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番薯丫 | 撰稿: 葡萄 | 責編: 木頭羊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Hi,朋友們好~
關注「第十一診室」的你們肯定也積累了一些健康小知識,比如,吃飯只吃八分飽,健健康康活到老;每週運動3~6h降低痴呆風險等等。
今天,葡萄依然給大家帶來了4個有益身心健康的小研究,不過,這期11lab的主題是「有益身心健康的興趣愛好」!
沒想到吧,我們平時的興趣愛好也對健康有好處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4個低成本、不出門就可以get的興趣愛好是什麼吧!
今天你將看到:
-
種花種菜,預防多種疾病
-
感到疼痛時,試試「音樂布洛芬」
-
愛做飯的人,更長壽
-
想玩就玩!主動參與遊戲更能提升幸福感

種花種菜,預防多種疾病
本農村人看到這個研究可真是太開心了,畢竟家裡人可是每天都在種菜!
大多時候,我們會聽到很多人勸誡說「多吃蔬菜有助於健康」。但你聽過種菜也可以嗎?
一項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雜誌上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研究團隊調查分析了近15萬65歲以上的老年人的活動資料,根據他們平時的鍛鍊活動和時長,分為三組:園藝組、鍛鍊組和非鍛鍊組。
結果發現:
-
與非鍛鍊組相比,園藝組在中風、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理疾病風險方面都有顯著優勢,並且根據預測,園藝組10年死亡風險更低。
-
與鍛鍊組相比,園藝組並沒有明顯的健康上的資料差異,但根據性別劃分比較時就有一定的差異了,園藝組女性中風和糖尿病的發病率以及10年高死亡風險都低於鍛鍊組女性;園藝組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都低於鍛鍊組男性。
研究人員表示,園藝組較低的疾病風險,可能來自於進行園藝活動時的有氧運動、愉悅心情以及更多的蔬菜攝入。
園藝組平均每週活動時長為18小時,而鍛鍊組只有10小時,因此,園藝組比鍛鍊組更有可能完成更多的有氧運動,獲得更多運動帶來的益處。
除了有氧運動外,愉悅的心情和更多的滿足感,也是導致這一結果的因素之一。
在一項針對英國6千多名園丁的大型調查中,參與者陳述做園丁活動的動機時,最多的回答是「快樂」和「享受」。收穫時的滿足感,讓園丁沉浸在這份活動中。
另外,研究稱園丁的蔬菜攝入量與非園丁相比較高,這也是他們更健康的原因。
所以別再嫌棄家裡老人總是惦記著那一畝三分地了,平時種一些蔬菜花草,確實有助於身體健康!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平時還是要多運動、多吃蔬菜!
身居城市的打工人們,平時在家也可以養養花草,雖然運動量可能達不到,但起碼讓身心愉悅呀~

▲圖片來源:Giphy

感到疼痛時,試試「音樂布洛芬」
緩解疼痛,除了布洛芬,音樂也可以!一項發表在《Plos One》的研究帶來了這個好訊息。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研究人員採集了286名經歷急性疼痛的成年人樣本,並創作了用於實驗的定製音樂,來研究音樂聆聽、感知選擇、音樂複雜性以及主動參與性與緩解疼痛之間的關係。
在研究音樂聆聽與疼痛的關係時,研究人員先後記錄了參與者的疼痛評分,結果發現,在聽完音樂後,參與者報告的疼痛強度和疼痛不適感都有顯著降低;
之後,參與者被要求從四個2秒的音樂片段中選擇一首他們想完整聽到、並且認為在感到疼痛時最適合聽的音樂曲目。結果顯示,感知選擇對疼痛強度降低有相對較大的影響。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因為,當人們參與音樂選擇時,他們會更加積極地參與音樂聆聽體驗。
另外,研究結果還顯示:
-
音樂的複雜性對緩解疼痛沒有影響;
-
當參與者覺得他們可以控制音樂時,與他們無法控制音樂時相比,疼痛強度有更大程度的降低。
-
音樂緩解疼痛的作用對於那些更積極參與音樂的人們來說,效果更為明顯。
這是因為,長時間積極地參與音樂會使身體感覺意識下降,由此讓疼痛變得不那麼明顯。

愛做飯的人,更長壽
沒錯,你沒有看錯,經常做飯的人更長壽!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做飯的人,死亡風險降低了50%。這項研究使用了1999年和2000年臺灣老年人營養與健康調查的資料,共1937名參與者完成了家庭訪談,記錄的資訊包括社會經濟狀況、烹飪頻率、認知功能、就餐習慣、營養攝入量等,來探索這些習慣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結果顯示,在10年隨訪時間裡,有695名參與者死亡,其中43%的人從未做過飯,17%的人每週做1~2次,9%的人每週做3~5次,31%的人每週做飯超過5次。
與不做飯的人相比,每週做飯超過5次的人死亡風險降低了近50%,烹飪頻率與後來的死亡率之間存在負相關,並且這種關聯在女性群體中更為明顯!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研究人員發現,經常做飯的人擁有更高的營養密度。也就是說,他們在做飯的同時,更加註重營養搭配。經常做飯的人攝入的蔬菜和油脂較多,而肉類較少,所以他們攝入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和鈣含量相對較高,而膽固醇含量較低。
所以,把收藏夾裡吃灰的做飯教程用起來叭,吃上美味的同時還能降低死亡風險,何樂而不為呢?

想玩就玩!主動參與遊戲更能提升幸福感
工作了一天,回家躺到床上約上朋友開兩把,相信是不少打工人的放鬆方式!
但同時很多人也會覺得玩遊戲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這點相信不少人都有體會,葡萄的朋友就總是吐槽她的男朋友:一打遊戲就像變了一個人,罵罵咧咧,全是負面情緒……
但你知道嗎,牛津大學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其實玩遊戲對幸福感的影響很小,甚至可以忽略。
這項研究發表在《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雜誌上,研究學者對近4萬名遊戲玩家展開了調查,參與者被要求反饋他們在過去兩週的情感體驗,包括幸福感、體驗和動機。研究分析了玩遊戲與幸福感、生活滿意度的相互關係。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4]
結果發現:玩電子遊戲對情感幾乎沒有影響;如果一個玩家從最低遊戲時間變為最大遊戲時間,他們的影響會改變0.013個單位,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將改變-0.02,平均而言,一個人花在玩遊戲上的時間不太可能對他們的幸福感產生有明顯的影響。
而生活滿意度對玩遊戲的影響幾乎為零,這表明幾乎沒有將幸福感與遊戲聯絡起來的實際因果關係。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4]
但有趣的是:雖然玩遊戲的時長與心理健康、情感體驗沒有直接關聯;但玩家的動機會對幸福感產生影響:
-
內在動機對情感和生活滿意度都有積極影響,也就是玩家主動參與遊戲,會產生積極影響;
-
外在動機對情感和生活滿意度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出於競爭原因,被迫參與遊戲的玩家,不太容易會從遊戲中獲得滿足和幸福。
嗯……知道了,葡萄還是老老實實自己玩吧,再也不強迫別人了。
雖然遊戲對幸福感的影響不大,但螢幕藍光對眼睛和身體有害,所以大家還是不要貪玩哦~

好啦,今天的11Lab就到這裡了,歡迎轉發分享,讓大家都看到這些健康知識~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Veldheer S, Tuan W J, Al-Shaar L, et al. Gardening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atus Among Older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alysis of the 2019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 Survey[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2022.
[2] Howlin C, Stapleton A, Rooney B. Tune out pain: Agency and active engagement predict decreases in pain intensity after music listening[J]. PloS one, 2022, 17(8): e0271329.
[3] Chen R C Y, Lee M S, Chang Y H, et al. Cooking frequency may enhance survival in Taiwanese elderly[J].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2012, 15(7): 1142-1149.
[4] Vuorre M, Johannes N, Magnusson K, et al. Time spent playing video games is unlikely to impact well-being[J].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022, 9(7): 22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