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善比自私更殘忍,歐洲準備流盡烏克蘭最後一滴血

文|西坡
很多時候,偽善比自私更殘忍。
在烏克蘭戰爭中,最不應該有爭議的,是對於歐洲的判斷。歐洲的虛偽、懦弱、混亂,像白紙上的墨點一樣清晰,但是偏偏有很多人,被歐洲的話語煙霧彈迷得團團轉。
澤連斯基在白宮跟特朗普、萬斯大吵一架之後,回歐洲贏得了一連串溫暖而有好的抱抱。
尷尬的是,一些歐洲領導在發的支援帖,使用了同一個模版。
還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挪威燃料供應商Haltbakk Bunkers宣佈停止向美國軍艦提供燃料,旨在抗議特朗普政府的對烏政策,並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援:
“今天,我們目睹了美國現任總統和副總統在電視上上演的最精彩的‘鬧劇’。這讓我們感到噁心。儘管美國上演了一齣背信棄義的電視節目,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仍能剋制自己、保持冷靜,這值得稱讚。因此,我們決定立即停止向駐挪威美軍和停靠挪威的船隻提供燃料。”
然而沒過多久,挪威國防大臣桑德維克表態稱:“挪威和美國保持著密切而強勁的防衛合作,美國軍隊將繼續從挪威獲得補給和支援。”與此同時,那份“強硬”“熱血”的帖子,則刪掉了。
挪威公司宣佈斷供美國軍艦的時候,美國網友紛紛表示:好,那就把我們的軍艦撤回來,歐洲自求多福吧。
現在歐洲人與美國的叫板,多屬此類。有態度沒實力,嘴巴硬膝蓋軟。
歐洲人把戰爭玩成了一種表態遊戲。套模版也就可以理解了。表態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誰也不要引人注意,誰也不必承擔責任。
晚清有一個笑話,我轉述的是周作人記錄的版本:
有洋人到總理衙門去,出來了七八個紅頂花翎大官,大家沒有話可講,洋人開言道“今天天氣好”,首席的大聲答道“好”,其餘的紅頂花翎接連地大聲答道好好好……,其聲如狗叫雲。
現在歐洲對於烏克蘭的“力挺”,何其相似。這種集體負責,也就是集體不負責,最終犧牲的只有烏克蘭軍民的生活和生命。
當態度和基於實力的意志相脫離的時候,就好像薄薄的一層糖霜包裹著致命的毒藥。糖霜越精緻,越能迷惑人。
遠在天邊的圍觀者,吃到的是糖霜,肉身在場的烏克蘭人,卻要承受毒藥的苦果。
一個大個正在打一個小個,一群人站在邊上喊,小個子加油,我們永遠支援你。
拜登時期,拜登和歐洲人一起喊加油,一起往裡扔錢,扔武器。這些錢和武器能解決戰鬥嗎,沒人給準話,反正你扔一點我扔一點,隨份子。沒人為戰爭的實際走向負責。
特朗普上臺,認清了形勢,反正咱們都不捨得出人出力幫小個子打贏,那就承認好了。讓小個子也不要打了。
當然,特朗普的惡劣之處在於,不顧小個子還在捱打的現實,立馬就要小個子還錢。特朗普的心理是,你先跟我把協議簽了,我跟選民有個交代。澤連斯基說,可是你得給我一個安全保障啊?特朗普說,等我們的人進去挖挖挖的時候,俄羅斯自然而然就不來打你了。澤連斯基不信這個,說上次俄羅斯來打我的時候,你們怎麼不攔著……雙方就這麼嗆嗆掰了。
我認為,特朗普和澤連斯基的立場都有自己的道理。他們的語言和行動是匹配的。特朗普不想繼續砸錢,就威脅澤連斯基
但是歐洲的語言和行動是不匹配的。這才是整個局裡最大的BUG所在。
澤連斯基說我是替你們打仗的,烏克蘭要是頂不住,俄羅斯下一步就要打你們了。對這個說法,歐洲是買單的,特朗普不買單,特朗普說“你沒資格教育我們,我們好得很,我們很強大,我們有美麗的大洋”。美國人不相信俄羅斯真的會對他們構成威脅。
但是歐洲人相信。問題在於,歐洲人只是在嘴巴上相信,身體卻不相信。為什麼這麼說,如果你真的擔心你的鄰居要進來打劫,你不能只是嘴上喊狼來了,你得鍛鍊身體、準備武器。事實上,在做好實際準備之前,你最好不要招惹這個可怕的鄰居。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歐洲人做的完全是相反的。每天都在道義上稱王,但是武器呢?沒有。軍隊呢?沒有。我真的十分不理解一件事情,就是常規炮彈的生產,至今都沒有跟上。你們不是擔心俄羅斯入侵歐洲嗎?烏克蘭已經替你們頂了三年,你們連個炮彈都生產不利索?工業再衰退,架子還在,真想生產炮彈,不至於生產不出來吧。
這隻能說明,歐洲這個昔日的巨人,現在已經偏癱了,腦子、嘴巴、身體已經不能再協調運轉了。
澤粉、川粉看了我的文章都不滿意,但我也不是給他們寫的。我支援烏克蘭,但我認為我們這些局外人沒有資格替烏克蘭人做出犧牲,因為我們的犧牲是虛擬的,他們的犧牲是真實的。我們只能儘量客觀地分析實際局勢,推演未來路徑。
我想強調的只是,國家和人在這方面是一樣的,話語和意志、實力得匹配。語言無法贏得戰鬥。
上一個被歐洲這樣支援的,是巴勒斯坦。巴勒斯坦現在是什麼樣子?如果你不能為通往最終秩序的道路負責,就不要講那些大話。真不希望烏克蘭成為下一個巴勒斯坦。希望更多的烏克蘭普通人能夠看清自己的真實處境,看清歐羅巴的真正面目,在此基礎之上,我尊重他們的真實意願。
我在三年前就寫過一篇《烏克蘭,苦難剛剛開始》,文章裡有以下段落,今天還可以看:
不知道為什麼,澤連斯基竟然以為他是代表西方國家打的這場仗,但西方國家顯然不這樣認為。把自己的命運寄託在別人的許諾之上,對普通人來說是天真,對政治人物來說是極度不負責任。
失序的烏克蘭夾在西方和俄羅斯兩大強權之間,就像一顆氣態行星夾在兩顆恆星之間,幾乎註定要被撕裂。
烏克蘭是一個死局。俄烏戰爭是西方表態政治學的終結,是“武器的批判”與“批判的武器”的對決。國際政治中的現實主義邏輯正在迴歸,但著火的烏克蘭什麼時候才能等到消防車的身影?
或許,我們餘生都將看到這片土地瀰漫出的硝煙。
烏克蘭給我們的啟示是,認識自己所處的世界,不僅關乎興衰,而且關乎存亡。而一個行為體要想掌握自己的命運,首先要有穩固清醒的自我,還要把生存當成一樁嚴肅的事。
然而直到現在,美國都已經對烏克蘭擺出“用完即棄”的態度,歐洲繼續用“你負責打仗我負責加油”的態度來“全力支援”烏克蘭。而在我們的社交媒體上,仍然有很多博主用道德敘事掩蓋基本事實,藉此收割粉絲。是時候回到地面上了。這是一個醜陋的世界,但我們得看見它。
我說歐洲準備流盡烏克蘭最後一滴血,不是陰謀論地臆測歐洲真有這個直接的計劃,而是說按照現在這個趨勢,烏克蘭註定要為歐洲的偽善買單。偽善和懦弱通常是一體的,因為偽善者要透過姿態和語言,裝飾出一個更強大的自我。而真到需要實力和勇氣的時候,他們才會面對真實的自我。來自美國的羞辱,正是歐洲認清自己的契機。
(免責宣告:本文為經濟學教授觀天下據公開資料做出的客觀分析,不構成投資或者購買建議,請勿以此作為投資或者購買依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