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特朗普政府收緊移民政策,針對移民群體的詐騙案件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激增。詐騙分子冒充律師、政府官員或法庭職員,利用移民對遣返的恐懼心理實施欺詐,導致受害者損失數千至數十萬美元,甚至面臨遞解風險。

虛假廣告

《華盛頓郵報》調查發現,詐騙者透過TikTok、Facebook等平臺投放虛假廣告,冒充移民律師或政府工作人員,甚至偽造官方檔案騙取信任。部分詐騙集團利用Zoom視訊會議或WhatsApp群組,假借提供"快速綠卡""免遣返庇護"等服務,誘騙受害者支付高額費用。
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資料顯示,2023至2024年度,涉及移民欺詐的投訴較往年增長超過一倍,成為增長最快的詐騙型別之一。在已記錄的案例中,受害者平均損失2000至1.5萬美元,個別案件涉及金額高達10萬美元。






非法移民成"肥羊"

由於擔心身份暴露,許多受害的移民選擇忍氣吞聲,使得詐騙分子更加肆無忌憚。紐約移民律師協會成員瑪麗亞·洛佩茲(Maria Lopez)表示:"移民本就處於弱勢,政策的不確定性讓他們更容易成為詐騙目標。"
部分受害者反映,儘管多次向TikTok等平臺舉報詐騙賬號,但未得到有效處理。一位擁有30萬粉絲的移民律師透露,詐騙者甚至會在他的影片評論區冒充官方機構釋出虛假資訊,迫使他的團隊不得不手動清理。"我們舉報了數百次,但騙局仍在蔓延。"

TikTok發言人回應稱,平臺已加強虛假賬號的監測與刪除,但由於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徹底根除存在難度。
移民權益組織敦促政府加強監管,同時提醒移民群體提高警惕:
-
核實律師資質:透過美國律師協會(ABA)或州律師協會查詢律師執照真偽。
-
警惕"快速辦理"承諾:合法移民程式通常需要數月甚至數年,聲稱能"加急處理"的多為騙局。
-
勿輕信社交媒體廣告:政府機構不會透過社交平臺索要費用或個人資訊。
目前,聯邦貿易委員會已聯合司法部展開調查,但分析人士指出,在移民政策持續收緊的背景下,此類詐騙可能進一步猖獗。





點選上方標題閱讀推薦文章 ▲
投稿請加微信ID: usa001888,說明投稿內容。投稿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此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獨家約稿、創作,此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如果此文由本網獨家整理編輯,取自網路的圖片屬於原作者。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或立場。編輯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微訊號:Greater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