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需要微小程度的腦力勞動,零程度的情緒勞動
一線土著海王上線答疑「為什麼一線城市大齡剩女越來越多」:我只能說非常抱歉,她們其實是最好收割的一類人。


土著海王的邏輯乍一聽還行,可稍微一想就發現全是自相矛盾:
矛盾一。他在正文裡只談自己的身高/顏值/衣品,還特地強調自己經濟條件一般,在評論區卻透露了“真正的隱藏條件”:上海本地土著,家有三套房(甭管在哪個犄角旮旯)。
那他怎麼能肯定那80多個被他短擇的女生全是衝著他個人魅力來的,沒有物質利益的博弈?
矛盾二。海王一邊奚落一線城市大齡剩女要顏值還要純粹而長久的愛情,一邊又承認恰恰是她們的“既要又要”讓他得以順利收割她們的芳心和肉體”。
一邊標榜自己“是真正對她們本人感興趣”,一邊承認自己是利用剩女對“被長擇”的期許來短擇她們。
他感興趣的哪兒是什麼“她們本人”啊,不過是她們攜帶的性資源。


海王原話:我能渣到多優秀的女人,只取決於市場有多不平衡。我其實是利用供需不平衡和資訊差,利用她們對婚戀和未來伴侶的期許,進行欺詐性質的交往,騙取性資源和情緒資源。”
確實是把自己的生態位安排得明明白白。
-
市場洞察:想要留在一線城市的女性很多,她們之間激烈的婚戀競爭,降低了男性獲取優質且乾淨的性資源的成本
-
目標群體:有婚姻焦慮的大齡剩女
-
自我優勢分析:顏值 + 戶口 + 房產
-
操作手法:顏值是最有效的敲門磚,戶口和房產則驅動她們為了“嫁給他”的期待而率先對他交付性價值和情緒價值
-
資訊差:男方認為女方不配和自己結婚,而女方不知道男方對她的真實定位
是因為女性日益增長的對傳統婚姻模式的不滿和男性一成不變的對傳統婚姻模式的固守之間,愈演愈烈的矛盾。
男人想固守傳統婚姻模式對女性的定位是:性資源、生育資源、家務打理者,他們認為這種模式最利於男性。
也就是土著海王口所謂剩女不願承認、沒有勇氣接受的“客觀事實” ↓↓

傳統婚姻模式主打“妻子圍繞丈夫的人生重大規劃和婆家的需求來安排自己的生活”。
這意味著女人的“服從性”是男性最看重的,“服從性低”會威脅婚姻穩定。
雖然男人不會直接把這個詞明晃晃提出來,但絕對會默默篩掉“服從性低”的女人。
下圖來自另一位自稱財務自由的海王,關鍵詞:長擇看重女方是否認可婚姻規則。

對女人而言,傳統婚姻模式意味著她得願意犧牲相當一部分的自我意識。
而那些按照學歷場、職場標準衡量,足夠“優秀”資格的女性,“服從性”本來就比能力一般或乾脆沒有職業想法的女性低,也更想擺脫傳統婚姻模式中妻子的生育工具性。
未來女性的自我意識只會越來越強,除非女性受教育程度和進入職場的比率雙雙下跌,否則這個趨勢不可逆轉。
這才是海王口中“市場不平衡”的真正原因。

那麼,想要收穫一個“服從性”足夠低的女性,男人需要在收入上至少達到女方的多少倍才行?
遠在2002年北京師範大學的研究就發現,當丈夫收入是妻子的2倍時,夫妻平等交流、性生活質量、業餘生活和諧度最高。2025年的最新研究給出的答案是3倍。
如果達不到,男性就要對女性的自我意識給予足夠的尊重和接納。
「北京一個年入30的仙女,凹個精緻獨立女性人設,但是在一年100萬的男人眼裡,你的事業規劃、理想追求不一定有多大價值。反而一年也賺30萬的男人,需要你和他一起付首付/還款,更有可能重視你的想法。」
未來有多少男人願意降低對女性的“服從性”要求,來換取女性降低對他收入的要求;又有多少女性願意降低對男性收入方面的要求,來換取他對自己“服從性”方面的要求?
這應該是打破海王口中“市場供需不平衡”的關鍵。

土著海王踩大齡剩女,捧“條件一般卻早早結婚”的女人,因為他認定女性儘早進入婚姻是唯一的人生“贏”法,畢竟如果她們不積極主動去做婚內男人的性資源,可就要變成他這種人的性資源咯~
可實際上,現在的男性責任心越來越弱、承擔力越來越差,女性在婚姻中面臨的不確定性照樣不小。
早早結婚的女性不用面臨大齡剩女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和苦楚,但要面臨長久經營婚姻、應對各種婚內風險的挑戰和苦楚。
而對剩女來說,三股力量對她們形成了合圍之勢:
-
生育焦慮
-
傳統價值觀對她們的審視和評價
-
自我意識的自我實現追求(是否應該向前兩者讓路)
換句話說,三股力量無法同時作用於她的,就不是剩女,不會有這些苦楚。
兩種女性不過是兩種不同的生態位罷了,都有贏家和輸家,都沒人能保證自己一定穩。

男人們就是不信真有女性在權衡不同生態位的利弊後,有可能認為「結婚能得到的利益 < 需要付出的代價」繼而選擇不進入婚姻市場。
他們不信,“不結婚”對女性來說越來越變得不是一件多悲慘、多麼需要被大眾批評被男人批評的事兒。
2025年了,結不結婚只是一個女人的權利,不是她們被評價的標準。想要優質的長期關係可不代表就會拒絕能令自己開心的短期關係,不是兩者只能二選一哦。
土著海王他所謂“市場是由競爭對手(即其他女性)的優秀程度決定的”也不對,因為隨著女性經濟能力的增強,女性不一定非要和其他女性競爭男人,男性的競爭對手也不一定是其他男性,而是女效能帶給自己的快樂。
最後:要論“玩玩兒”,女性即便“年老色衰”,但永遠比男人泡妞要輕而易舉,懂得都懂。只是國人的輿論環境依然很雙標罷了。
所以女人最優策略是:長期關係短期關係都不放過,該怎麼玩兒就怎麼玩兒,只是別像男人到處在網上吹牛什麼80+,咱們主打一個悶聲發財。
▷往期關文章,戳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