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東站的管理太差了

從外地回來,在杭州東站打網約車。忍不住要罵一句:杭州東站這管理太他媽的差勁了。
我知道東站管理差,只是不知道有這麼差。畢竟這兩年不怎麼乘坐高鐵出行。
到站後,打滴滴,預設給的網約車的上車點,叫什麼「P 西停車場」,按照指示牌一路尋找,路線曲曲折折上扶梯下扶梯左轉右轉轉來轉去看到下面這這樣的牌子,時間已經是夜裡 11 點左右,黑燈瞎火的,所有乘客走到這裡都懵了。
每個人拖著至少一個行李箱,面面相覷:是下去還是不下去? 擔心走錯行李再怎麼拖上來?也沒人能問路,打電話給司機,司機也說不清楚。
我把抱怨發到微博,發現有類似感受的並不只是我一個,看來大家對杭州東站的糟糕體驗不滿意由來已久。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到杭州的遊客,一下火車,都要在東站被來個下馬威。‍‍‍‍‍
有出行經驗豐富的網友支招讓我坐地鐵,或是出主意讓我打出租車的,挺熱心。但公共場所需要普適性的解決方案,讓每個人一套小竅門兒這要求也太高了。
車站是一個城市的門面,不知道相關管理部門是否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如果希望杭州好一點,做一點事情改進一下吧。
如何改進?說起來也簡單:只需要你們每個人提個行李箱,在出站口打個網約車,然後找到上車點,你們就會知道不便利的地方到底在哪裡,也就自然知道如何最佳化這個體驗了。
如果實在不知道跟誰學習,日本的設計方式覺得學不來的話,可以學習一下新加坡。‍‍‍‍‍‍‍‍‍‍‍‍‍‍‍
幾天前馬斯克轉了一篇關於新加坡的文章,致敬李光耀。這篇文章提到新加坡前領導人李光耀對樟宜機場的體驗和從機場到市區的前幾英里十分執著。李光耀會檢查新加坡機場的清潔度、移民排隊速度、行李處理成功率等。到達機場和離開機場的體驗是對一個城市的第一和最後印象。
我想這道理並不難懂,但總是不被重視。‍‍‍‍‍‍‍‍‍
不排除會有抬槓的人問:你怎麼用機場來對比火車站呢?可是,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的到達體驗也差遠了。取了行李之後,如果要坐計程車或網約車也還是要走很遠。多數情況下,旅客已是相當疲憊,要節省體力,可以儘快離開機場是應該優先考慮的事情。‍‍‍‍‍‍‍‍‍‍‍‍‍‍‍‍‍‍‍‍‍‍‍‍‍‍‍‍‍‍‍‍‍‍‍‍
我們國內擴建機場、建高鐵站,一般都是強調,航站樓有多大,候車室有多大,但從來不會強調在進站和離站上是否有足夠的投入,是不是有足夠的停車位,停車是不是方便。而這,恰恰是給旅客或乘客帶來最大麻煩的環節。‍‍‍‍‍‍‍‍‍‍‍‍‍‍‍‍‍‍‍‍‍‍‍‍‍‍‍‍‍
對比一下新加坡怎麼做的?

樟宜機場在建的 T5 將與 T2 連線,前一段時間新聞強調:地下隧道將建捷運方便旅客往來,新加坡交通部在 2024 財政年的發展開支預算中,撥出超過 7 億 2200 萬新元預算給新加坡民航局,供樟宜東的T2連線設施建造工程。花這麼多錢是為什麼? 為了旅客方便。而不是所謂的「整齊劃一」或是「好管理」。

每個旅客到新加坡,都會被樟宜機場的高效留下深刻印象。

說起新加坡,也總有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網友嘴欠說類似這樣的俏皮話:新加坡一共那麼大點的地方,隨便派個鄉長/鎮長都能管理好。

那問題來了,既然你們家那兒鄉長都能這麼牛,先試試手把杭州東站和蕭山機場管理一下?看看能不能管理好。這就叫:井蛙觀海。

有管理得稍微好一點的高鐵站嗎?

多學點先進經驗,少一點固步自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