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
戳藍字一鍵關注渡十娘
轉發也是一種肯定
文字|孔捷生
編輯|渡十娘


大廠到底喜歡什麼樣的人才?請聽矽谷女高管與你面對面暢談
川普的“解放日”是如此暗黑和驚悚,全球震動,一日之間股市哀鴻遍野,美國民眾數萬億養老基金化為烏有!

川普答記者問:“我覺得情況很好,就像給病人動手術一樣。”類似的句式在我青少年時代記得很熟,諸如:形勢大好,不是小好!XXXX就是好!
網傳川普競選時的金句:“如果有一天,道瓊指數單日下跌超過1000點,時任總統就應該被裝填到加農炮裡,高速射向太陽,不得有任何藉口!”
10年之後,這種情況應驗了,“解放日”單日暴跌1000點!太陽太熱,川普要不要趁晚上涼快時去?太陽有點遠,不如和馬斯克攜手殖民火星?那裡涼熱未知比格陵蘭如何?但比起將加拿大劃歸美國第51州來得容易。
有一句眾人熟知的話——“和加拿大都做不了朋友,你就不會有朋友了。”
時下美國正是如此,川普稱“加拿大是對美國最惡毒的國家之一”;又稱歐盟是“是為坑害美國而成立的”;更放話:“幾十年來,我們任由自己的國家遭受無論遠邦近鄰、無論敵友的剝削、強姦、掠奪”。
再看鳳凰男萬斯在歐洲頤指氣使教訓盟友,而那些歐洲國家民主程度與文明指數的排名都在美國之上;又來看“訊號門”川普政府核心政要針對歐洲盟邦的言論,美國哪裡還有朋友?
難怪加拿大新總理卡尼鄭重宣佈:“加拿大和美國的傳統友誼已結束”,未來兩國將建立一種“根本不同的關係。”
連加拿大都做不成朋友,美國就不會有朋友了。至於川普總掛在嘴邊的幾個“好朋友”,其實那是單相思畸戀。試問還有誰家把美國當朋友?至於川普本人,那幾個“好朋友”只怕更不把他當朋友——聽起來真像繞口令。
現在川普聲言“解放日”來了,全球貿易戰開打。新政百日之間,美國仇家滿天下。
目前為止,向赴美旅遊的本國公民發出安全警告的國家有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紐西蘭、芬蘭、丹麥、澳大利亞、墨西哥、日本、印度,名單在延長中。
卻要問,既然美國和加拿大都做不成朋友,還要和人畜無害的丹麥撕破臉,還有誰願意和這樣的美國結盟?
在川普的認知裡,滿世界都是美國的敵人,朋友值幾多錢一斤?他只要實惠的交易,並不需要朋友。
問題在於,川普自己實惠撈足,美國能得到什麼?只有大失血,並無可挽回地走向衰退。
於是想起拜登卸任前的一句話:“這是美國人民應得的。That’s what the American people deserve.”

美國另一半人
其實這篇本來要說另一個話題,活在川普時代就是如此,前一個大瓜還未咀嚼消化,下一個震撼彈又來了。但我還是要說說原來的話題——
美國有另一半人不信邪,從來都鄙視川普。另一半也並非全是鐵粉,死忠MAGA份子大約佔選民的20-25%。
但既然這次有比一半略多的人信了他,那就只好認命。這是美國人的報應,誰讓他們信了這個大忽悠。
和我來自同一地域的第一代華人移民裡川粉不少,2024大選剛出結果,川粉喜大普奔。看到推特上有我認識的川粉曬祝捷照片,忽然念及,有多少年未見過這幾位熟人了?
屈指一數,最長是十幾年,最短那位是八年。換言之,自從川普現世,就因話不投機而疏淡了。這也是美國民眾人際社交的縮影。
約莫二十年三十年前,有共同經歷或者共同信念的朋友見面,聊的多是遠方的事,那裡曾留下太多記憶和感情牽掛。然而不知不覺地,我漸少再拾起那些話題,直至完全放下了。
偶與舊識重聚聊什麼呢?往事變得遙遠,近事因為隔膜而變得更遙遠。那就只能聊美國的事,對一些事情有歧見實屬難免,求同存異,無傷大雅,但自川普現世就變味了。
川普把歧見推向極致,將裂痕撕成創口,2016他初涉政壇就使用“我們”和“他們”的敘事,美國社會正常的觀念差異迅速化為鴻溝,不同人群趨於部落化,彼此包容度變得越來越低。
據皮尤中心2022年夏的民調,62%共和黨人對民主黨人反感,而1994年這個資料為21%;民主黨人呢?有54%對共和黨人反感,而1994年才17%。可見秉持自由主義理念的人多少還存有寬容與包容。
時至今日,美國又經歷了更激烈的跌宕和更嚴重的撕裂。我未看到近期民調更新,僅憑自己的生活感受就知道,這個資料已變得更不中看,民主黨人如果未追上共和黨人,恐怕也相去不遠了。
試看川普的敘事和趕盡殺絕的話語,哪還有半點包容、客觀、中庸?川普的閣員為顯示絕對忠誠,個個都爭先恐後使用這種話語,而這已成了美國政治生活的常態。
包括原來看起來還算正常人的盧比奧,現在變得寡廉鮮恥,權力腐蝕和重塑一個人的靈魂,他就是活標本。
總而言之,仇恨、鬥爭、砸爛、打倒、剷除、消滅……那些充斥我青少年時期的刺激造句,六十年後在美國得以重溫。這種暴戾之氣還在膨脹,更向民間下延。至少已讓我和舊識關係疏淡了。
謝天謝地,戾氣還未瀰漫到我的社群。但這才百日,四年很漫長,而且據說會更長。川普已說:“很多人要求我連任第三個任期,嚴格來說是第四任,因為2020大選完全是被操縱的。”
四年後美國都不知蛻變成什麼樣子了,還要加碼四年。現在你應該更明白,2020他為何打死也不認輸,還要煽動1.6暴亂,因為他根本不願放棄權杖。
四年前如此,四年後就更是了。
紅帽子上的宇宙真理
說到與川粉舊識的疏淡,有時想到自己是否失落了曾信奉的多元與包容。大概有一點,不過我真的很困惑,一些舊識原先看上去很善良很有正義感,至少很正常,但說到川普這個話題,就成了另一個人。
有時會想,是我有問題,還是對方有問題?或者大家都有問題?
我舉出例項嘗試問診,到底朋友之間的歧見甚至嫌隙是怎麼來的。我有一位朋友是搞藝術的大同行。我曾提到居住在另一個大洲的川粉,就是他。
朋友和我有共同記憶,大家都是負載著這些記憶而去國的。朋友很有正義感,無論大事小事都如此。因相隔得遠,中間失聯許久,一年多前才恢復聯絡。
雖然知道他是川粉,但看他張貼朋友圈的隻言片語,大是大非並不含糊。他讚揚烏克蘭人民的不屈精神,敬佩小澤以身許國的一片赤忱。2024大選前,他貼出這句:“誰不支援烏克蘭抗鵝,就甭想進白宮!”
這不挺好嗎?怎知川普進了白宮,“燈塔之國”大變樣,國際觀、價值觀、是非標準全都無復舊貌。不消說,首先改變的是俄烏的既定立場,這在白宮圍毆小澤的那場直播中達到高潮。
我再看這位朋友的帖子,很驚奇這個彎他居然轉得過來。他改口珍惜起俄烏兩國的人命來。忽然之間,抵抗侵略,保家衛國變得不英勇不壯麗了。因為堅持抵抗下去,就會死更多人,烏克蘭怎麼也打不贏的。
朋友還認為國際間對白宮圍毆小澤的一幕是“妖魔化”川總,是故意曲解、挑撥離間、造謠生事。不要在別人家的地裡激情設計各種實現不了的抗暴藍圖。
看來當年中國人民浴血抗戰,先要掂量一下是否打得贏?英國在西歐全部淪陷的至暗時刻就應該媾和,難道丘吉爾以為他打得贏?
然而,反法西斯戰爭誰贏誰輸,還有誰不知道?
我這朋友算不錯了,至少他沒有去謳歌普京,辱罵小澤。我認識的資深川粉早就邁出了這一步,認為普京是捍衛基督教文明的旗手,認為布查大屠殺子虛烏有,小澤禍國殃民……
我自愧胸襟狹隘,這樣的朋友很難做下去,不如相忘於江湖。
但那還算不上最硬核川粉。我在《脫胎不易,換骨更難——古墓派傳人的香爐》一文中提及某位叛出朱門的X二代,她早就在自媒體播客裡為“烏克蘭為什麼不投降”而焦灼和憤懣。
誰知烏克蘭非但不投降,白宮易主之後依然奮勇抵抗,讓誇下“24小時結束戰爭”海口並要攬下諾貝爾和平獎的川普失去面子。
這位X二代又上自媒體出鏡,與其他嘉賓齊聲聲討小澤。某嘉賓恨恨地說,希望美俄組成聯軍了結小澤那廝,X二代介面說最好是由烏克蘭人民“拿下”他。
拿下誰?她是在說墨索里尼還是齊奧賽斯庫?莫以為她很過分,川普兒子就是這麼說的,他發帖寫道:援烏援個鳥,美國應該援助俄羅斯!
我早就說過,X二代和其他硬核川粉們並非親俄,而是無限熱愛川普。他們的是非標準很簡明,全寫在川普推出那頂帽子上——“川普一切都是對的” Trump Was Right About Everything!

好傢伙,這不是宇宙真理嗎?於是又念及青少年時期的記憶,“一句頂一萬句”,“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好像後面還有一句,“在執行中加深理解”。
不過句式一複雜,就需要有點文化才記得住。大道至簡,還是“川普一切都是對的”來得凝練精粹。雖然戴上它看起來像個傻子。
川粉常說,你能比馬克斯還聰明?馬斯克就戴著那頂帽子出席內閣會議。
馬斯克真不傻,看看他拿到的聯邦合同有多大就知道了。
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的立場和觀點。

做最好的公號 做更好的自己

電影節專題
2024熱文排行榜:
移民主題:
十夜譚主題:
美國大選主題:
其他:
讀完請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圖片 I 網路
整理 I 編輯 I 渡十娘
清單內容來自 |Terry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聯絡刪除
生活中
總有些東西值得分享



渡·十·娘
DES
IGN
發現 I 家庭 I 樂趣
想每天與渡十孃親密接觸嗎?
喜歡?粉她!

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