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鳥難求”,中產為何偏愛始祖鳥?

一年賣了160億,鳥成硬通貨。
300買一張吊牌?一萬二買一件衝鋒衣?
中產的世界,你不懂。
作為“中產三寶”之一,始祖鳥衝鋒衣,已經成為精緻白領或年輕一族衣櫃裡的必備單品。
網友調侃,以前的“校服”是The North Face(北面),現在的“校服”是始祖鳥。
動輒五六千的衝鋒衣,與其說消費者看重的是面料材質,不如說是看重品牌和LOGO背後代表的身份標籤和價值認同,否則二手平臺上,祖鳥吊牌也不會被炒到最高300元一張,而始祖鳥龍年衝鋒衣,則如同硬通貨,被炒到了12000元。
在“全球一半的始祖鳥被中國人買了”的熱議後面,是“悶聲賺錢”的亞瑪芬。
近日,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釋出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亞瑪芬全年營收同比增長18%至51.8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6.22億元);淨收入增長135%至7300萬美元。
被“營銷聖手”安踏收購後,2024年的亞瑪芬終於迎來扭虧為盈。
亞瑪芬的增長,可以說幾乎大部分來自始祖鳥。
2024年,始祖鳥品牌所在的戶外功能性服飾,是增速最高的業務板塊,增長了36%至21.9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0.33億元)。
中產買爆“一鳥難求”
代購圈傳言,一般代購就只能賺個國內外專櫃差價,但代購“鳥服”甚至能賺到溢價,始祖鳥代購甚至還有一個專屬名詞——鳥販,有的鳥販一個月能賺四萬塊錢。
雖然從不打折,但始祖鳥系列產品依然常常處於缺貨狀態。例如限量發售的軍鳥系列,每次推出都引發消費者的瘋搶,基本是一貨難求。
社交媒體平臺的助推加劇了始祖鳥的稀缺性。
在海外,TikTok使用者JCallRed此前釋出了一段15秒展示始祖鳥夾克防水效能的影片,引發了模仿潮,眾多網友紛紛穿著始祖鳥夾克“淋浴”,使得始祖鳥在大眾範圍迅速出圈。
在中國,“高質量”群體聚集的小紅書平臺上,始祖鳥相關筆記已超61萬篇,“曬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鳥人”“始祖鳥女孩” 等稱呼流行,用始祖鳥進行日常穿搭的 “鳥裡鳥氣” 風格備受追捧。
甚至在二手市場,始祖鳥衝鋒衣成了“硬通貨”,展現出極高的熱度。
拆下來的吊牌在二手市場價格不菲,能賣到20元到300元不等 。專櫃常見的 “普通鳥”、無 logo(標識)設計的 “商務鳥”(即始祖鳥高階商務系列),以及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的產品線 “軍鳥”,其中代表頂級專業性的 “軍鳥” 吊牌在二手市場價格被標註得最高。
消費熱度的直接體現,就是銷售資料。
在2024年的財報中,亞瑪芬特別指出,始祖鳥品牌全球增長勢能持續擴大,引領2024年第四季度戶外功能性服飾板塊同比增長33%至7.45億美元。其中,大中華區成為2024年增長最為顯著的區域,收入達12.98億美元(約合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3.7%。
一年將近百億的銷售額,“全球的始祖鳥一半被中國人買了”,此言不虛。
雖說始祖鳥的破圈離不開這些年運動戶外風的流行,但如果細究始祖鳥在大中華地區的發展歷程及戰略,會發現,始祖鳥建立階層標籤和身份認同,並不依靠所謂的流行,畢竟產品可以被迅速製造出來,但品牌卻不能夠。
為運動奢侈品買單
這些年,始祖鳥究竟在做中國做對了什麼,讓消費者趨之若鶩?
1989 年,始祖鳥在加拿大溫哥華創立,起初專注於為攀登者和滑雪者打造專業服裝與裝置,在北美等地的戶外愛好者群體中小有名氣。
但在中國市場,其發展曾長期不溫不火。直至 2019 年,隨著母公司亞瑪芬體育被安踏收購,始祖鳥開啟了在中國市場的崛起之路,迅速成為消費者趨之若鶩的品牌。
被安踏收購前,始祖鳥在中國市場表現平平。收購後,品牌定位從單純的專業戶外向“運動奢侈品”轉變。
安踏果斷關閉原有的經銷商體系,大力開設大型直營旗艦店。以上海為例,2400 平米、四層樓的“博物館”門店坐落於繁華地段,與愛馬仕、LV 等傳統奢侈品牌相鄰。這種選址策略精準狙擊高階市場,大幅提升了品牌形象。
自轉型以來,始祖鳥產品價格大幅攀升,現如今,門店內標價低於千元的單品已十分罕見。
據相關市場調研,2024年始祖鳥在中國市場的平均客單價相比2019年增長了近 40%,達到約4500元,消費者迅速為“運動奢侈品”理念買單。
有安踏這位營銷聖手推波助瀾,始祖鳥的超模代言和跨界聯名屬於常規操作。
2020 年,始祖鳥邀請劉雯擔任品牌代言人。劉雯此前已代言寶格麗、Chanel、Gucci 等多個奢侈品牌,而 當“戶外”和“愛馬仕”兩個標籤放在一起,始祖鳥就已經從戶外小圈層跳了出來,成為一種高階生活方式的象徵,巧妙地打開了中產階級的錢包。
同時,始祖鳥積極跨界聯名,與日本潮牌BEAMS、英國滑板品牌Palace、英國設計師品牌 Greater Goods 等合作推出聯名系列。這些聯名產品一經推出便引發搶購熱潮,如與Palace 的聯名系列,在中國線上渠道發售時,幾分鐘內銷售額就突破了500萬元。
此外,始祖鳥還透過亮相《毒液》等電影,巧妙植入產品,吸引年輕消費者目光。眾多明星的上身帶貨也助推了品牌熱度,Drake、Travis Scott、Bella Hadid 等超模明星頻繁穿著始祖鳥出鏡,2020 年 LV 秋冬大秀上,創意總監 Virgil 身穿藍色始祖鳥衝鋒衣謝幕,瞬間吸引無數關注,引發粉絲效仿,推動品牌從戶外領域成功破圈至時尚界。
有了市場營銷在前方開路,始祖鳥的後端產品服務也未曾掉隊。
品牌產品線全面覆蓋滑雪、徒步、都市通勤等多種場景。以硬殼衝鋒衣為例,其卓越的防風防水效能被消費者戲稱為 “精緻的雨披”,不僅滿足了中產階層對功能性服飾的實用需求,在設計上也緊跟時尚潮流,滿足日常穿搭需求。
考慮到亞洲人體型特點,始祖鳥對產品剪裁進行最佳化,縮小腰圍並推出 XS 等小碼,成功吸引大量女性消費者。曾經被認為款式單一的 “醜服”,如今已搖身一變成為時尚單品。據始祖鳥官方資料,2024 年其女性產品線銷售額在中國市場同比增長了 70% ,這一成績充分證明了產品升級策略的有效性。
圖源:IG@arcteryx_ru
營銷高舉高打,渠道快步跟進,產品充滿細節,品牌與“奢侈”聯名,始祖鳥在中國的每一步,都戳中了中產的“心窩窩”。
不過,也正因為“一鳥難求”和超高的品牌溢價,導致了一些仿冒品出現。
台州鳥,成不了平替
實際上,當談及始祖鳥與假貨時,“台州鳥” 這一話題便無法迴避。
台州,地處浙江省,而台州市的三門縣,更有著 “中國衝鋒衣之鄉” 的稱號。
在淘寶、微店和閒魚等交易平臺上,只要以 “台州鳥” 為關鍵詞進行搜尋,便能發現大量始祖鳥的高仿品。就拿發售價高達 8200 元的始祖鳥蛇年限定衝鋒衣來說,“台州鳥” 同款僅需 300 多元。
據當地媒體報道,在 2024 年,三門全縣擁有 300 多家衝鋒衣企業,從業人員超過 2 萬人,年產衝鋒衣多達 2 千多萬件,產量佔全國的 60%。
這意味著,全國每賣出 10 件衝鋒衣,其中就有 6 件來自台州市三門縣。
這裡不僅構建了成熟的上下游產業鏈,還因物美價廉的製作成本而聞名。
正因如此,台州市出產的衝鋒衣產品,被不少消費者視為始祖鳥的平替。低廉的價格,正好滿足了那些預算有限的受眾,尤其是學生群體追求平替的消費心理。
然而,台州鳥終究無法等同於始祖鳥。
2024 年 5 月,據上游新聞報道,浙江三門縣公安局成功偵破了一起涉案金額高達 3 億元的始祖鳥造假大案。案件中所銷售的始祖鳥衝鋒衣,主要以熱銷款 LT、SV 為主,這兩個型號的正版價格在 6000 元左右。但製造一件冒牌衝鋒衣的成本僅 200 元,售賣價格卻能達到 500 元左右,利潤率高達 150% 甚至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台州鳥實際上根本無法做到以假亂真。
其中最關鍵的差異就體現在面料上。正品始祖鳥採用的是擁有專利技術的 Gore – Tex 面料,這種面料無法在市場上隨意採購。
而台州鳥採用的 T800、尼龍等面料,使得其在效能上與正品存在顯著差距。業內人士稱,台州鳥的透氣性甚至連原版的 60% 都達不到。
也難怪有賣家坦言:“平時日常穿搭,台州鳥可以作為一個選擇,但要是進行極限戶外運動,還是得購買正品。”
寫在最後
去年,始祖鳥淨開新店33家,今年計劃淨開設25至30家新始祖鳥門店,對中國市場的消費能力依舊保持樂觀。
然而,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始祖鳥正面臨諸多嚴峻挑戰。
拋開“台州鳥”這類高仿品,在運動與戶外服裝領域中,始祖鳥的其他競爭對手也在不斷髮力。
lululemon在穩固女性市場後,憑藉AB男褲等產品進軍男性市場,拓展網球、高爾夫、徒步等品類,且採取與始祖鳥相似的策略,這對始祖鳥在男性消費市場的份額有一定衝擊。
與此同時,探路者、凱樂石等本土戶外品牌崛起,它們深諳國內消費者需求,產品價格較始祖鳥同款功能產品低30%-50%,靠高性價比搶佔市場。
那麼,螢幕前的讀者們,您是否也買過始祖鳥的衝鋒衣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消費體驗。
參考資料:
1、《5000元一件,銷量卻暴增40%,始祖鳥憑什麼成為戶外品牌的巔峰?》省獅品牌研究所
2、《逆勢增長的始祖鳥,一張吊牌都賣200元?》潮人
3、《始祖鳥為什麼砸錢開了一個“博物館”?》36氪未來消費
點選推薦」,錦鯉附身!
– END –
歡迎關注“首席商業評論”影片號留言討論!
投稿及內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廣告及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