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問界M8憑啥是最全能家用SUV?越野挑戰+智駕實測+購買分析

最近,問界M8的熱銷勢頭如火箭般躥升,小定訂單突破10萬大關,這一數字不僅是市場熱度的直觀體現,更是消費者對這款車全能實力的高度認可。
那麼,這輛備受矚目的家用SUV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讓我們透過實車體驗一探究竟。
首先,一上來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門把手,這可不是普通的半隱藏門把手,裡面開啟方式暗藏玄機,非常安全,這設計也算目前新能源車型中的一股清流了。
不止如此,M8的主副駕車門,也加入了隔空手勢控制,比如站在車旁,伸手一抓,門就會自動彈開,再隔空一拉,門就電動打開了。
這種無接觸式操作科技感拉滿如果熟悉了這個操作之後,一氣呵成非常帥氣
車內空間更是令人驚歎。5190mm的車身長度與3105mm的超長軸距,賦予了M8三排皆寬敞的乘坐體驗。
即使身高1米75的成年人坐滿三排,腿部與頭部空間依然綽綽有餘。後備廂的儲物能力同樣出色,常規容積已足夠日常使用,而蓋板下方的掏空設計更是巧妙,輕鬆容納各類行李。
第三排的乘坐感受尤為值得一提。純平地臺設計徹底告別了傳統6SUV“小板凳”的侷促感,實現了真正的三排平權。中控臺下方的掏空儲物空間,則進一步提升了實用性,無論是手提包還是旅行箱,都能輕鬆安置。
所以說,一輛家用車,空間夠大,儲物空間豐富,這是非常重要的。
配置層面的話,M8的後排也是支援零重力模式的,並且它的零重力模式,是可以把前排座椅進行摺疊,然後二排座椅向內移動來躺平的,客觀來說,這才是真正的零重力模式。
在底盤方面,M8是配備了前雙叉臂後五連桿懸架的,行駛起來感受非常沉穩,不論是過彎還是變道,都不會有過多的側傾,安定感很足。
除此之外,M8還搭載了雙腔空簧,這也讓其擁有了超10釐米的可調懸架行程,不僅能滿足700mm的最大涉水深度。
關鍵是,如果開它出去玩,遇到不平的地面,它的露營模式還能聯動懸架來進行車身調平,是不是科技感滿滿?

作為一輛全能家用SUV,越野能力也不會讓人失望,根據一番實際體驗下來,可以感覺到,問界M8的越野能力還是挺強的。

不論是附著力很差的塵土沙石路面,還是各種坑坑窪窪不規則的交叉軸大坑,甚至是崎嶇茂密的狹窄樹林穿越和碎石窄路,對於M8來說都可以輕鬆透過。
不僅如此,開著問界M8還上了幾個駝峰,甚至還在一個大駝峰上停車了,要知道當時車頭可是完全朝天了,但沒想到,M8居然停的穩穩當當,起步也絲毫沒有後溜。
不僅是越野能力強,M8在越野時所表現出的底盤濾震功力也很優秀,為了能更直觀的給大家展示,測試時特意選擇了一條非鋪裝的坑窪路,以及三組不同難度的挑戰道具,看看M8能不能挑戰成功。
先在T臺擺放水杯,然後走在非鋪裝崎嶇路面,水一滴沒灑。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太簡單了,接下來難度加大,安排高架酒杯,依舊沒灑。
最後換成棋盤道具,行駛中可以看到M8依舊很穩。
三個挑戰結束,可以看到問界M8全部都挑戰成功了,不論是相對簡單一些的水杯,還是對顛簸搖晃更加敏感的高架小酒杯,以及可以讓我們更快透過彎道和顛簸路面的棋盤,它們全都在車裡安安穩穩,水沒灑,棋子也沒跳出來,整個挑戰一片祥和。
這麼來看,M8的底盤調校確實有點水平,不論怎麼蹂躪它,不論車外多麼顛簸崎嶇,在經過懸架過濾後,大的衝擊基本都可以化解,讓車內始終保持平穩。
作為最全能的家用SUV,智駕自然也不能落下,問界M8是在車頂搭載了一顆192線雷射雷達的,車身前後還有54D毫米波雷達,這還沒完,在車尾的後擾流下方,M8也搭載了一顆固態雷射雷達,再結合ADS3.3的加持,基本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
所以,為了驗證一下它的實力,測試時特意開著M8去了一個古鎮附近的道路,這裡的車非常多,本身路就不是特別寬,最左側還有佔道停車,再加上對向的來車,導致透過的路就很窄。
M8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也做到了精準把控左右距離,持續往前擠,捎帶著還避讓了一輛橫穿的電瓶車,最終順利透過。
再往前路就開始堵起來了,但M8非常聰明,先是跟著一輛叉車在緩慢往前走,緊接著就發起了繞行,想超過去,可是在發現對向有來車之後,它又取消了繞行動作。
繼續往前,還是在跟著叉車等待透過擁堵路段,沒想到M8再次發起了對叉車的繞行,這次由於對向來車距離很遠,M8直接就開到了逆向車道,超越了一大串車,緊接著在遇到對向車輛之後,它又想加塞回去。
但大家都在排隊等待,加塞插隊很難成功,因此它沒擠進去,最終還是在叉車開進院子之後,M8才完成變道,又回到了之前的位置。
當然正常情況下,它的智駕是不會這麼開的,之所以這麼操作,因為開啟了通勤效率優先。
其他方面的話,像常規的左轉,右轉,環島透過,以及對行人,電瓶車,路邊臨停的繞行,M8的表現都沒問題。
可以說,問界M8真的完全配得上最全能家用SUV的稱號,各方面表現均衡,也難怪它會如此受歡迎了。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說M8是很好,那麼為什麼不買理想L8?,最關鍵的是理想L8還便宜。
這話就不對了,雖說都是8字輩兒,但其實問界M8對標的並不是理想L8,而是它的大哥理想L9
先從車身尺寸來看,理想L8,車長5080mm,軸距超3005mm,理想L9,車長5218mm,軸距3105mm,而問界M8,車長5190mm,軸距3105mm
可以看到,問界M8在車身長度方面,要比理想L8長了11釐米,軸距也長了10釐米,所以不論是從外觀還是內部空間,它完全要比L8大一圈,放在一起比就不太合適了,但如果它和L9來比的話,兩者的軸距是一模一樣的,僅僅是車身長度方面M8短了2釐米多,所以兩者的空間尺寸就更為接近。
價格方面,理想L9 Ultra 版 售價為43.98萬,M8與之對應的版本則是Max+版,預售價40.8萬,便宜了近3萬塊錢。
風阻方面,L90.306CdM80.259Cd,問界M8風阻更低,更低的風阻自然就會帶來更低的能耗,所以L9虧電油耗為7.6L/100kmM8虧電油耗則為6.6L/100km,整整低了1個油。
電池方面,L9配備的是52.3度的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M8則是53.4度的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
百公里加速方面,L9 5.3秒,M8 5.2秒;
增程器方面,兩者均為1.5TL9 154PM8 160P
冰箱彩電大沙發,兩者也都有,只不過理想L9上真的是彩電,而問界M8上則是一個大尺寸投影,各有特色。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M8的副駕是可以向前摺疊的,這樣的話當二排右側開啟零重力模式時,空間感受就會更棒。
還有一點,理想L9的第二排是有個階梯的,也就是說進入它的第三排還需要上個臺階,但問界M8是純平地臺,進出第三排會更加方便。
底盤方面,兩者均為前雙叉臂,後五連桿懸架,且均配備了雙腔空簧,只不過在駕駛體感方面,理想L9會更加綿軟柔和,M8則會更潤,更韌,過彎的側傾會更小。
另外智駕方面兩者都很強,均為第一梯隊。
其實綜合來看,問界M8就是一個高性價比版本的理想L9平替,除了車身尺寸之外,M8各方面引數表現都要比理想L9多一點,再加上更低的售價和56座可選的靈活性,估計問界M8,真要給新能源SUV市場進行一波洗牌了。
總的來說,這次問界M8的體驗還是非常棒,期待它上市之後的更多精彩表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