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壇進入新亂局

西方媒體報道,日本政壇正經歷幾十年來少有的劇烈變化,下面是文章正文,發上來供大家參考借鑑,立場不同,請注意甄別。
自民黨的統治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日本長期以來穩定有序的政治格局正悄然發生改變,自民黨(LDP)這個自1955年執政至今的老牌政黨,正逐步失去對日本政壇的主導權。隨著派系瓦解、選民結構劇變和在野勢力崛起,自民黨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洗牌,而這種動盪也已經傳導至金融市場,7月中旬,日本長期國債大幅拋售,反映出投資者對未來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
7月20日即將舉行的參議院選舉將成為這一變化的關鍵節點。如果自民黨與其盟友公明黨未能維持多數席位,不僅將進一步削弱執政基礎,也可能動搖現任首相石破茂的地位。作為黨內長期的邊緣人物,石破雖在黨內選舉中勝出,但在去年10月的眾議院選舉中卻帶領自民黨首次淪為少數派政府,威信大減。此次參議院選舉中,共有125個席位改選,自民黨和公明黨需要至少贏得50席才能勉強維持當前局面,否則石破勢必面臨黨內逼宮。
自民黨危機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22年安倍晉三遇刺事件。這場震驚全國的悲劇暴露了自民黨與統一教等極端組織的深層關係,迅速引發民眾不滿。隨後爆發的政治獻金醜聞,更導致黨內原有派系紛紛解體,原本用於內部協調與籌款的機制不復存在,黨內矛盾迅速激化。而在媒體、特別是社交媒體領域,自民黨更是表現遲緩、形象老化,難以吸引年輕選民。
與此同時,各類新興政黨正在填補政治空缺。從右翼的民粹派“自己幹黨”提出“日本優先”的排外口號,到維新會在大阪形成強有力的地方政權;再到左翼的“令和新選組”主張取消消費稅,爭奪原立憲民主黨與日本共產黨的支持者。最具潛力的,則是中間偏右的“國民民主黨”。該黨以技術官僚形象結合民粹政策,在去年眾議院選舉中一舉將席位擴大四倍至28席,並在年輕選民中支援度領先自民黨。其領導人玉木雄一郎正在積極打造“候任首相”的形象,頻頻丟擲提高實得工資、現金補貼等迎合青年人需求的政策。
這些新興政黨在社交媒體上的靈活運用也成為其快速崛起的重要武器。相較之下,自民黨的宣傳顯得呆板落伍。一段石破茂出鏡的TikTok影片甚至不到三千粉絲,反映出其在年輕世代中嚴重脫節。有自民黨年輕議員坦言:“大家都覺得我們這個黨太老派、太守舊。”黨內高層依然停留在傳統的“密室政治”風格,對網際網路時代的輿論節奏缺乏應對能力。
儘管如此,自民黨並未徹底失勢。其在地方組織、財政資源和與政府官僚系統的深厚聯絡,仍是其他黨派難以比擬的優勢。雖然支援率已從2022年超40%跌至如今不足30%,但所有對手的支援率都未能突破10%。黨內仍有一些年輕且有能力的政治新星,只待獲得重用,或許能為自民黨帶來轉機。
眼下的政治格局,可能正是日本民主制度所需要的一劑活力催化劑。更激烈的黨爭、更頻繁的輪替,雖然短期內帶來不穩定,但也可能迫使各政黨更貼近民意,更積極回應社會需求。然而,另一種可能性同樣存在:政治碎片化導致短命聯合政府頻繁更替,決策效率下降。各黨競相許諾減稅和補貼,可能引發財政赤字惡化的問題。當前自民黨就因“現金髮放”政策而引發市場對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已導致國債市場動盪。若未來防衛預算等重大政策難以推進,日本政治或將進入更混亂的週期。
正如一位自民黨高層無奈地表示:“現在作為少數黨還要編預算,這簡直瘋了。而接下來可能還會更亂。”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