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預告+錄取大資料分析報告
未來15年,是決定全球經濟新秩序的關鍵視窗期。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識別出18個主導未來增長的“競技場”(Arena),它們不僅具有高增長潛力,還呈現出高活力的競爭格局,預計將貢獻29萬億至48萬億美元收入,佔全球GDP增量的1/3。
這些領域將引領技術革新、資本流動與產業遷移,不只是風口,更是系統性重構的主戰場。
在其最新發布的《The Next Big Arenas of Competition》報告中,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透過對2005–2020年57個行業的系統回溯與前瞻預測,提出了一個深具洞察力的判斷:
未來的增長不是平均發生的,而是高度集中在少數“競技場”式行業中。
報告發現,過去15年表現最突出的12個領域(如電動車、雲服務、生物製藥、半導體、支付、影片娛樂等),在2020年已佔據全球經濟利潤的一半,並誕生了大量市值超500億美元的巨頭企業。
所謂“競技場”(Arena),不僅僅是某個具體行業,而是由技術突破、投資升級與市場擴容三要素共振,所形成的高增長 + 高活力的動態生態系統。
行業蛋糕不斷做大(高增長),競爭格局持續洗牌(高活力)。
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超級賽道”的興起,幾乎都起源於三股深層驅動力量:
1.技術與商業模式變革:如雲計算、AI、大模型、自動駕駛、模組化建築,均帶來產品形態與服務方式的根本性重構。
2.漸進式投資機會:在這些行業中,投資“內功”——如技術升級、網路效應、資料積累——往往能帶來規模性回報與持續領先優勢。
3.龐大或正在爆發的市場需求:全球數字化、能源轉型、中產消費升級等趨勢,持續釋放新需求,構築新藍海。
當上述三者耦合形成正反饋機制,產業競爭便進入一種“升級式競爭模式”:企業為了不被淘汰,必須不斷加碼投入;每一次投入,不僅提高自身競爭力,也抬高行業門檻;優勝者贏者通吃,失敗者則被迅速淘汰。
這,就是麥肯錫對“競技場”的核心定義 —— 它是一種飛輪式進化的行業結構模型,是一場“無法原地踏步”的商業馬拉松。
基於這一模型,麥肯錫前瞻性地識別出18個將在未來15年引爆增長與重構的“潛在競技場”。這些領域,有的是對現有產業的延續與裂變,有的則是全新的前沿市場。
它們正處於技術躍遷、資本擁擠與需求激增的交匯點上,這18個競技場分別是:
預計到2040年,全球電商在零售市場的滲透率將達到27%至38%,相比當前約20%的佔比將顯著上升。
主要驅動力包括:發展中國家的電商滲透擴張,以及發達國家中新興品類(如健康護理、珠寶、手工藝等)帶來的消費升級。社交電商將成為重要增長點。平臺獲客與“最後一公里”的物流配送基礎設施,也將持續吸引資本注入。
預計2040年,電動車將在全球乘用車銷量中佔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電池能量密度的突破、智慧演算法的升級,以及監管與政策導向,共同推動這一領域從“技術驗證”進入“規模爆發”。
整車製造商與傳統車企均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打造智慧化、低碳化出行新正規化。
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核心,雲服務的需求正在被AI應用和全球企業互聯趨勢持續放大。2005至2020年,該行業複合增長率達17%。
未來,儘管增速趨緩,但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及垂直行業解決方案仍將釋放巨量市場空間。
半導體是AI、通訊、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等行業的基石。預計未來十多年將保持6%-8%的年複合增長。
隨著晶片製程演進、Chiplet架構發展及國產化替代趨勢顯現,行業在中國將持續獲得政策與資本的高度關注。
AI軟體與服務AI Software & Services
人工智慧正從通用模型走向產業深耕,成為驅動社會效率與創造力提升的核心引擎。企業間正在上演“基礎模型軍備競賽”,產品落地與垂直整合能力成為核心競爭點。從辦公自動化到醫療影像識別,AI服務正滲透至幾乎所有高價值場景。
全球數字廣告市場持續擴張,受益於中產階層上網率提高與平臺演算法能力增強。平臺間為爭奪使用者注意力展開激烈競賽,促使內容創意與廣告精準投放技術不斷演進。消費者隱私保護與廣告監管也成為影響生態演化的重要變數。
影片內容消費正由線性電視轉向個性化訂閱模式。儘管內容成本與獲客成本居高不下,但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潛力仍大。麥肯錫預測,2040年全球訂閱流媒體影片服務的家庭將超過10億戶。
共享自動駕駛汽車Shared Autonomous Vehicles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逐步成熟,未來共享出行將擺脫“人+車”結構,演進為“系統+服務”主導的新模式。
麥肯錫預計,到2040年,自動駕駛出行可能佔據共享出行市場25%-51%的收入。監管、城市交通治理與消費者接受度是關鍵變數。
航天正在從政府主導走向商業化時代。可回收火箭技術帶來成本斷崖式下降,使“太空班車化”成為可能。衛星通訊、地球觀測、深空探測與太空製造,將成為下一階段航天產業鏈的價值主軸。
網路攻擊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已達數萬億美元級別。資料洩露、基礎設施癱瘓等風險日益嚴重,企業正將網路安全視為戰略性投入領域。新技術如零信任架構、AI威脅檢測等將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電池技術持續突破,成為能源轉型和移動出行的關鍵支撐。麥肯錫預計,至2040年電動汽車將佔據全球電池市場80%以上的份額。新材料、固態電池、回收迴圈體系等將成為行業核心創新方向。
電子遊戲已成為主流娛樂方式之一,預計到2030年全球遊戲玩家將佔總人口的40%。移動端和雲遊戲降低了裝置門檻,推動使用者快速增長。3A大作預算已突破2億美元,產業正走向“內容工業化+社交沉浸”新階段。
AI賦能讓機器人從機械執行者轉向智慧協作者。尤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未來有望實現“通用實體智慧”。
隨著製造業自動化、服務業輔助、家庭陪伴等場景拓展,機器人正從試驗走向實用化拐點。
工業與消費生物技術Industrial & Consumer Biotech
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等新技術正顛覆農業、食品、材料、醫藥等傳統行業。
人造蛋白、生物可降解材料、功能性消費品將催生全新消費場景與產業鏈結構。
模組化建築Modular Construction
預製化+裝配式正重構建築邏輯。尤其在住房供需緊張與綠色低碳趨勢推動下,模組化施工將在全球多地快速落地。
其效率提升與成本控制能力,正在吸引開發商與政策方高度關注。
核裂變發電Nuclear Fission Power
小型模組化反應堆(SMR)技術進展,使核能重回全球能源議程。在可再生能源不穩定性的制約下,核裂變提供了“穩定基荷+零碳排放”的雙重解決方案。2030年代將是商用落地的關鍵期。
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與無人機配送,構成未來低空經濟核心圖景。
隨著電池技術與輕量化材料發展,空中交通將打破城市空間格局,形成“第三維度出行網路”。
治療肥胖及代謝類疾病藥物Drugs for obesity
全球肥胖率飆升已成為系統性公共健康挑戰。GLP-1類藥物與新代謝調控療法正快速擴張市場規模。
這一領域結合了醫藥、消費與生活方式三重驅動,是醫療消費化的重要風口。
回顧麥肯錫的這份重磅報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關鍵洞察:
決定未來競爭力的,不是行業標籤,而是“競技場結構”。
在這些競技場中,技術、資本與需求共同構成一個飛輪系統,驅動企業不斷進化。在這個系統裡,唯有不斷升級,才能避免被淘汰。風口不是自然發生,而是結構推動的結果。
對於企業家來說,真正的挑戰不是“找風口”,而是“進入對的競技場,並構建自己的複利機制”;對於投資者而言,決策邏輯應從“選公司”轉向“下注賽道結構”;對於政策制定者、園區構建者,如何營造出一個可以孵化未來競技場的生態土壤,正在成為比招商更具長遠價值的戰略任務。
更進一步地,對於城市/片區而言,該如何用這18個競技場為鏡,重新識別自身的優勢、缺口與躍升路徑?哪些領域是它的“深水區”?哪些又可能是下一輪的“突破點”?
來源:麥肯錫《The next big arenas of competition Arenas are industries that transform the business landscape》 ,轉載:TOP創新區研究院,本文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