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億萬富翁重獲自由,此前疑因“神秘女友”暴露行蹤被捕

據匿名訊息人士透露,

社交媒體平臺“電報”創始人帕維爾·杜羅夫已於3月15日獲法國法院批准,暫時離開法國並前往迪拜。

▲資料圖:杜羅夫
這一訊息標誌著杜羅夫近七個月司法處境的重大轉折。此前,他因“電報”平臺涉嫌未能有效管理犯罪內容而在法國面臨多項指控,被要求繳納500萬歐元保釋金並不得離境,而且每兩週都要向警方報到。
據央視新聞報道,去年8月28日晚,杜羅夫在解除羈押後被移交法院。法國巴黎檢方指控其所涉罪名包括組織團伙管理網路平臺縱容非法交易、傳播兒童色情製品、販毒、詐騙、洗錢,以及拒絕按執法機構要求提供資訊或檔案,向犯罪分子提供加密服務。“電報”方面則反駁了這些指控。
知情人士稱法官鬆口
接受杜羅夫“修改保釋條件”
知情人士透露:“調查本案的法官幾天前接受了杜羅夫修改保釋條件的請求,允許他出國旅行數週。”
另一名訊息人士15日表示:“他(杜羅夫)今天早上離開了法國。”另有訊息人士證實,杜羅夫已前往迪拜,被捕前他在迪拜生活過七年,這位俄羅斯企業家同時還有法國、阿聯酋和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的國籍。
針對杜羅夫此次被允許暫時離開法國,“電報”發言人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並表示公司將稍後發表宣告。
杜羅夫此前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並辯稱他不應該為“電報”上的使用者生成內容負責。今年1月份的一次法庭聽證會上,他告訴法官,該平臺每月會刪除“1500萬至2000萬個違法使用者賬戶”,並對於涉及兒童的非法材料做到“當天刪除”。
他同時稱,平臺還加強了與執法部門的合作,分享了上萬個賬戶的使用者資料。2024年9月,該公司修改了隱私政策,允許其儲存元資料(包括IP地址、裝置詳細資訊和使用者名稱)長達一年。該政策規定,如果使用者涉嫌違法活動,這些資料可能會提供給“相關司法當局”。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也對此案提出了批評,稱其“荒謬”。佩斯科夫形容,這就像因為恐怖分子使用了他們的汽車而逮捕雷諾或雪鐵龍執行長。
疑似被“神秘女友”暴露行蹤
馬斯克曾發文呼籲法方釋放
此前媒體報道稱,同杜羅夫一起被捕的還有一名來自莫斯科名為尤利婭的神秘女子。據瞭解,尤利婭是一名“網紅主播”,在社交平臺上有超2.6萬名粉絲,會說俄語、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
根據尤利婭在社交平臺釋出的帖子,她在被捕前與杜羅夫同時出現在了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亞塞拜然等國。有媒體提到,兩人頻繁同時出現在同一地方,說明二者關係非常密切。尤利婭被普遍認作是杜羅夫的女友,但兩人未公開過關係。
法國隱私資料研究員巴蒂斯特·羅伯特認為,“只要你在網際網路上關注了尤利婭,就能輕鬆掌握杜羅夫的行蹤。”
▲資料圖:尤利婭
杜羅夫被捕後,一些歐洲國家政要也相繼表態。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曾就此事批評西方的雙重標準,“2018年,當俄羅斯對他(杜羅夫)施加一些輕微的法律壓力時,約26個西方團體曾簽署一份請願書,要求俄政府停止侵犯他的自由。時間快進到五六年後,西方逮捕他並想要關停‘電報’,這倒是非常‘正常’。一切都變得顛倒,而這一切改變都是為了符合他們(西方)的利益。”
義大利副總理兼基礎設施與可持續交通部長馬泰奧·薩爾維尼發文稱,“下一個被迫閉嘴的是誰呢?是馬斯克嗎?”
此外,被薩爾維尼發文提及的馬斯克,也曾在社交平臺上連發數條貼文以表達對杜羅夫的支援,並呼籲法國將其釋放。他還嘲諷稱:“在2030年的歐洲,你甚至有可能因為一個表情包被抓。”
杜羅夫生於俄羅斯,現年40歲。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他2013年和哥哥尼古拉在聖彼得堡創辦“電報”,後將“電報”總部遷至阿聯酋迪拜。據悉,他曾被列入俄羅斯200名最富有的商人名單。
編輯|金冥羽 杜恆峰
校對|劉思琦
本文轉載自紅星新聞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推薦閱讀↓

馬斯克呼籲:放棄國際空間站!滯留太空9個月的兩名美國宇航員回應了

“315晚會”後,與輝同行緊急宣告:下架、退一賠三!董宇輝此前曾帶貨:“變大好多”,還拿大拇指比大小


相關文章