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包括對通貨膨脹、就業保障和市場波動的擔憂,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正在調整財務習慣,從過去的“報復性消費”轉向“報復性儲蓄”。最新資料顯示,美國個人儲蓄率顯著上升,許多民眾選擇減少可支配支出,積極建立現金儲備,以應對未來的潛在挑戰。這種防禦性儲蓄行為,不僅體現在日常消費的緊縮上,也反映在退休儲蓄計劃供款比例的提升。
個人儲蓄率顯著上升:民眾勒緊腰帶
金融專家觀察到,受關稅、通貨膨脹、就業保障以及市場波動等多重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許多美國消費者正選擇勒緊腰帶,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並大幅增加儲蓄。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最新發布的資料,美國個人儲蓄率(即家庭在繳納稅款和日常支出後,儲蓄佔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在今年顯著上升。儘管5月份的儲蓄率略低於4月份,達到4.5%,但相較於去年12月的3.5%,這一數字已有了明顯的提升。
從“報復性消費”到“報復性儲蓄”:消費習慣大轉變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在改變他們的財務習慣。曾經疫情後的大肆花錢的“報復性消費”時代似乎正在遠去,取而代之的是對建立儲蓄和削減開支的重新聚焦。在抖音(TikTok)和Reddit等社交媒體平臺上,“不買挑戰”正以病毒式傳播,許多消費者公開承諾限制可支配開支,減少訂閱服務和旅行,並致力於重建個人儲蓄。
投資管理公司先鋒領航(Vanguard)近期的一項調查也印證了這一趨勢:高達71%的受訪美國人計劃在今年夏天調整他們的儲蓄方式,將應急儲蓄和財務彈性放在首要位置。
現金儲備:應對不確定性的“安全網”
理財顧問通常建議消費者預留三到六個月的生活開支作為現金緩衝。然而,專家們指出,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例如單一收入家庭或薪資不固定的人群,可能需要更多的現金儲備來增強財務安全感。
先鋒領航的負責人狄娜·卡久拉(Dina Caggiula)表示,資料顯示,美國勞工平均每週會花費近7小時思考自己的財務狀況。但她強調,如果擁有足夠的應急儲蓄,這個數字將減少近一半,這說明充裕的現金儲備能有效緩解民眾的財務焦慮。
財務顧問和研究人員認為,促使消費者變得謹慎並減少支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多變的貿易政策談判、通脹持續上升的經濟前景,以及高於預期的利率維持時間。此外,許多人也對全球地緣政治和社會的不穩定感到擔憂。這種“報復性儲蓄”趨勢的一部分,正是消費者希望積累現金,以備未來不時之需的防禦性行為。
環聯(TransUnion)信貸高階副總裁查理·懷斯(Charlie Wise)對此解釋道,這是一種防禦性或預期性行為。消費者雖然目前可能用不上這筆錢,但希望在幾個月後需要時,能夠隨時動用。
長期儲蓄目標:退休金供款創歷史新高
除了短期現金儲備,美國勞工也在增加對退休儲蓄計劃的供款比率。資料顯示,401(k)退休儲蓄比率已創下歷史新高。
全美最大的401(k)服務提供商富達(Fidelity)投資近期報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401(k)儲蓄率達到歷史性的9.5%。如果加上僱主的匹配供款,這些計劃的儲蓄率將進一步上升至14.3%,逐漸接近富達建議的每年15%的退休儲蓄率目標。
先鋒領航的另一份報告也指出,2024年,選擇延遲退休的員工平均儲蓄率為7.7%,與前一年的歷史最高水平持平。越來越多的退休計劃透過自動註冊和自動升級功能,使得員工更容易參與和增加供款。
總部位於舊金山、協助小型公司設立401(k)服務的Human Interest公司執行長傑夫·施納貝爾(Jeff Schneble)表示,如果能夠實現薪資自動供款,就像工資自動扣稅一樣,大多數人最終都能存下相當高比例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