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分錢都不花的生活,真的可能嗎?
澳大利亞女子喬·內梅斯(Jo Nemeth)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她沒有工作賺錢,甚至不使用錢,也沒買過東西。那麼,她是如何生活的呢?
但Nemeth不僅做到了,還過得悠然自得。
不過,這種“極致省錢”的方式,看著不太容易……

“我受夠了這個瘋狂的經濟系統”
10年前,Nemeth還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但某一天,她突然意識到:“我們拼命賺錢,然後再把錢花掉,換來的只是一堆並不真正需要的東西。”

她開始反思現代經濟的荒謬——資源被過度開採,商品被刻意設計成“短命”產品,人們陷入“工作-消費-負債”的死迴圈。
於是,她決定徹底退出這個遊戲。
“我不想再為錢而活。”
於是,她辭掉工作,清空銀行賬戶,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生活實驗——“零金錢生存。”

她的第一步,是在朋友農場的荒地上,用廢棄建材親手搭建了一間簡易小屋。

這間不足10平米的棲身之所,陪伴她度過了三年與自然對話的時光。
Nemeth不用付房租,而是包攬了全家的三餐烹飪、日常清潔,並精心打理著菜園。更令人驚歎的是,她自制肥皂、洗衣粉和發酵食品,為這個大家庭節省了開支。


“我太享受這樣的生活了,”Nemeth眼中閃著光,“把‘不用錢滿足需求’當成闖關遊戲,這樣的挑戰讓我充滿幹勁!”
Nemeth的生存智慧令人驚歎——在食物方面,她既擅長“撿漏”別人不要的庫存食品(如臨近保質期的罐頭、多餘的米麵),又堅持自給自足,自己種植水果和蔬菜,還養雞下蛋。


她的日常生活也極其節省:牙膏管剪開還能用一週,用可洗布料代替衛生紙,自制天然洗衣液,連手機電腦都是朋友送的。
在出行方式上,Nemeth將極簡主義貫徹到底——十年來,她的足跡全靠腳踏車、步行和搭便車完成。

在堅持了十年的無金錢生活後,Nemeth最近遇到一個無法靠物物交換解決的難題——她需要看牙醫。
為了籌集這筆費用,她計劃在GoFundMe上發起眾籌,並以教學課程作為回報,例如教人制作豆腐、發酵食品等她擅長的技能。Nemeth將這一計劃稱為“牙齒基金”,她不想違揹她的生活理念,所以她打算透過知識與技能的分享來獲取所需。
許多人以為這樣的生活必定充滿艱辛,但Nemeth卻坦言:“以前上班時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現在反而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她不再為賬單發愁,不必受消費廣告的侵擾,也無需透過購物來填補內心空虛,“當我掙脫金錢的枷鎖,才發現生活竟能如此簡單而豐盈。”
“唯有掙脫物質的枷鎖,方能領悟自由的珍貴。”

綜合來源:ABC、the Mirror等
綜合編譯/轉載:貓叔徐超
如為編譯和轉載文章,僅代表原出處或作者觀點,僅供參考閱讀,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貓本線上傳媒成立於2011年,是最貼近墨爾本華人的傳媒平臺,每天帶來綜合的當地生活資訊,包括即時新聞、生活資訊、吃喝玩樂、活動介紹。點此關注澳大利亞貓本線上傳媒全平臺廣告合作加微信:cn2mel1 加入墨爾本華人群加微信cn2me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