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155億美元的電報創始人杜羅夫,現在大家管他叫大冤種,全世界最相信西方言論自由的大冤種。
這哥們是個天才,大學畢業,22歲就創辦了VK,號稱俄羅斯版的臉書。
10個月,使用者突破100萬。
2年,1000萬。
到了第3年,就已經成為了俄羅斯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站。
網站做大了,自然就樹大招風,有很多犯罪分子,恐怖主義,甚至是反政府人士都在上面相互串聯。
普京就說了,你這平臺上面有人在進行違法活動,你能不能政府合作一下,我們一起加強監管呢?
可是杜羅夫非但不聽,還在網上釋出了這張“向普京豎中指”的照片。
當時他的這個行為,得到了西方社會的一片歡呼,大家紛紛稱讚他是英雄,誇他是自由鬥士。
在西方眼裡,這時候的杜羅夫簡直就是香餑餑。

2014年,烏克蘭爆發顏色革命,也被稱為廣場革命。
這場革命導致親俄政府被迫下臺,親西方的政治力量獲得大權,烏克蘭徹底倒向西方,從而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出現了根本性的分歧。
這也直接導致了8年之後俄烏衝突的爆發。
當時烏克蘭顏色革命的那些煽動者們,他們都是使用VK平臺相互串聯,搞破壞的。
所以俄羅斯政府就再次要求杜羅夫交出這些煽動者的名單,關閉掉他們的賬號。
但是杜羅夫依然拒絕透露使用者資訊。
他說了,誓死不從啊。
他認為必須要捍衛言論自由,雖然那些煽動者,犯罪分子在利用VK平臺搞破壞,但那也是人家的自由啊。
自由不絕對,就是絕對不自由,存在即合理啊,所以我必須也要捍衛他們那份自由。
用詭辯之說,來對抗俄羅斯政府的審查。
甚至都後來,他直接就把股份給賣掉,拿著3億美元出國去了。
俄羅斯倒也沒難為他,錢一分沒少給。
你要走,我們也不攔著。
但即便這樣,還是讓那些西方媒體們高潮了。
他們盛讚杜羅夫是一名勇士,是一位英雄,他是受到了邪惡俄羅斯政府的迫害才出走的。
呵呵,拿了3億美金走,你管這叫迫害,你管這叫邪惡。
有這種迫害嗎?

離開俄羅斯後,杜羅夫又創辦了一個通訊軟體叫Telegram,也就是咱們常說的電報。
電報拒絕任何國家的言論審查,你在上面想說什麼都可以。
它上面還有一個叫閱後即焚的功能,你看完這條訊息之後就會自動銷燬,不光你們雙方都看不到,就連伺服器上面的痕跡也會被抹除。
所以,電報這個平臺,就成為了公開的暗網,充斥黃賭毒,血腥暴力,電詐,器官交易,恐怖主義等等,簡直成了犯罪者的天堂。

既然電報在公開包庇犯罪行為,那為什麼西方諸國對他的容忍度那麼高,這麼多年了,直到現在才出手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用得上電報。
因為電報的保密性很強,所以這就成為了西方組織顏色革命,搞滲透破壞的利器啊。
從烏克蘭到中東,再從北非到委內瑞拉,再從伊朗到19年的香港。
幾乎在全世界的各個騷亂事件裡面,你都能看到電報的身影。
西方國家一看,這玩意真是太好用了,以前我們想要搞顏色革命,想要滲透破壞,還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呢。
現在好了,有了電報,事半功倍啊。
所以為了獎勵杜羅夫的貢獻,2021年,法國政府授予他榮譽公民的身份,以表彰他為言論自由所做出的貢獻。
他也因此拿到了法國國籍。
要知道,法國國籍還是非常難拿的,尤其是在外國出生的個人,想要獲得法國國籍,必須要有法國生活的經歷,可是杜羅夫卻壓根沒去過法國幾次。
但在這種情況下,依然給他國籍,主動授予他公民身份,這可是非常罕見的。
可凡事都有兩面性,你能拿這個去對付別人,那別人也同樣能拿這個來收拾你啊。
2023年7月,一個黑人男孩的死,法國引發了大規模的騷亂,所有城市的大街上,都是火光沖天,警方的彈藥庫都被搶了。
埃菲爾鐵塔下面,更是黑煙瀰漫,宛如人間地獄。
而這些人又是怎麼躲開法國政府的審查,相互聯絡,聚在一起的呢?
電報。

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色列大軍攻入加沙地帶,大規模屠殺巴勒斯坦人。
於是,聲援巴勒斯坦的聲音在全世界蔓延,慢慢的出現了很多反猶言論。
今年春天,美國各大高校都爆發了聲勢浩大學生運動,支援巴勒斯坦、反對美國政府支援以色列的政策。
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全美有60多所高校,幾十萬學生參加。
美國政府抓了上千人,抓人都抓到麻了。
當時他們就很奇怪啊:這麼大的規模,還同一時間,全國都在鬧。
這些學生們他們是怎麼聯絡,怎麼聚集在一起的呢?
後來查了,還是因為電報。

然後就是前段時間,因為3個小女孩的死,英國本土白人爆發了針對穆斯林的大規模騷亂。
打砸搶燒,襲擊警察。
就跟來到了戰區一樣,在從北愛爾蘭到英格蘭南海岸的城鎮,從利物浦到曼徹斯特,再到倫敦。
幾百場抗議和反示威活動,到處都是火光沖天,一片混亂。
英國政府一開始也好奇啊,他們是誰組織起來的呢?
後來才發現,還是電報。
法國人用了電報,開始打砸搶。
美國人用了電報,開始大規模的反猶。
英國人現在也用上了電報,開始對穆斯林下手了,大規模暴亂了……
當年西方用來搞亂其他國家的那些手段,技術,現在一個不落,全都落在他們自己頭上了。
你就說這回旋鏢挨的瓷實不瓷實吧?
除此之外,還有俄烏戰場,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前所未有的制裁,對俄軍的情報和通訊網路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打擊。
一開始俄軍在戰場上全都變成瞎子了,傳遞出去的資訊,立刻就會被西方截獲,然後送給烏克蘭。
後來俄軍學聰明瞭,我們也用電報啊。
這保密性強的,閱後即焚啊,伺服器上都沒訊息,西方國家根本沒辦法竊取啊。
於是,電報成為了俄軍前線的主要通訊工具,它不僅用於日常聯絡,據稱還用於情報傳遞,特別軍事行動區的半數通訊要靠這款軟體。

這時候西方開始著急了,他們要求杜羅夫提供這些人的身份資訊,刪除調他們的賬號。
可是杜羅夫呢?
他以為自己還在俄羅斯,還在面對心善的京子呢。
他依然用當年回絕俄羅斯的話還回絕西方:什麼存在即合理,自由不絕對,就是絕對不自由,雖然這些人在犯罪,但我也要保護他們的言論自由啊……
聽到這話,西方鼻子都快氣歪了,然後雙方的矛盾就越積越多。
直到前幾天,有一群反猶駭客,黑到了幾十個G的以色列政府的敏感資料以及猶太資本的黑料,還在電報上公開向外界爆料。
這一下,那些猶太大佬們徹底忍不了了,美國和以色列立刻出面,要求杜羅夫好好配合,給他們建立個監控“後門”。
把這些黑料全都刪掉,把爆料人的資訊提供給他們。
但杜羅夫仍然是嚴詞拒絕。
其實這等於就是最後通牒了,結果他還是不聽。
於是西方準備對他動手了。
可是這杜羅夫也不是傻子啊,你可以懷疑有錢人的品行,但千萬不要懷疑他們的智商。
杜羅夫離開俄羅斯之後,他在西方世界轉了一圈,知道他們都是些什麼東西。
所以他還留了一手,這些年,他沒有居住在任何一個西方國家。
而是給自己弄了個阿聯酋國籍,定居在了迪拜,電報的總部也在這裡。

一方面,阿聯酋和美國沒有引渡協議,你們抓不了我。
另一方面,阿聯酋這邊稅也特別低,沒有個人所得稅、資本得利稅、房產稅、遺產稅等等。
之前那個幣安的創始人趙長鵬他也是躲在阿聯酋,這地方簡直就成了這幫富豪們的天堂了。
那怎麼辦呢?
就得想辦法把他們給騙出來啊。
這就跟當時美國人騙趙長鵬一樣。
美國人說了,你跟我們籤個認罪協議,交了45億美元,咱們就和解了,這事就算了。
結果呢,趙長鵬乖乖把錢給交了,坐飛機去了美國,剛下飛機,美國人立馬就反悔了,把他扣為人質。
現在的他就是一隻肥羊,人家說怎麼宰你就怎麼宰你。

這趙長鵬的前車之鑑就在那擺著呢。
所以,杜羅夫他就聰明瞭,你美國人就算說破大天了,我也不去。
眼看這一招不行了,那怎麼辦呢?
這時候,就該法國人出手了。
法國總統馬克龍親自邀請杜羅夫共進晚餐。
馬克龍從2016年開始就是電報的忠實使用者了,不光是他在用,他身邊那些親信,內閣成員們,也全都在用。
2018年,馬克龍還請杜羅夫吃飯,想讓他把電報總部搬到巴黎,雖然被婉拒了,但馬克龍並沒有生氣。
2021年的時候,還給他授予了榮譽公民。
可以說兩人的關係非常好。
雖然杜羅夫還是有點擔心,但他轉念一想,這可是法國總統邀請我啊,這能有什麼問題呢?難不成他還能騙我不成?
結果還真給他騙了。
杜羅夫乘坐私人飛機抵達法國巴黎之後,還沒見到馬克龍呢,就受到了當地警方的熱情接見,一下飛機就被逮捕了。

當然了,法國抓捕杜羅夫的罪名不可能是你堅持言論自由,不給我們開後門進行言論審查。
而是找出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以恐怖主義、非法毒品交易、欺詐、洗錢和兒童色情等罪名來指控杜羅夫。
甚至還說他涉嫌對自己六歲的兒子實施“嚴重的暴力行為”。
可能就是他兒子不聽話踹了一腳,結果法國人羅織罪名的時候就把這也給算進來了,連人家的家事也要管上。
這一切加起來,杜羅夫最高將面臨10年的監禁。
什麼叫黑吃黑?
這個就叫黑吃黑,這是西方最擅長的領域。
杜羅夫被逮捕,直接撕下了西方國家“言論自由”的假面具。
當侵犯別人利益的時候,他們就高舉言論自由的大旗。
當自己的利益被侵犯時,他們就直接下場抓人。
現在最新的訊息是杜羅夫已經被保釋出來了。
但是他不能離開法國領土,必須置於司法監督之下,每週兩次向法國警方報到。
相當於先給他軟禁起來,這幾天的苦就當是給他個教訓,讓他在外面好好想明白,要不要給我們開放後門,配合言論審查?
哦,對了,他的保釋金是500萬歐元,約合3900萬人民幣。

隨著這幾天杜羅夫事件的持續發酵,很多人都說了:下一個會被幹掉的就是馬斯克和扎克伯格了。
所以,馬斯克就趕快投到了特朗普的門下。
而扎克伯格呢,這段時間也頻頻向懂王示好。
之前他不是還封掉了懂王的賬號嗎?
如今不光解封了,他還盛讚懂王。
他說:“特朗普在耳朵中槍以後,還能立馬站起來,用拳頭在空中和美國國旗一起揮舞,這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酷’的事之一,特朗普是我見過最酷的人。”

就在這兩天,他還出來爆料呢。
說是21年疫情期間,拜登政府施壓,要求他開個後門獲取使用者資料,審查大家的言論。
並且還要求他壓制有關拜登兒子亨特·拜登筆記型電腦相關醜聞的資訊。

雖然他這麼做,是給共和黨提供彈藥了。
但特朗普依然指責他,說是扎克伯格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密謀策劃了針對他的行動。
並且警告說:如果扎克伯格再次這樣做,他的餘生都將在監獄中度過。

這話可把人給嚇得不輕。
臉書母公司的Meta已經採取措施並向保守派保證,該公司將不會去影響今年大選的競選活動。
扎克伯格怕了。
面對懂王,此時,他的眼神瞬間清澈了。
就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
他看向懂王: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國。”

重要提示:
最近不少讀者朋友反映,在訂閱號列表裡看不到斐君的文章了,問我是不是停更了。其實不是,因為微信公眾號又改版了,如果您不是斐君觀點的“星標”使用者或常讀使用者,可能就收不到斐君推送的文章了。這意味著,您可能隨時和斐君失聯。
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星標”斐君,操作很簡單:
1.點選文章標題下方的藍色字“斐君觀點”,進入公眾號首頁;
2.點開右上角的“…”
3.點“設為星標”。
就可以啦。煩請設定一下,我們相約不走散。
——全文完,想看更多精彩原創好文,敬請關注“斐君觀點”
關鍵詞
俄羅斯
杜羅夫
電報
就是
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