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幾次健身直播下來,霸屏的是兩個方面的問題:
我該挑哪些運動?
我也知道一些健身的理論和方法、也嘗試過,但就是堅持不下來。
1.完全小白:
離開學校後就沒咋運動過,日常帶娃稍微和孩子奔跑打鬧一下就喘,平時的工作就是“坐”班,做點體力活都覺得累——如果這是你,對不起我要說個掃興話了,千萬不要被別人打雞血(包括我),立馬跑步、擼鐵、跳繩。
這一類就是零基礎運動小白,零基礎一上來就跟著做這些,壞處有很多,最差的就是累。一累,咬牙做一天,休息5天,心理建設5天再累一天,基本上只強化了你“害怕”運動的心態。
任何不快樂的事情就無法長久,無法長久就不會有質的改變。
當然,萬一你真的毅力超群,能夠咬牙堅持,太累的情況下,你的動作大機率也會變形,就會出現代償(該練的地方沒練到,不該練的地方都變得異常強壯,比如膝關節超伸,斜方肌粗大,肋骨外翻)。
最終影響體態,視覺效果顯胖,而且還容易受傷。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網路
大膽拒絕這些不適合你的運動吧,畢竟我們健身不只是為了瘦,更希望自己健康,精力好,能再蹦噠幾十年吧。
運動小白真的想要開始運動,推薦你先從改掉“久坐”(90分鐘以上就算)這個小目標開始,這個階段,可以從下面這些運動開始:
1.原地抬腿;
2.快走,步數建議在6000到10000步之間;
3.騎共享單車上下班;
4.練八段錦/八部金剛功
一次做30分鐘左右,每週堅持3-5天

圖片來源:自己的
這裡額外說一下抬腿和快走的要點。
抬腿是高抬腿的退階版,不用蹦跳,就原地提膝蓋,動作要點是核心收住,嘗試透過大腿根的力量把腿提起。
做這些動作的時候,想象是大腿根部肌肉在發力,大家可以對比一下,有時候動作有沒有“效果”,缺的就是這麼一點想象力。
核心怎麼找?試著咳嗽一下,想象有人捶你肚子的感覺一樣。
快走,需要手臂放身體兩側呈90度,然後隨著步伐有力擺動,速度比平時遛彎要快一點。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讀書時候有運動底子的,基本上2周~1個月就能感受到自己慢慢做這些不喘了,睡眠質量也提升了,白天精力好了。
如果之前沒有運動底子的,可以再執行一到兩個月。
2.小白進階:
接下來就能進入到下個運動的階段,這時候可以多做一些區域性拉伸+低強度的有氧操,比如跟運動博主跳操之類的。
但不要隨便上強度,主要還是以踏步燃脂走路為主,也可以走有一點坡度的路。儘量不要太多跑跳/深蹲/俯臥撐。
推薦這些我練過的健身操給大家👉一些跳起來很快樂的健身操
和上個階段不同的是,這階段可以做一些複合運動訓練,所謂複合訓練動作,指能使多關節、多肌肉群參與動作的動作。
就比如除了走路,還可以搭配手臂動作,可以鍛鍊協調性,和多組大塊肌肉協同作用(基本上就是手臂和雙腿、背部和核心肌肉群)。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這個階段的第二個重點,就是一定要加入拉伸和鬆解,這是90%的健身小白都會忽視掉的重要訓練過程。
不少朋友長期缺乏運動又體態不良,其實很多肌肉已經失去了本該有的彈性(摸起來硬硬的),都是“緊張又無力”的。那麼想要達到好的鍛鍊效果,就先要讓肌肉放鬆。
這裡有幾個小技巧分享一下,比如,運動到哪塊肌肉,你要去想象是那裡在發力,當你帶入這種覺察再去做拉伸的動作時,也是開啟身體和大腦的覺知,真的會有差別的。
舉個例子,上半身手臂拉伸時,我就會想象手伸到無限遠的地方,下半身拉伸時,想象自己在往後坐。
重要的不是為了那個結果,而是要體驗那個過程👇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很多人覺得拉伸很浪費時間(我以前也一樣),但其實拉伸的作用一直被嚴重低估了,運動前拉伸,可以讓肌肉預熱,防止受傷;運動後拉伸,可以增加肌肉的韌性,緩解運動疲勞和痠痛,提升鍛鍊的效果。
我直播裡很詳細地展示了拉伸這個過程,大家看影片會更直觀:
當你從一開始汗流浹背大喘氣,到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可以自如地和別人聊天說話,那就可以進入到下個階段,這個階段的持續時間就要因人而異了,短則1個月長則半年一年都是OK的。
3.持續進階
接下來就是第三個階段,也就是我的訓練思路了:有氧+基礎的抗阻訓練。
看到這幾個字不要慌,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碎片化“植入”,也能滿足基本要求的。
這個階段的有氧就有很多選擇了,比如,跳繩、慢跑、游泳、騎車,沒有時間去健身房或者不想出門的,可以入一些彈力帶、啞鈴、壺鈴。
這是我影片直播裡剪出來的,可以隨時隨地做的有氧:
抗阻訓練(鍛鍊肌肉的運動),可以分為:自重、加入啞鈴/壺鈴,擼鐵、深蹲、引體向上、俯臥撐、仰臥起坐等等,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三大塊的練習:肩膀手臂背部、核心、臀腿。
這個階段可以根據自己的訓練目標。
希望減脂的,可以一週有氧3-5天,抗阻1-2次;
希望維持或者增肌的,有氧1-3天,抗阻3-5天。
運動時間和頻率越高越好嗎?
運動時間和頻率並非越高越好。
長時間運動(如跑步超過1小時)可能增加關節磨損風險,運動時間過長,還會讓皮質醇升高,影響睡眠。所以,建議單次有氧運動控制在30-60分鐘。
另外,肌肉生長和體能提升也是發生在休息期,如果是力量訓練,同一肌群需間隔48小時(比如週一練了手臂,隔一天週三再練會更好)。
我直播間發現大家特別喜歡壺鈴,覺得這個運動很有效,其實對於小白來說,我最不推薦的就是壺鈴。
玩壺鈴,如果基本動作和發力方式都沒學會的話,不僅傷腰,還容易產生代償。

圖片來源:GIPHY
Q
怎麼區域性瘦肚子?
怎麼區域性瘦肚子?
很遺憾,沒有區域性瘦的有效方法,要瘦肯定是全身瘦。
有些人整個人不胖,但是肚子很大,這部分人我建議先從學會收緊核心開始:
我影片號示範了完整的過程:
文字版具體可以看這篇:當媽後小肚子真的超難減!我的辦法是它們!
Q
該多做有氧還是無氧?
我不喜歡做有氧/無氧的怎麼辦?
該多做有氧還是無氧?
我不喜歡做有氧/無氧的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是可以搭配著都做一些。
有云閨蜜說,因為想減脂,那就狂做有氧,其實配合一些力量訓練會更好,無氧/力量訓練可以增肌,肌肉量增加就可以提高你的基礎代謝,其實是有利於減脂的。
同樣,有氧增強肌肉耐力,也能有利於無氧運動能力的提高。
Q
沒時間運動怎麼辦?
沒時間運動怎麼辦?
前陣子跟大家分享過就調了一下順序,我和女兒每天多出了1小時。
裡面就分享過,我就是把運動統統都挪到早上,不僅練得更爽了,睡眠也大大改善了。
據我團隊幾個小夥伴親測,早上開始運動有利於提前進入一個好狀態,壓力和焦慮少了,更能提升自信心和生活積極性。
而且在這種心態下,似乎更能按規律進食,變得沒那麼貪戀垃圾食品,因為不想破壞一大早“辛辛苦苦”的運動啊。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運動小白進階指南,大家撿起任何一個愛好/習慣都一樣,儲存耐心,享受過程。
上次直播完,收到了讀者@一直,用畫畫記錄的健身操,是不是挺歡樂的哈哈哈👇🏻

這位可愛的“靈魂畫手”,你已經摸到精髓啦:運動就是一件自帶BGM的快樂事!大家不用太辛苦,接下來我也會多多寫文詳細分享哦!
正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