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針對“成功男士”的偽科學狂歡。
—
王石要從地產界跨界到滋補品界了嗎?
萬科創始人王石官宣代言一品牌燕窩,號稱是全球首款男人的燕窩,吃了就會能量滿滿。一碗528元,的確是總裁價。
王石當然有代言燕窩的自由,但我們也有指出燕窩神話與富豪韭菜學之間隱秘關聯的趣味。
簡單說,燕窩神話是一場針對“成功男士”的偽科學狂歡。可以被囊括在俗稱“割韭菜”的序列中。
1
燕窩本質是雨燕科動物的唾液分泌物,幹燕窩約含50%蛋白質(其中必需氨基酸比例不足雞蛋1/3)、30%碳水化合物(即糖分)、10%水分及微量礦物質。
燕窩的核心賣點“唾液酸”雖存在於人體腦部,但人體自身即可合成,且每天僅需0.5-1克——喝一杯牛奶(含唾液酸0.3克)或吃一顆雞蛋(含0.2克)即可滿足。
換言之,普通人無需花528元喝一碗糖水。
在燕窩的各種慣常宣傳中,也存在功能性謊言。
譬如燕窩不含任何雄性激素,反而因含有微量雌二醇(約0.002μg/g),長期過量食用可能干擾男性內分泌平衡。
在王石代言的這款燕窩中,有了“8種藥材”,這頗似一種障眼法:配方中蛹蟲草(人工培植菌絲體)、鐵皮石斛(多糖含量與白菜相當)、杜仲雄花(尚無人體有效性研究)等成分,本質是低劑量食材堆砌,與燕窩普遍宣傳的功能基本毫無關聯,更遑論科學驗證。
如果將王石同款燕窩成本進行拆解,則其溢價部分,我們或許可以稱為“總裁心理安慰費”。
願者上鉤吧。不願當韭菜的,繼續往下看。
2
富人當然也是待割的韭菜,而且遠比窮人更受鐮刀手的歡迎。
具體到收割營銷的套路,還真是很有講究。以下並非專門針對燕窩:
譬如可以將產品與“成功男士”“總裁”等標籤捆綁,暗示“社會地位=養生特權”。此為利用階層焦慮製造消費幻覺。
還有百試不爽的玄學話術體系。如果用類似“全球首款”“專屬”“新高度”等偽概念包裝,輔以中醫典籍斷章取義,很容易就可以構建所謂的“科學外衣”。張庭夫婦TST“活酵母抗衰”就是這種套路。
王石以“萬科創始人”身份背書,本質是利用公眾對企業家“理性嚴謹”的刻板印象,為偽科學站臺。這種信用套現模式,與鍾睒睒推農夫山泉嬰兒水(以“低鈉、淡礦化度” 模糊達不到礦泉水標準的事實)、史玉柱賣腦白金(褪黑素廉價安眠藥)異曲同工。
定價528元/碗,可以精準篩選兩類人群:一種是真富豪,或者真信,或者將產品視為“社交貨幣”,用於彰顯身份,功效真假無關緊要;
還有一種是偽中產。他們企圖透過“總裁同款”實現階層躍遷幻覺,成為韭菜主力軍。
3
對比實體經濟(製造業平均利潤率5%)與保健品行業(平均利潤率65%),後者堪稱“合法印鈔機”。有人說:“賣燕窩比賣Bai粉賺錢,還不犯法。”
韭菜太多,不陷入這種暴利成癮症,比較難。
中國《食品安全法》對“食字號”產品功效宣傳缺乏剛性約束,企業常以“滋養”“助力”等模糊用語規避審查。
而部分企業家將“財務自由”等同於“道德豁免權”。
值得反思的是,為何中國富豪痴迷“割韭菜經濟學”?
王石退休金超千萬,卻選擇代言智商稅產品而非推動綠色建築、登山環保,暴露出部分中國富豪精神世界的荒蕪——他們的“挑戰新高度”,只剩下了錢包厚度。
燕窩鬧劇不過是中國偽科學商業生態的冰山一角。從量子波動速讀到石墨烯內褲,從酵素減肥到磁場水杯,每一次“概念創新”都在嘲弄公眾科學素養。
科學已淪為營銷的裝飾品。
若企業家繼續將影響力濫用於收割智商稅,而非投身科技創新或社會福祉,所謂的“企業家精神”,終將淪為一場針對成功學的黑色幽默。
相關閱讀:
各位小夥伴,本號已被限權,為防失聯,請關注兩個原創小號(內容不重複)。
如下:
之前有一篇《知情人透露當年明月“發瘋”細節》已404,還沒看的朋友可點選關注“智識漂流”公號,在“智識漂流”公號輸入“當年”領取。
《樓塌筵散:令J劃父母的最後夕陽》,可點選關注“不正確”公號,在“不正確”公號輸入“計劃”領取。祝大家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