這波操作, 簡直是“ 中藥老字號玩轉AI” 的先鋒。
三、 現金流與風險: 片仔癀“ 囤貨狂魔” , 雲南白藥“ 應收賬款壓頂”
片仔癀: 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9.16億元, 同比暴漲72.33%! 這得益於“ 賣貨收現金30.4億元” +“ 拖供應商賬期更長” 。 更絕的是, 片仔癀囤的牛黃足夠用到2030年, 堪稱“ 中藥界的倉鼠” 。
雲南白藥: 經營性淨現金流7.14億元, 同比漲35.39%, 但應收賬款高達109.24億元, 同比漲10.08%。 這就像“ 賣牙膏的賒賬太多, 錢暫時收不回來” —— 雖然利潤漲了, 但資金回籠速度得提上日程。
四、 分紅與估值: 片仔癀“ 摳門” , 雲南白藥“ 大方”
片仔癀: 攤薄每股收益1.66元, 但股息率不足1%, 堪稱“ 中藥界的鐵公雞” 。
雲南白藥: 基本每股收益1.08元, 股息率4%左右, 分紅率高達90.09%! 這波操作, 簡直是“ 股東的貼心小棉襖” 。
五、 總結: 中藥界的“ 茅臺” 和“ 牙膏大佬” , 誰更香?
片仔癀: 靠“ 稀缺原料+品牌溢價+跨界美妝” 撐起千億市值, 但研發費用佔比僅2.5%, 長期創新壓力不小。 這就像“ 中藥界的奢侈品” , 賺的是高階市場的錢。
雲南白藥: 靠“ 牙膏+日化+AI轉型” 穩坐行業龍頭, 但商業板塊毛利率低, 應收賬款壓力大。 這就像“ 中藥界的日化巨頭” , 賺的是規模效應的錢。
最後靈魂拷問: 如果你是投資者, 會選“ 摳門但會過日子” 的片仔癀, 還是“ 大方但賒賬率高的” 的雲南白藥?
答案: 小孩子才做選擇, 成年人全都要! ( 畢竟, 中藥界的“ 茅臺” 和“ 牙膏大佬” , 誰不想一起抱回家呢? )
上述內容僅作參考, 非投資建議。 本人能力有限, 若有疏漏、 筆誤或資料偏差, 還望海涵, 感謝理解!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於“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透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