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外國人累死都不用行李箱,寧可背死沉的包?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
這麼個奇怪的現象
老外,尤其是歐美人
幾乎從來不拿行李箱
去哪兒都背一個比人還高的揹包
大得能裝下三室一廳
甚至有的時候
嬰兒車都省了
其實不是老外不想輕裝上陣
屬實是行李箱在很多國家都“水土不服”
歐洲的石塊路
如果沒親自拖著行李箱走過一次
大概體會不到那種
想把行李全扔了的痛!
拖著行李箱走五百米
就算胳膊沒斷掉
行李箱輪子也會掉
在歐洲,你腳下“平平無奇”的石頭
很可能是公元前 500 年以前
古羅馬時期的文物
歐盟成員國必須將歷史街區的道路列為 "不可移動文化遺產",禁止拆除或大規模改造。
——歐盟《文化遺產保護公約》
破壞歷史道路者,最高可被判處 5 年監禁和 6 萬歐元罰款。
——《文化遺產法典》
義大利有 2.2 萬個 "歷史中心" 內的道路
如果要改造
施工方案必須經
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聯合評審
就算城市比較現代化
沒有多少這種悠久歷史的石子路
歐洲很多地鐵的樓梯
比我命都長
歐洲國家的地鐵
很多都是歷史的產物
歲數比我太爺爺都大
一個熱知識:
倫敦地鐵始於清朝同治年間
坐墊都盤包漿了
當初設計這些地鐵站的時候
壓根沒有電梯這個概念
巴黎地鐵 14 條線路中
有 9 條被列為 "歷史建築"
比如 1900 年通車的 1 號線
任何被列為歷史建築的地鐵站改造都需文化部審批。
——法國《歷史古蹟法》
1989 年盧浮宮站
本來打算加個電梯的
因為挖洞導致周邊建築出現 0.8mm裂縫
被迫停工 6 個月
1992 年香榭麗舍大街地鐵站
也本來打算加個電梯的
結果為了保留 19 世紀的馬賽克壁畫
電梯井道只能繞行
工程延期 3 年
再加上法國是出了名的愛罷工
所以很多地鐵站只能
唧唧復唧唧
樓梯復樓梯
即便是日韓這種
地鐵修得比較晚的
也很難確保每一個口子都有扶梯
人生建議:
不要帶行李箱出國坐地鐵
會變得不幸
即使你歷經磨難
終於抵達民宿旅店
很多歐美國家房子建得也早
而且絕大部分一兩百年的歷史建築
所有權都是私人
安個空調都得層層審批
更別提安裝電梯了
而且萬一你電梯沒修好
不小心破壞了文物的一磚一瓦
不好意思
修復的錢全都由你自掏腰包哈
即使裝電梯
因為破壞建築結構犯法
轉個圈都怕蹭破皮
你和你的行李箱
根本沒法同時塞進去
不過上面那些痛
都還只是身體髮膚的痛
頂多腰痠背痛腿抽筋
歐美很多發達都沒幾條高鐵
比如美國,鐵路線少之又少
火車票卻狠狠地宰
一個小時的車程就一百多刀
歐洲的高鐵
更是貴得將近中國6倍
圖片來源 | 搜狐 四象工作室
所以除非自駕
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坐飛機
但是!
歐美幾乎所有航班
都沒有免費行李額
小行李箱一個就40刀
而且行李越多,單價越貴
第三個箱就漲到150刀/個了
如果機票圖便宜,買廉航
行李箱身價還會漲
一個箱子60刀起步
很多機票本身也就二三百人民幣
帶個行李箱比人還貴
機票169元,加上18公斤行李676元
為了省下這筆託運費
把家背在身上
就成了老外的必備生存技能
而且真不是黑
國外經常有一些法外狂徒搶劫偷錢
把雙肩包背在身上
搶起來還有點難度
用行李箱
小偷都得感激涕零
不過很多有錢人
身價都夠買架飛機了
卻還是喜歡當【揹包客】
為啥要沒苦硬吃呢?
揹著大包、荒郊野嶺
絕地求生、探索未知
在歐美的民族基因裡那是墜屌的
大揹包≈登頂珠峰≈周遊世界≈自由靈魂
隨時隨地跑路
隨時隨地安家
又省力
又省錢
又能裝B
於是
你旅遊時遇到過什麼奇葩事
或者國外有什麼搞笑見聞?
評論區聊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