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僧CEO”到被調查物件,釋永信已被帶走,傳海外資產30億

7月27日,少林寺方面證實,其方丈釋永信目前正接受有關部門調查。訊息一齣,立刻引發海內外媒體和公眾廣泛關注。
作為佛教界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人物之一,釋永信近年來屢屢因“私生活混亂”“商業擴張”“海外資產”等爭議捲入輿論旋渦,此番正式被調查,更令有關傳聞再度發酵。
早在2015年,就有署名“釋正義”的匿名人士連續發文舉報釋永信,稱其擁有多個身份證、與多名女性有染、育有私生子女,甚至在海外至少持有30億美元資產,在美國、德國都有房產,當時曾引發輿論轟動。
舉報中點名指向的“情婦”之一——少林慈幼院院長、同時也是河南省政協委員的釋延潔,也公開回應稱“自己很冤”,並多次公開接受採訪。
與此同時,數名曾在少林寺修行或任職的僧人,包括少林寺前武僧總教頭釋延魯,也先後實名舉報,稱親眼目睹方丈“吃肉喝酒”“生活奢靡”。舉報中甚至提到,寺中私下流傳稱釋延潔為“師孃”,其使用過名為“韓明君”的身份證,並指稱2009年所生一女為釋永信之女。
這些舉報後被稱為不屬實,但已在當年嚴重衝擊釋永信“方丈”與“商業領袖”的雙重身份。
釋永信本名劉應成,1981年進入破敗不堪的少林寺,僅有十幾位年邁僧人、院牆傾頹、經濟極為拮据。
短短數十年間,他不僅重振少林武僧體系,更藉助國際巡演、影視授權、海外武館拓展,將少林寺從一方清修之地打造成一個橫跨文化、旅遊、地產、養生、飲食等多個領域的商業網路
據公開資料顯示,少林寺在全球40多個國家設有“文化中心”,僅美國就有逾130家少林武館。少林旗下企業眾多,包括“少林無形資產公司”“少林實業公司”等,涉獵。
然而,隨著少林寺商業版圖不斷擴張,公眾對其“宗教性”與“企業化”的矛盾也愈發敏感。
2000年代後,釋永信頻繁出現在各種商業論壇、政府會議,出入有豪車隨行,佩戴高檔佛珠,身邊圍繞著眾多企業代表,逐漸被輿論冠以“花和尚”“功夫CEO”的稱號。甚至在多個場合中,地方領導會見時也需“站在他旁邊合影”。
儘管少林寺曾多次否認“海外情人”“豪宅”“私生子”等傳聞,並稱舉報為“造謠”,但隨著釋永信再度接受調查,這些未被證實卻多年流傳的說法再一次被輿論翻出討論。
2024年初,網傳“釋永信之子釋正恩接班”訊息亦在社交媒體瘋傳,少林寺隨後報警澄清,並通報稱造謠者已被行政處罰。
域涵蓋地產開發、功夫體驗、素食品牌、電商平臺、養生旅遊,年收入以億計。
釋永信曾直言:“沒有經濟地位,就沒有社會地位,更沒有話語權。”在他執掌下,少林寺成為佛教界乃至宗教領域最“市場化”的存在。而他本人,也逐漸成為集方丈、企業家、文化符號於一身的獨特人物。
儘管目前官方尚未公佈釋永信被調查的具體事由,也未對傳聞中的“色”“財”問題做出結論,但這起風波無疑揭開了公眾對宗教界腐敗、資本化問題的深層擔憂。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評論道:
“佛門早已不是清淨之地。”“如果真是狐狸,總會露出尾巴。”“商業化的僧侶,終究要接受社會的檢驗。
也有聲音表示,不能在調查結果未明前“先入為主”,更應關注宗教場所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實現公益性與經濟自給的平衡。
究竟是清者自清,還是“實錘”將至?時間會給出答案。
當天匯率
1 美元=7.17人民幣
歡迎關注 華人生活
華人生活app 全新升級了
華人生活app成為你
拓展人脈和商機的工具

閱讀原文網址下載華人生活平臺,
美國同城分類資訊網免費釋出平臺!
點選下方原文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