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膠質瘤;SCI論文;大資料分析
導言:

(圖源:Google)
膠質瘤(Glioma)是一種起源於大腦的常見腫瘤。大約 33% 的腦腫瘤是神經膠質瘤,起源於圍繞和支援大腦神經元的神經膠質細胞,包括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和室管膜細胞。
也就是說,膠質瘤實際上是一組腦腫瘤的統稱,根據其組織學特點和生物學行為而有不同的預後。
但總體來說,膠質瘤的預後相對很差,並且由於血腦屏障的存在,膠質瘤並不如其他惡性腫瘤一樣顯著受益於免疫治療的最新成果。
我們對膠質瘤從2020年1月1日以後發表的3.8萬篇研究論文進行大資料分析,試圖解析該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啟迪臨床科研選題和研究思路。
檢索資料庫:Medline
檢索工具:PubMed
分析工具:Healsan™
檢索及分析機構:Healsan Consulting LLC(美國恆祥諮詢)
檢索時間:2025年3月21日
檢索詞:("glioma*"[Title] OR "glial*"[Title] OR "astrocytoma*"[Title] OR "xanthoastrocytoma*"[Title] OR "glioblastoma*"[Title] OR "gliosarcoma*"[Title] OR "oligodendrogli*"[Title] OR "oligoastrocyt*"[Title] OR "ependym*"[Title] OR "subependym*"[Title] OR "astroblastoma*"[Title] OR "ganglioglioma*"[Title] OR "gangliocytoma*"[Title] OR "neurocytoma*"[Title] OR "liponeurocytoma*"[Title] OR "pineocytoma*"[Title] OR "pineoblastoma*"[Title] OR "medulloblastoma*"[Title] OR "neuroblastoma*"[Title] OR "ganglioneuroblastoma*"[Title] OR "medulloepithelioma*"[Title] OR "gbm"[Title]) AND 2020/01/01:3000/12/31[Date – Publication]
1,發表膠質瘤論文的
時間和國家分佈
從2020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21日,全球在膠質瘤領域發表了38,096篇Medline收錄的文獻。
其中中國學者發表了11,842篇,已經超過美國學者發表的10,486篇;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學者發表的論文數量分列第三到五位。

(SCI論文的國家分佈,中國發表的論文數佔第1位)
2,研究發表在哪些雜誌?
膠質瘤相關研究最多的五個SCI雜誌 是Cancers (Basel) (IF 4.5),
Front Oncol (IF=4.7),
Int J Mol Sci(IF 4.9),
Neuro Oncol (IF 16.4),
J Neurooncol(IF 3.2),
Sci Rep(IF 3.8)等。
需要注意的是,IF=0的標記意味著該期刊不被SCI資料庫收錄。

(發表論文的雜誌分佈)
這些期刊的期刊發表數量、影響因子、分割槽、從投稿到接收的時間、標準差和用來統計的論文樣本量如下圖所示。
多個期刊審稿時間較短。

(👆,投稿選刊重要參考,建議收藏)
3,熱門選題:研究基因
在過去5年中,膠質瘤研究最受關注的基因包括MGMT、EGFR、IDH1 、MTOR等。
MGMT(O-6-甲基鳥嘌呤-DNA甲基轉移酶):MGMT是一種修復酶,能修復細胞DNA中的錯誤。在許多膠質瘤(尤其是膠質母細胞瘤)中,該基因的甲基化狀態可以預測患者對鹼化劑(如替莫唑胺)化療的反應。未甲基化的MGMT基因表明高活性的DNA修復能力,可能導致化療藥物效果不佳。
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在許多型別的腫瘤中都有過表達,尤其是在某些型別的高級別膠質瘤中,如膠質母細胞瘤。EGFR的突變或過表達可以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存活。針對EGFR的療法已經在其他癌症治療中展現出潛力,因此它也被視為膠質瘤潛在的治療靶點。
IDH1(異檸檬酸脫氫酶1):IDH1在某些低級別膠質瘤和某些膠質母細胞瘤中常見突變。這些突變通常與更好的預後相關,並影響腫瘤的代謝。IDH1突變導致的代謝變化為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
MTOR(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蛋白):MTOR是一種蛋白質,參與調控細胞生長、分裂和存活的訊號途徑。在許多型別的癌症中,包括膠質瘤,MTOR途徑的啟用與腫瘤生長有關。抑制MTOR途徑的藥物(如雷帕黴素和其衍生物)已經在一些研究中顯示出抗腫瘤活性。
研究這些基因不僅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膠質瘤的生物學特性,還可能幫助開發更有效的個性化治療方法。透過靶向這些關鍵蛋白或途徑,可以為膠質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科研最受關注的基因)
4,膠質瘤研究
最活躍的機構
從全球的醫院排名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麻省總醫院、北京天壇醫院、華西醫院、梅奧診所、病童醫院、湘雅醫院、Brigham婦女醫院、MD Anderson癌症中心等是發表最近4年發表該領域SCI論文累計影響因子最高的五個醫院。

(單位統計備註:只統計第一作者的論文所在單位;即,論文檢索下載後,每篇論文只保留第一作者的單位,然後統計每個單位的論文數。當同一單位有不同拼寫時,PubMed會按照兩個不同單位處理。)
5,最活躍的學者及關係網
2019年6月份至今,膠質瘤領域最活躍學者如下。

(醫生科學家及其學術網)
累計影響因子最高的醫生科學家依次為: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Khasraw, Mustafa;蘇黎世大學醫院的Weller, Michael;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Mellinghoff, Ingo K等。
中國的多位學者也位居全球最有影響力學者的前列,包括:
馬文彬,北京協和醫院;
康春生,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崔紅娟,西南大學;
程全,湘雅醫院。



最後播報一個膠質瘤研究方面的重要會議:
本資料分析的侷限性:
A, 本報告為PubMed檢索平臺僅以設定檢索詞的檢索結果,並由此進行的視覺化報告。
B, 大資料分析目的是展示該領域研究的概況,僅為投稿選刊、基金選題、及學術交流找人時提供一點依據;無任何排名意義。
C,由於我們對膠質瘤瞭解的侷限性,本推文很可能存在謬誤;也請各位同仁多多指正,以促進我們提供越來越高質量的推文。
編輯:Jessica,微訊號:Healsanq;助理:ChatGPT。
Hanson臨床科研,由7位在美國的醫生及醫學科學家組成。
報告機構:
美國Healsan Consulting LLC,主要利用大資料分析,為人才中心、製藥公司及醫生提供醫學和生物領域的文獻計量學、資料探勘、分析和諮詢服務。6位專業分析師,熟悉生物醫學資料庫,擅長文獻鳥(Stork)、CiteSpace、VOSviewer、R-bibliometrix等視覺化工具,每年提供400餘項分析。
https://healsan.com/
點選👆,讓SCI和基金成為臨床工作的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