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很多女性都會犯這樣一個錯誤!專家提醒:對身體有害!

儘快改掉這樣的習慣
冬季,很多喜歡健身的女性都會犯一個錯誤:依然像夏天一樣,早上6點起來做高強度的訓練。
這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非但沒有好處,反而還會造成傷害。

暢銷書《Wintering》的作者Katherine May提倡在冬季放慢生活節奏,給身體和情緒一個真正的恢復期。
TikTok上,不少女性健身博主也分享自己放棄早起高強度訓練,改為溫和且靈活的運動方式,以更好地照顧身體和心理健康。
健身博主Emelia Beere坦言,曾經每天早上5點半就去健身房,但今年冬天,她選擇下班後鍛鍊,不再逼自己一大早出門。
開始我還有點自責直到朋友提醒我,許多動物都會冬眠,冬天是恢復和休息的季節,不是拼命的時段。”

她的這番話讓許多女性鬆了一口氣,因為這與主流的“冬天打造夏日身材”的觀點形成了鮮明對比。
那麼,這種“冬季放緩節奏”的趨勢是否有科學依據?
專家表示,有。
女性健康專家、荷爾蒙顧問Fatima Khan醫生指出,季節變換對身體尤其是女性的激素系統影響巨大。

她表示,冬季日照時間縮短,會擾亂人體的晝夜節律,進而影響褪黑素與皮質醇的分泌,這兩種激素控制著睡眠與能量調節。
對已經處於月經週期、絕經期或更年期階段的女性來說,這種影響會更加明顯,可能帶來疲勞、情緒波動和睡眠問題。
她建議,女性應根據季節調整鍛鍊時間,例如冬季選擇中午或傍晚身體溫度和能量最活躍的時段,同時也可以選擇溫和的運動形式,如瑜伽、普拉提或力量訓練,這些更有利於代謝、情緒調節和荷爾蒙平衡。

與此同時,最新研究也指出,女性在冬季可能不僅需要更多休息,還需要“多維度的休息”。
Khan醫生表示,冬季陽光減少會影響維生素D合成,進而導致情緒低落和疲憊感。
而晝夜節律的錯亂會加重身體對“恢復性睡眠”的需求。
她強調,真正有幫助的休息包括認知休息(減少螢幕使用)、感官休息(處於安靜、溫和的環境)和情緒休息(降低社交壓力),這些對於女性在寒冬中保持平衡至關重要。

然而,真正難以改變的,其實往往是心理上的“自責”。
Dr Khan認為,現代社會將“高效率”與“自我價值”強行繫結,但生物節律卻告訴我們另一種真相。
“我們的身體並不是機器,而是跟隨自然變化的有機系統。冬季本身就是一個能量內斂的週期,慢下來並不是懶惰,而是一種自然的調節。”
如果強行維持與夏季一樣的節奏,反而可能導致晝夜節律紊亂、情緒低落及激素失衡。
因此,順應身體對溫暖、靜止、休息的渴望,不僅不是軟弱,反而是對健康最本質的尊重。

睡眠專家Rachel Beard也贊同這一觀點,她表示,冬天的鍛鍊方式應更加溫和和靈活。
“如果你早上起床時昏昏沉沉,還要硬撐著去上6點的高強度課程,那其實是在逆身體節奏而行。”
她建議,可以將鍛鍊時間調整為上午中段或傍晚5點至7點之間,這段時間更符合人體能量高峰,有助於調節生理節律,提升睡眠質量。
同時,她也提醒不要完全放棄鍛鍊。
即使只是簡單散步,依然對健康和荷爾蒙調節有幫助。
來源:news.com.au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閒話澳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